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10:52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北墘老酒、代溪盖燕、髻首岩茶……临近春节,走进福建省屏南县中心城区的“您好!我是代溪”展销馆,琳琅满目的农特产品排列整齐,采购年货的顾客不需专门驱车前往农村,就能买到最地道、最正宗的代溪“土特产”。从村里的“市场零售”变为城内的“厂家直销”,城乡要素畅通流动的背后,离不开片区党委的挺膺担当。
面对要素单向流动、城乡产业分割、空间割裂等架起城乡桥梁的难题,近些年来,屏南县按照“地缘相近、业缘相亲”原则,联合邻近的行政村组建片区党委,通过跨村配置资源要素、搭建三级物流体系、采取异地共建项目等举措,探索出符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跨村配置资源要素
代溪镇北墘村以酿制黄酒闻名,新酒清香、老酒馥郁,酿酒技艺代代传承,被誉为“红曲黄酒第一村”。受制于品牌意识不强、标准化程度低、信息不畅等因素,北墘老酒的销售受到不少影响。北墘片区党委成立后,利用片区优势,搭建城乡互联通道,打通产销发展关口,延伸“黄酒+文旅”运营服务,有力破解了北墘老酒“俏货不走俏”的难题。
屏南县以建强基层组织为抓手,探索推行片区党委工作机制,依托片区中心村的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根据各村资源禀赋和地理条件,实行谈项目必谈群众增收、必谈村财增收的“两必谈”议事机制,谋划实施一批带动性强、综合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产业项目。通过整体谋划区域发展布局、跨村配置资源要素,把村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连接起来,以合作社为项目运作主体,提升生产要素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片区产业连片打造、各村协同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成立19个片区党委、覆盖66个行政村,谋划实施产业提升等项目119个,充分实现片区党委“搭台”,村货上“专柜”,客人下“农家”的良性发展模式,有力推动城乡“双向奔赴”。
快递服务走进偏远山区
在晨曦初照的青翠山间,甘棠乡王林村综合便民服务点里的村民正在为丰收的李果产品称重、打包、贴快递单……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过去,消费品进村“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出村“最初一公里”是农村物流最大的阻碍。为此,屏南县积极发挥片区党委牵头抓总作用,投身城乡融合发展,精心布局,搭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高效物流体系,让快递服务真正走进偏远山区,为当地农产品销售打开新通道。
物流通到村头,快递送到门头。片区党委通过主动对接第三方物流企业,巧借“订单农业”东风,降低进村快件派送费,削减物流成本,助力完善交通运输、供销、邮政等部门信息协同的“客货邮”新模式。如今,乡级综合运输服务站拔地而起,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毅然矗立。这一体系不仅大幅缩短了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距离,也让村民轻松享受到电商带来的便利。
坦途一通,物畅其流。片区党委为屏南县食用菌、芙蓉李等农特产品走出田间地头搭建了快捷通道,推动助农包裹寄递业务量从30万件跃升至120万件,打通全县152个建制村末端配送网点,开通“客货邮”融合试点线路10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联村互促拓宽发展空间
一堆堆菌料厚积如山,一摞摞菌棒整齐码放,在机械的轰鸣声中,数十名工人各司其职,操作娴熟地进行着备料、拌料、装袋、高压灭菌……走进岭下片区的国家级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浓郁的菌香充斥鼻腔,菌棒加工生产线正规范高效地运行。岭下片区食用菌的蓬勃发展仅是片区党委带动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屏南县通过组建片区党委,以立体条件差、资源禀赋不足、产业发展难突破的村为重点,采取异地共建项目、飞地发展产业等方式,推动各村取长补短、共建互促,破解“单村发展空间窄、产业提升难”瓶颈。联合合作社全面开展集体“三资”清产核资,通盘考虑区域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需要,采取整合各村闲散资金、盘活闲置资产、集中流转土地等方式对“三资”进行“打包利用”、优化重组,促进生产要素流动。
同时,将重点工作任务化、任务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调动“一书记三大员”、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等队伍力量,让“千斤担子人人挑”。2021年以来,共有650人结对服务237个项目,先后聘请20名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担任片区发展顾问或党委委员。目前,已成功打造龙潭文创、前汾溪研学、柏源稻田等多个带动性强、示范效果好的产业片区,有力破解城乡二元割裂难题,推动融合发展。
眼下,19个片区党委如同繁星沉入屏南群山褶皱,由点向片、扩片成面,在沃野田畴中点亮了一条抱团发展、共同富裕的城乡融合之路。(本报通讯员 张乾舜)
相关专题 |
· 党的建设数据库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