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4日14:55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本报库尔勒讯 (通讯员 马兰兰)作为南疆工业重镇,新疆库尔勒市构建起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药业6大产业集群。然而,非公企业发展过程中,在政策对接、技术创新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去年以来,库尔勒市探索实施“红色指导员”派驻制度,通过分级包联、清单化解难等方式,推动政策、信息和服务要素精准到企,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分级包联、属地服务、派需相适”的原则,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经济部门和属地管理单位,向全市5243家企业派驻“红色指导员”1244名。明确32名市级党员干部包联重点骨干企业,1212名部门(单位)、乡镇(街道)班子正职、经济部门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帮扶其他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服务业企业,做到各类重点企业包联全覆盖。
聚焦“企业需要什么”,落实“周必问、月必访、季必诊”制度,围绕生产运行、融资扩能、人才助企等关键因素,“红色指导员”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重点摸清企业在生产经营上面临的主要困难、突出问题和急需解决事项,梳理形成“个性问题、共性问题、疑难问题”3类24项清单。围绕“我能为企业做什么”,建立“红色指导员”派驻企业责任事项清单,明确宣传、组织、协调、帮扶4项职责。采取召开“政企早餐会”“政务夜市”“党建赋能、助企服务”沙龙、“问题帮办”专题调度会等12类上门帮办服务的方式,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截至目前,全市“红色指导员”共协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1540余件,帮助企业融资贷款12亿元。
相关专题 |
· 党的建设数据库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