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崇义县委组织部
2024年10月31日17:3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江西省崇义县探索以打造“知行家”文明实践“升级版”推进基层治理,面向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崇义实际,学习借鉴典型经验,因地制宜开展基层治理创新,打造具有崇义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和品牌。
一、背景起因
崇义县位于赣湘边界罗霄山脉东麓,国土总面积2207.7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1个城市社区,常住人口近17.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6万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崇义城乡基层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社区治理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主要表现在:空间格局更加开放,但管理服务中的矛盾纠纷增多。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普遍性问题,城市建设、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城市病”不断显现;另一方面,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劳资纠纷、物业管理等引发许多新的社会矛盾。社区活力大幅提升,但群众多元化诉求难以满足。在活力多元的今天,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涉及的大事小情,往往具有“多难”的特点,众口难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但群众自治主体性不断弱化。现代社会治理,构建了党委、政府、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互动的治理格局,但现实场景中,居民群众、各类群体参与程度不高,“政府干着、群众看着”。
自2019年设立城市社区党工委以来,为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水平,破解社区职责不聚焦不规范、习惯用老办法来抓城市社区工作,难以适应城市日益发展、基层治理服务需要,崇义县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把干部主动下沉服务和强化群众自治活力结合起来,推行“五联五化”,在社区管理体制、资源力量下沉、党员作用发挥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推行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在小区设立矛盾纠纷调处站,开展“敲门行动”,搭建“幸福圆桌会”等议事协商平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各类活动来凝聚居民人心,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破解了发展中的大量矛盾和难题。特别是当前省委提出大力实施治理强基战略,要求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这既是要求也是方向。
二、主要做法
崇义县大胆创新,深挖阳明文化底蕴,推进“知行家”建设,找到了一条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一)坚持理念创新,建设“知行家”,推动社区生活共同体建设。崇义县是典型的山区小县,县城人口密集度高,党群服务阵地空间不足、功能不全。针对这一现状,崇义县创建“知行家”社区综合体,通过筹资900余万,科学布局,新建、改建19个“知行家”,实现县城居民小区全覆盖。以“知行家”为平台,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聚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打造横纵交织的治理网络。横向上,整合社区内各类资源力量,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知行家”为平台,社区居民、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架构,将社区党建由社区党组织唱独角戏转变为党组织搭台、各类基层治理力量共同参与的大合唱。纵向上,建立“城市社区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知行家’理事会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六级纵向架构,深化常态化沟通协作,赋能社区治理,搭建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生态链”。每月在“知行家”开展教化培训、民生服务、矛盾调处等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责任体系,有效提升社区治理能力。通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作用,着力将“知行家”打造成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堡垒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二)拆除分割“围墙”,形成共治合力,变“单打独斗”为“齐抓共管”。积极适应现代化治理新形势,以“全域化党建”为抓手推动条块融合,完善社区治理的扁平化体系,构建社区治理的多元格局。推动“多网合一”,以小区楼栋、安置点为单位将6个社区细分成25个网格、60个责任区,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服务、管理、资源、力量向网格集聚,且一个网格设立1个党小组、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以社区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探索构建“1+6+25+19+N”社区组织体系,即“1个社区党工委—6个社区党组织—25个网格—19个‘知行家’—N个单位”一贯到底的党组织链条,通过“阵地共用、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服务共融,难题共攻”的方式,推动71家机关单位与6个社区、19个“知行家”结对共建,每个社区与10至12个单位组成党建联盟,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引导2320名在职党员到社区、“知行家”报到,就地编入25个网格、60个责任区、19个知行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政策下倾。每个“知行家”至少安排2个机关单位包干,并引导在职党员到“知行家”担任“知行管家”,延伸网格党组织“神经末梢”。通过健全组织体系,让各方资源汇集,社区治理由“独角戏”向“大合唱”逐步转变。
(三)凝聚归属感,激发主人翁意识,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创造”。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家园,通过文化引领,培育自治队伍、打造扶持体系等措施,凝聚社区居民的归属感,激发主人翁意识。增强群众自治意识,积极组织优秀业主委员会代表、群众性活动队伍“领头人”开展文艺汇演和“知行夜话”,同步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向居民展示活动风采,居民对群众自治工作了解不断加深,对群众自治组织认同度不断深化,居民参与群众自治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建强群众自治组织,社区通过开展动态排查,摸排和扩建群众性活动队伍、志愿服务队伍及其他群众自治组织,通过座谈了解运行情况和面临的困难,为53支队伍提供指导帮扶,解决活动场所24处,帮助募集资金2.3万元,切实解了燃眉之急。