刘杰 唐玲凤
2025年03月28日10:39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关爱传给基层”。村(社区)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不仅是一项关乎民生的大事,更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成都市聚焦关键环节,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形成“工作上有劲头,职业上有奔头”的良好局面。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既是矛盾问题的交汇点,更是初心使命的试金石。精神激励是激发村(社区)干部工作热情、提升职业素养的内在动力。要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让优秀村(社区)干部成为杠杆榜样,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加强党性教育,组织开展党史学习、党纪党规、职业道德等专题培训,引导村(社区)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真切感受到“枝叶总关情”的价值重量,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合理的物质保障是村(社区)干部安心工作的前提。要建立健全薪酬体系,确保收入与付出相匹配,落实好健康保险、带薪休假等福利保障,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加大对基层工作的投入,改善办公条件,提供必要的工作设备和资源,让他们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高效工作;对表现突出的村(社区)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积极探索差异性的岗位补贴和奖励制度,坚决杜绝“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持续激发源源不断的干事创业动能。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广阔的上升空间,是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关键。要为村(社区)干部搭建多元化的职业发展平台,定期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还可以通过定向培养、挂职锻炼等方式,为干部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让他们看到职业发展的前景,从而更加积极地投身基层工作,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