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1日08:49 来源:南方日报
新春佳节,走进茂名高州市南塘镇彭村村,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村口老吴家的庭院,比往常更为热闹。“院子更喜人了,茶水一泡,跟在自家一样自在。”院子里坐满了人,叙说一年的变化。
乡亲回村过年,总要到他的庭院坐坐。一来庭院是开放的,谁都可以进来坐坐,茶叶、水等自取。二来这里总是挤满了人,可以畅聊村中大小事。“凉亭下一坐,茶水一喝,把话敞开了说,任谁不和和气气的。”老吴说。
老吴名叫吴国杨,今年63岁,是退休多年的老支书,但他家的庭院并没有因退休而冷清,反而成了村民邻里矛盾、婆媳不和、用地纠纷的议事场所,被村民称为“和气庭院”。
“别看庭院小,坐下来能解大事。”村民讲起了大园自然村修排洪灌渠的故事:渠旁本该是2.7公里的硬底化道路,中间却夹着600米泥路,只因几户人家对用地有顾虑。去年6月,两名在外工作的乡亲做客庭院,老吴趁机说起此事。两天后,村民代表大会召开,十来分钟大家就达成一致。如今,这条紧邻荷花池的水泥路成了村民游客常走的“惬意路”。
把家搬到村口后,老吴的庭院干脆不设门,他自豪地说,庭院是“造梦”的地方,十多年来村中很多大事都是在庭院里最先议出来,先过了村民的“七嘴八舌”,才在大会上研究决策。
春节是村里人最齐的时候,“和气庭院”又冒出许多新点子。“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带来啥机遇?外地工作的村民最关心。大家纷纷议论,乡村变美了,得想办法吸引和留住流量。老吴都记下来,准备年后争取推动设立墟日盘活商业。
十多年前,老吴先后担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彼时彭村村还是个落后村。党员带头、评选榜样、凝聚群众……在老吴带领下,彭村村面貌一新,几年功夫下来,摘得“全国文明村”殊荣。村里人都说,彭村村的转变,根源在于乡风文明的涵养。
好的乡风能汇聚力量。当年村里要建设森林公园,原本分给各家各户的山头,村民毫不犹豫无偿捐赠出来。上山无路,村民当起义工,早晚空闲时间上山砍杂草修路、种树;山头地势高、缺水,干部带着村民一起建10米水塔,打下50米深的水井,还在地上埋下10多公里浇灌水管。如今,600多亩的森林公园有3万多株树木,5万多株花苗,绿化景观层次分明。
新春期间,粤西年例季启幕,村里动员种“年例树”。庭院来了客人,老吴推介说:“有好事来种树,村里在森林公园划出了20多亩地,大家可邀亲友睇年例种‘年例树’,让年例添绿增彩。”(南方日报记者 刘栋铭)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