提高群众自治能力,分领域、分类别组织群众性活动队伍、志愿服务队伍及其他自治组织“领头人”开展培训26场,群众自治组织(队伍)组织能力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队伍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组织广场舞大赛、徒步大赛等活动7场,让群众性活动队伍、群众自治组织“领头人”全过程参与大赛组织,在具体参与中逐步强化作用发挥,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四)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品质,变“零打碎敲”为“一站体验”。服务功能是基层党组织基本功能,基层党建工作的生命力在于服务群众。坚持问题、需求、民生“三个导向”,让群众感受“组织就在身边”。聚焦“一老一小”,并统筹兼顾各类群体,在“知行家”合理划分便民生活服务区、亲子活动区、文化娱乐区、运动康养区、阳明文化体验区、创业就业服务区等六大功能区,打造“一站式”服务综合体。创设暖心茶吧,定期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设立志愿服务站,根据群众需求,提供便民超市、社区团购、家政等10余种便民服务,实行居民点单、“知行家”派单、党员志愿者接单、社区党组织晒单闭环志愿服务模式,吸纳退休老党员、在职青年党员、热心居民等100余人组建26个志愿服务队,常态化收集群众实际需求、服务设置意见建议、城市治理意见建议等,每月开设“知行党课”,每周开展健康义诊、家电维修、书画培训、健身舞蹈、爱心义剪等29类具有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
(五)强化三个保障,推行要素引领,夯实社区治理支撑。坚持资源力量下沉,强化社区治理基础保障。抓体系建设,“知行家”建设统一风格、标准、服务、模式、标牌、LOGO,通过社区党组织兜底、融合在职党员报到、引入社会化力量三驾齐驱,不断探索完善场所日常管理、群众发动、资金募集等长效机制,大力助推场所日常管理队伍、群众性活动队伍、社会化志愿服务队伍等队伍建设。抓服务覆盖,坚持政府政务服务、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群众自主服务同向发力,全方位不间断开展各类服务活动,梳理明确四大类面向居民、村民便民服务事项108个,着力打通事项受理办理堵点,实行城区村、居民“一窗式”通办。抓素质提升,以每日一知为核心提升群众思想观念、以每周一行为载体提升群众文明素养、以每月一乐为主题提升群众感情融和。
三、启示
在推进过程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维视角,让我们对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有了一些更深的感悟。
(一)推进社区治理,必须建强基层党组织,让“秤砣虽小压千斤”。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基层治理水平的高低。推进社区治理,必须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火车头”作用,通过打造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社区居民、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坚持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民生服务等活动,注重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才能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前哨。
(二)推进社区治理,必须巩固群众主体地位,让“我的地盘我做主”。做好新时代基层治理,必须破除管理思维、“长官意志”,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唤醒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要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让“百姓的事,百姓听、百姓议、百姓评”,逐步引导居民参与社区重大事项,从“办好分内事”向“干好大家事”转变,才能最终实现自治、自乐。
(三)推进社区治理,必须统筹各方资源,做到“众人拾柴火焰高”。城市社区治理点多面广、纷繁复杂,仅仅依靠有限的社区工作者必然捉襟见肘、顾此失彼,必须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统筹推动党建、民政、文旅、体育、卫健、人社等部门单位的资金、政策和项目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同时注重协调辖区部门单位结对帮扶,解决好场地、资金、活动和服务等一系列问题,才能实现小投入大整合、花小钱办大事,最终组织好、服务好、引领好千家万户。
(四)推进社区治理,必须培育好“家文化”,做到“不是一家人但进一家门”。让社区居民群众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干在一起,增强社区黏性,必须通过弘扬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文化,营造家庭般生活氛围、提供家人样的亲情服务,把居民从相对独立的个人空间吸引到聚合空间,参加公共活动,引导群众在互动中熟悉,在熟悉中互信,在互信中互爱,才能最终将社区建成大家庭,破除“对门不识人”的状况,实现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五)推进社区治理,必须精准满足群众需求,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推进社区治理,必须将满足群众有效需求放在最首位,通过剖析社区人员构成、年龄结构、人群特点等,因地制宜精准服务,才能打开聚人气的流量密码,变“要我来”为“我要来”,为基层治理回归群众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四、下一步思考
崇义县通过探索“知行家”这个载体和抓手,打破条块“壁垒”,聚合多元主体,推动实现社区治理相互贯通、相互联结。这是创新城市社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有益实践,目前取得一定成效,也还有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从实际来看,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深化,实现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双赢,还需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强化城市基层党建意识的问题。抓城市基层党建需要运用系统思想,必须克服要人、要钱、要编制的“等靠要”心理依赖,要善于从党建引领借势发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破把城市党建局限于社区党建的惯性思维,将机关、国企、新兴领域党建等纳入城市基层党建进行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融入城市党建“大家庭”,将各领域的阵地、经费、人力等资源进行统筹整合、配置使用。
(二)关于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的问题。创新社会治理,根本在于通过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把党的领导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实现党领导社会治理、依靠群众加强社会治理。必须善于统筹“群体”和“个体”的利益,要在社区治理谋篇布局、制定对策措施中贯穿“党建引领”的理念,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党建力量,发挥政治功能,凝聚人心,推动形成各类组织、广大群众自主参与机制,找到民意最大公约数,让治理充满民生温度。
(三)关于健全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问题。社区治理难点痛点交织,必须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误区。当前,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城市居住群体日趋复杂、主体多元、需求多样。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社区服务设施很完善,但使用率不高;有的服务开展了一轮又一轮,但服务质效却不好,造成群众对社区服务认同感不强。如何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构建一个覆盖全居民、全时段、全要素、全过程的社区服务体系是当今的一个新课题。
相关专题 |
· 党建专题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