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7日10:27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3、2、1,点火!”2024年11月30日22时25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随着一声令下,耀眼的火光点亮了夜空,轰隆声响彻云霄,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拔地而起,直指苍穹。
23分钟后,“星箭分离!”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测控大厅里响起了激动的掌声和欢呼声,首俊明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下来,这位不苟言笑的“航天老兵”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参加过40余次航天发射任务,全程参与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从事航天发射事业20多年未出过一起责任事故,如今,他再次不辱使命,与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的同事一起如期完成任务,推动我国商业航天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埋头钻研
“航天小白”练成“技术大牛”
首俊明说,他与航天的缘分,其实是阴差阳错,却又像是“命中注定”。
1980年,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东风五号”发射成功,登载这则消息的报纸被贴在首俊明的床边。年幼的他误以为那是航天发射。“我以后也要发射火箭!”首俊明心里有了稚嫩的梦想。
缘起“乌龙”,但认准了目标就不会轻易放弃,高考后,首俊明坚定地报考了航天工程大学飞行器测试发射专业,1998年毕业后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遥外测室工作,并于次年入党。献身祖国的航天事业,是他在党旗下郑重的誓言。
“他特别爱琢磨技术上的难题。”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阵地原01指挥员、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建设现场指挥部副总指挥李东平回忆,刚工作时,首俊明每晚都加班加点查阅各种技术资料和文件,他办公室的灯总是最后熄灭。
有钻劲,肯下苦功夫,首俊明研究出了一套多媒体模拟训练软件,受到大家的高度肯定,还掀起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模拟训练软件的开发热潮。他的这一做法也被推广到了其他发射场。
2001年,因工作能力突出,首俊明被调入技术部,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各单位工作计划以顺利完成发射任务。“各单位的职责分工和关键节点都得搞明白,航天发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带来无尽的连锁反应。”时刻把岗位职责、任务成败放在心里,首俊明丝毫不敢大意。
岗位工作范围广、节奏快、强度高,首俊明每天的待办事项和注意事项多达几十项。任务最重的时候,他硬着头皮兼任了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四个岗位。一次发射任务的周期普遍为20多天,要从千头万绪的工作中理清思路,并保证不出错,首俊明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天一亮又起来接着忙,经常饭都顾不上吃,最终圆满完成任务。“虽然很累,但我觉得非常光荣!”为国家需要勇担重任,首俊明甘之如饴。
“发射任务计划协调的工作就找首俊明。”这是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共识,也是首俊明在技术部工作十年换得的肯定。参与40余次航天发射任务,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首俊明始终以如履薄冰的态度,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从未出过一起责任事故。
“白手起家”
文昌发射场的开拓者
2009年,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始筹建,首俊明受命担任技术部门负责人。“赶鸭子上架”,是他收到这个任务的最大感受。“这就好比以前我是一名汽车驾驶员,现在突然叫我去造一辆车,这是截然不同的挑战。”
蓝天、碧海、白沙、椰林,这是游客们最憧憬的热带风情。但对首俊明的团队来说,这意味着他们的任务完全从零开始。偌大的发射场,就将在这茫茫椰林中产生。“里面都是荆棘和湿地,还有很多毒蛇和蚊虫,环境很艰苦。”李东平说。
炎炎烈日,住没有空调的废旧民房,给荒芜的土地除杂草、铺水泥路,亲手接通水电设施……汗水经常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淌,身上被咬满大包,环境的艰苦没有动摇首俊明的信念,他有条不紊地带领团队一手抓生活设施建设,一手抓工业设施建设,开启了一场漫长的荒野基建。
筑牢“硬实力”,“软实力”也得同步推进。早期团队成员大多是航天新人,技术力量薄弱,往往任务下发后无人可用。于是首俊明亲自编写建设发展规划、各类总体方案,并抽出时间给团队成员讲课。晦涩复杂的专业知识他得一点点掰碎了“喂”给“航天小白”们,为此他练就了一手深入浅出的讲解本领。“那时候真是从‘猴子’变人开始教起。”他调侃道。
后期项目建设全面铺开后,首俊明带领相关人员昼夜加班开展设备安装现场管理、协调各方处理各系统建设中暴露的矛盾问题。2015年,首俊明组织完成文昌发射场合练,为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场形成测试发射能力做出了贡献。
2016年,文昌发射场首飞在即,因孩子学业问题,首俊明转业,带着孩子回了老家,一手负责孩子的一日三餐和课程辅导。
文昌发射场首飞当天,他约了三两好友在家观看直播,几杯酒下肚,身体暖了,心里也是暖的。“那是我全程参与建设的发射场,当时真的非常自豪!”首俊明激动地说。
零的突破
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别担心,我最多3天就回了。”2022年6月的一天,跟妻子道别后,首俊明背着一个小挎包重返阔别6年的文昌。彼时我国第一个商业航天发射场被批准落地文昌,建设指挥部刚刚成立,作为能力过硬、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首俊明收到了邀请。
一条伸向海边椰林的土路、一处围挡、一台打桩机、十几个工人,这是发射场基础设施的初始配置;与航天打过交道的职工凤毛麟角,甚至许多人连发射场都没有见过,这是建设团队的人员情况。
“没有技术方案、没有技术团队,没有技术资料,要求‘一年半完成项目建设,两年内具备执行发射条件’,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首俊明当时只觉天方夜谭。
压力和困难前所未有,但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将弥补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的空白,加入还是不加入?“航天人的使命感是刻在骨子里的,在国家需要面前挺身而出更是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要努力去做这颗种子,在我国首个商业发射场生根、发芽、开花!”首俊明毅然决定回归老本行。
“他是真的热爱航天事业,胸怀航天强国的报国之志。”让海南商发党委副书记郭强最感动的是,当时首俊明没提任何待遇问题,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任务艰巨,刚起步就得“冲刺”。作为初创团队中极少数了解航天发射的专业技术人才,首俊明走在了攻坚克难的最前列。
——没有技术方案,他充分利用长期在航天发射场工作的经验优势,主动编写了《海南商业发射场运行管理方案》《海南商业发射场设计技术要求》等数十个总体文件。
——管理体系不健全,在公司因未建立财务体系而没发工资的情况下,他自己垫钱多次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对接商业航天企业,梳理星箭产品对发射场的技术要求。
——技术力量短缺,他协助公司广发“求贤令”,并精准引进专业骨干,对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前同事开启了一轮又一轮的电话“轰炸”,寡言少语的他有时候从早聊到晚。“很多人早已在某地安居乐业,但是国家需要我们、商发需要我们。有一次动员了差不多两个月,才说服对方。”
稳扎稳打,逐个破题。说好的“最多待3天”,在“国家的需要”面前,变成了近三年。首俊明坚持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工作,以公司为家,甚至和部门全体人员搬到了场区附近的移民安置小镇办公生活。筚路蓝缕一路走来,首俊明与海南商发的建设团队一起咬牙坚持,共同实现了一个伟大的“商业航天梦”。
海南商发首飞成功,接下来,除了探索打造具有特色的商业航天发射模式,首俊明还给自己安排了一项重要任务。“我要把我积累的这些知识和经验都教给大家,这样以后即使我不在这里,他们也能把发射场维护好、运营好,不然我学这些没有意义。”手把手老带新,这是中国航天人的薪火相传。(本报记者 祝云舟)
相关专题 |
· 党的建设数据库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