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让寻亲路不再遥远(“我是党员,我在岗位”)

本报记者 黄晓慧

2024年12月24日08: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唐怀斌(右)正在甄别寻亲信息。
徐昕琰摄

“吃饭没有?腿伤好些了吗?”唐怀斌屈身向前、半蹲弯腰,和眼前这位流浪老人拉起家常。老人不会说话,频频点头,不时用手在头顶比划着,嘴里发出呜呜声。

这一幕发生在今年6月上海市金山区救助管理站。流浪老人是个聋哑人,不识字,没有身份证件。人脸识别、DNA采血比对、网上发布寻人信息,救助管理站尝试了很多方法,但没能找到有效的身份线索。

在上海民政救助系统,碰上身份甄别困难的受助人员,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唐怀斌。58岁的唐怀斌是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甄·爱”工作室带头人,他提出的“甄别寻亲十二法”,如口音特征辨别法、相貌特征辨别法、环境地理痕迹法,很奏效很管用。

“求助老唐!”金山区救助管理站一个电话,唐怀斌就带着工作室同事赶来了。他们拿来风筝、飞机、机场等图片让老人辨识,还请来手语老师和翻译志愿者与老人反复交流。问询甄别的过程被详实地记在白纸上,足足有33页。

经过对地貌、农作物、饮食、交通等图片的辨识,唐怀斌推测老人家乡可能在东北农村地区。公安部门随后协助开展调查,果然发现老人与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新民街道的梁姓村民存在血缘关系。

“出发!”唐怀斌和工作室同事组成寻亲小组,带着老人奔赴锦州。“当列车开过山海关时,老人眼睛活泛起来,人回到熟悉环境会有这样的反应。”唐怀斌说。

经过4个多月的不懈努力,流浪老人的基本身份信息得以确认:姓名梁远,今年63岁,新民街道人,不满1岁时因病致哑,3岁时父母离异,靠吃百家饭长大,15岁独自乘火车前往葫芦岛寻找母亲,从此失联。

唐怀斌和同事们顺藤摸瓜,找到了流浪老人的弟弟朱小山和姐姐梁云。如今,梁远已与亲人团聚,在老家的一家养老院安稳生活。梁云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弟弟,相认那一刻,她热泪盈眶,一个劲地表示感谢。

今年是唐怀斌入党的第二十四年,也是他从部队转业至救助管理站的第二十四年。救助站的服务对象多为精神障碍、智力障碍、肢体障碍者,救助管理一线岗位是公认的“苦差事”。但唐怀斌兢兢业业,每天总是最早去救助生活区巡查,对受助人员嘘寒问暖;每当受助人员出现情绪异常时,他总能及时发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有时候,他和受助人员一聊就是五六个小时。他说:“受助人员长期缺乏关爱,他们说话含糊不清甚至失语。我们做社会救助工作的,耳朵要装‘扩音器’,善于倾听他们心底的呼唤。”

工作中,跨省甄别、千里寻亲是常有的事,唐怀斌从不叫苦叫累,每当有人提出“实在太难就放弃甄别、就地安置”,他总是说,“为民解难是共产党员的职责,让我再试试”“如果亲人失散、失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人们仍会期待团圆的那天”。

为了流浪者及其家人这“万一”的团圆希望,唐怀斌付出“万分”努力,苦练甄别业务技能。

受助人员来自天南海北,救助工作中经常遇到难以听懂的土话方言。于是,每天上下班的公交地铁上,他总是竖起耳朵去听、去辨别不同的方言;每次出差到一个地方,他总会去当地的菜市场、背街小巷,听当地最接地气的俚语土话,练“听力”。一次,一名流浪人员对交流问话毫无反应,却突然吐出一句方言。唐怀斌凭借只言片语,精准锁定了受助人员的老家。

平时,唐怀斌还注意学习全国的山川地理和风土人情,手机里保存着大量具有地域特征的图片,比如北方农村的架子车、南方水田里的水牛。“看了图片只要有反应,就能顺着线头往下捋。”唐怀斌说。

一片匠心写担当。正是因为这份执着与干劲,近5年来,他带领团队为4500多人次开展暖心甄别救助,努力实现他们的团圆梦。如今,上海无法找到家的受助人员数量在逐年下降。

(文中受助人员及家属均为化名)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24日 16 版)

(责编:王珂园、王先进)
相关专题
· 党建周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