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华
2025年01月22日13:4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强化一线导向,深入到基层主要工作中、干部重点政绩工程中,了解群众的政绩评价,获取来自一线最真实的信息,通过实看,洞悉下情,了然于胸,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
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正确的政绩考核方式,关系考核结果的客观真实,是干部干事创业的风向标。干部政绩考核失真,就会使一些急功近利、贴金作秀的干部得到提拔,而挫伤真干实干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妨碍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有什么样的政绩考核体系,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为。坚持全面客观地评价干部政绩,要不断改进考核方式,真正让考核之果反映干部之为。
变“虚听”为“实看”,深入一线查政绩。过去,政绩考核往往重汇报材料、重数据报表、重口头表达,有时难免以偏概全,难以真实准确地评价干部政绩,助长了一些干部练嘴皮子功夫、做花架子工程、钻汇报材料的不良风气。要强化一线导向,深入到基层主要工作中、干部重点政绩工程中,仔细察看干部工作表现、工作精神、工作能力,了解群众的政绩评价,获取来自一线最真实的信息。看的过程中不能走马观花,被表面现象所蒙骗,要深入细致地考察,既看原来的基础条件,又看当下的发展变化;既看显绩工程,又看潜绩工作;既看发展速度,又看发展质量;既看经济指标,又看教育、文化、环境等领域的全面发展。通过实看,洞悉下情,了然于胸,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
变“定性”为“定量”,精准研判测政绩。传统的干部政绩考核中定性的成分过高,标准比较模糊笼统,难以进行有形分析和准确描绘,考核往往成了打“印象分”。保证客观性、公正性,就要以定量考核为主,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要根据干部岗位特点和要求,考核干部到底做了哪些工作,是不是实现了岗位目标要求,对社会的全面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干部在其中发挥的具体作用,等等。通过对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益等进行定量分析考核,实实在在了解干部做了什么、做得怎样、效果如何,让政绩评价一目了然、真实客观。
变“内评”为“民评”,公开透明量政绩。人民群众是干部服务的对象,最有发言权。要依靠群众评价干部,拓宽考核途径,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要合理选择考核参评人员,使参评范围扩大到能够直接反映测评对象工作效果的相关部门和主管单位,吸纳干部直接服务的群众参与考评。要亲自深入到群众中,直接听取群众对干部政绩的评价,切实把群众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让考核结果反映民意、深得民心。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