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18:2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山东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聚焦打造“流动党旗 齐鲁先锋”党建品牌,深入实施“强基、铸魂、关爱、先锋”四项工程,持续推进“流动党员党组织组织能力、党员教育管理、党员群众关爱、服务京鲁发展、典型培育宣传”五大提升行动,推动山东在京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坚持全覆盖、全方位、全周期,努力实现服务管理全覆盖。加强顶层设计,联合山东省委组织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建立起“省—市—县—支部”四级流动党员党组织。根据流动党员群体特点,构建“流出地+流入地+行业+商协会+兴趣爱好”的多重覆盖组织体系,设立实体型和功能型两类党支部,流动党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打破区域和行业界限,归属于多个党支部,就近就便参加组织活动。组织召开商协会等在京机构党建工作座谈会,推动流动党员党组织在“三新”领域全覆盖。定期组织各市、县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行动,全面摸排流动党员在京分布情况,建立信息数据库,实现流动党员人数清、结构清、分布清、动态清。截至目前,山东共设立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772个,吸纳流动党员1.6万名,实现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坚持前后联动、共建共管,着力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各级流动党员党组织积极发挥流入地流出地之间的穿针引线作用。前端,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对接,与北京市各级党组织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将流动党员管理纳入北京市党建整体部署。组织流动党员到所在街道、社区报到,开展“街巷吹哨、党员报到”等共建活动150余次,实现组织共建、阵地共享、活动共抓。后端,强化与流出地党组织的常态化沟通联系,建立“四报”制度(流出必报批、流入必报到、日常必报告、返乡必报备)和“双向共管”工作机制,及时向流出地反馈工作情况。积极争取各市、县党委重视,每年来京开展工作调研,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坚持激活基因、融入灵魂,有效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流动党员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坚持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推动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加强经常性党性教育,为流动党员发放“政治生日”卡,开展“党旗,我向你表白”活动。组织赴浙江红船学院、延安革命老区等地开展红色教育培训。规范组织生活,试点推广“电子活动证”,督促党员按规定参加“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今年以来,各级党组织累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000余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广大流动党员亮身份、树形象。
坚持健全制度、增强活力、守规矩、当标杆,夯实基层党建制度和组织基础。完善山东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机制,配齐配强兼职委员。构建“四梁八柱”制度体系,制定出台《山东在京流动党员管理若干规定》《在京流动党员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务手册》等制度文件13项,建立督促指导、定期摸排、年度考核等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运行体系。实施“头雁工程”,多渠道挖掘培养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有热情的骨干担任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每年举办党务干部培训班,开展党建工作互观互学,扎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将126名在京先进分子吸收进党组织,建设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良好局面。
坚持扶危帮困、凝心聚力,打造流动党员“温馨之家”。树立“抓服务就是抓管理”“办好一件事,凝聚一批人”的理念,发动各级流动党员党组织聚焦就医就业、子女入学、婚恋交友、权益维护等在京党员群众普遍关心的“急难愁盼”,统筹资源力量,想方设法“雪中送炭”。推动组建医疗、教育、法律等志愿服务团,成立山东籍博士联盟,建立人才工作站,连续5年举办“缘定京鲁”青年联谊活动。近年来,累计帮助协调解决异地就医、法律援助、困难帮扶等事项超过7000人次,切实增强了流动党员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
坚持搭建平台、发挥作用,引导流动党员争做先锋模范。激活流动党员“先锋基因”,把各行各业的流动党员串珠成链,汇聚服务京鲁的磅礴力量。服务双招双引,建设“京鲁融通中心”,建立双招双引联络站57个,联系在京鲁籍高层次人才4800余人、招引产业项目1000余个、对接科技成果7100余项。助力乡村振兴,实施“归雁工程”,积极动员“双带”能力强的流动党员返乡任职、创业,目前已有146名流动党员返乡任村“两委”委员,432流动党员回乡创业。先后有12名流动党员、24名党务工作者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临沂市在京流动党员党委等3个党组织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供稿:山东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