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硚口区委汉中街道党工委
2024年10月31日16:4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
汉中街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南部,街道东至武胜路与汉正街道相连,南临汉江中心线与汉阳区琴台大剧院隔江相望,西至京汉大道与汉水桥街道相接,北达中山大道与荣华街道相邻。辖区面积约1.2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2059人,辖有兴隆、军工、劳动、爱国、尚义、长寿、马家、万兴、牌楼等9个社区,其中5个社区为老旧型社区,3个社区为综合型社区,仅有1个新型社区,老旧小区占比大。与缺少物业管理、高龄独居老人多、流动人口多、基础设施差等难题相对的是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越来越深切的渴望,汉中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有效地对各类治理力量进行整合和安排,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发挥更大更充分的作用,在困局中走出一条基层治理的新路子,坚守为民初心,回应群众期待,让居民群众感受到“家之外”的党建温度。
二、做法
(一)夯实党建根基,以红引领带动“向心力”
一是创新“网格+”模式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汉中街道高度重视“全街一张网”建设,推行“3+3”社区网格治理模式。即“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三级组织网络体系,推行党建与综治、平安等网格多网融合、一网联动;街道党工委“大网格”、街道下辖社区“小网格”、社区网格“微网格”三层网格服务体系,畅通网格微循环,打通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牌楼社区充分发挥红色物业功能,由社区党委牵头,将物业“红管家”聘为社区兼职网格员,将网格群、业主群等进行整合,联合越秀物业与居民代表、多部门多次召开协商会议,推动建成电动车停车棚8处,共可停放千余台电动车,并安装最新监控系统和消防设备,消除了安全隐患,解决电动车乱停放问题。
二是组建过硬队伍释放党建引领高效能。狠抓社区书记成长计划,创办汉中街道先锋领航圆桌思辨汇。围绕基层治理高频难题,组织社区书记外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观摩拉练交流经验、邀请社区名书记和高校教授授课讨论,在工作实践中总结摸索,共商共议探讨“最优解”。助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面向街辖各级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举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题培训班、党建业务知识专题培训班、党支部书记轮训班,提升党务工作者抓支部建设能力水平。万兴社区挖掘擅长水电、维修、花艺、书画等技能的党员群众组建“五彩”楼宇守护志愿服务队,引导楼栋“邻”管家激活新“栋”能。军工社区建立“三大员”制度,社区党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物业服务企业推选楼栋联络员,业主担任群众监督员,常态化沟通联席、对话恳谈、监督落实,有效解决花好月圆小区电梯更换、路面维修、停车棚建设等难题。
三是打造党建阵地让组织生活有滋有味。推进党群服务阵地提档升级,优化3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依托街道资源,建成全区首个街道开放性党群服务中心,提供党群活动、协商议事、文体康养、老年食堂、少儿服务等场地。统筹整合小区物业用房、单位闲置公房、废弃报刊亭等资源,建设党群服务驿站40个,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根据群众意见打造具有小区特色的,符合群众需求的牌楼社区党群服务驿站,兼具老年食堂、社区医疗站和社区休憩空间等三大功能区,同时将小区架空层改造为“越享湾”共享空间,打造集协商议事、文化健身、亲子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小区开放共享新平台。在马家社区推行网格员驻党群服务驿站办公,让居民办事更方便,进一步提升网格居民熟知度,让“小”驿站发挥“大”作用。用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每年常态化组织开展各类居民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融洽邻里社群关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发挥党群优势,以善治理增强“凝聚力”
一是党建引领,搭建“共谋”平台汇民智。街道积极搭建社区议事平台,定期开展协商议事会,同时开展网格员上门走访,鼓励群众利用网格群随时提出问题和建议,以“线上+线下”的方式收集群众的声音。尚义社区打造“逢四说事”居民议事平台,将每个星期四定为居民议事日,同时发动楼栋长、邻里长、热心居民组建自治团队,即时搜集身边居民的需求反馈,联合居民及有关部门共商解决辖区内雨水管漏水、下水道阻塞等问题,同时引导居民自发维修公共区域内的破损长椅,打造了居民共同“说事-议事-解事”的良好格局。
二是协商治理,群众“共享”幸福生活。探索在基层治理中让人民群众发挥治理的主体作用,深入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实现居民群众从“要我干”到“一起干”的转变,让居民的大事小事都能在“小邻里”中找到解决路径。面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题,马家社区建立楼栋议事机制,组织召开10余场“庭院板凳会”,在会上居民畅所欲言,针对加装电梯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征求居民意见,凝聚群众力量。同时,社区党委充分挖掘社区能人骨干并发挥他们的“自治合伙人”协调作用和在居民群众中的影响力,让能人骨干充当“加梯”调解员,带领居民实地考察,耐心解答居民疑惑,打消了居民顾虑,2024年1月名仕阁小区第一部电梯已正式投入运营,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群众的出行。
三是力量下沉,为民服务“一线”应答。充分挖掘街道下沉党员、挂职干部专业特长,建立“群众点单 社区派单 党员接单”服务模式,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同时鼓励和发动党员干部主动寻题解题,为居民群众提供最优服务。劳动社区下沉单位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彭香荣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定期为社区老年人开设医疗知识科普、医保政策讲座、健康义诊等活动。爱国社区下沉单位武汉城建集团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挂职干部戴莉发挥文艺专长每周二在社区开设舞蹈班,免费为辖区居民群众上舞蹈课,目前已有150余名居民参与进来,丰富了居民群众文化生活。兴隆社区硚房集团、区环保局的下沉党员常态化参与社区居民议事会议,为基层治理难题出谋划策,办理了安装便民座椅、整修路面等一系列民生实事,为社区排忧解难。
(三)携手多方力量,以强联动提升“驱动力”
一是引入多元主体,发挥“全方位”治理效应。坚持并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模式,探索“多元主体共治共管”,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发动多元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共建美好家园。针对炮团小区停车乱象,军工社区党委将运用“五共”理念持续推进共同缔造实践活动,组织小区党支部、网格员、楼栋长、党员骨干、热心居民成立了炮团志愿服务队,代行部分物业职能,将12辆随意停放在小区的机动车迁移至小区一墙之隔的停车场,让没人管、不好管的事都有人管,让居民群众的需求真正“落实”。
二是链接多方资源,构建“立体化”合作格局。挖掘共建单位、下沉单位、辖区商户、社会组织的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搭建街道、单位、居民三方合作的广阔平台,以满足多方需求为出发点,用好用活各项资源,为基层治理聚力赋能。共建单位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整合体检项目,为辖区3000名居民提供了价值300万元的免费体检,同时针对居民体检情况,长期跟踪随访,提供答疑、咨询、问诊等医疗服务,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健康水平。结合辖区商业资源丰富的特点,牌楼社区党委积极推进商户、社区、居民多方联动,开创“越邻联盟”商居社共驻共建新模式,与越秀商管建立“爱心企业联盟”,积极推进居民用参与社区活动获得“积分”兑换商户“停车券”“餐饮券”“满减券”等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合作新途径,有针对性整合资源,推进商业资源融入基层治理。
三是提供多样服务,满足“全领域”美好需求。聚焦城市幸福养老,积极探索“党建+智慧养老”模式,引进养老服务机构3家,建成运营养老服务中心(站)7个,改造升级老年人幸福食堂,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长寿社区采用“文养+康养”服务,与医疗机构合作,为辖区老年人提供针灸、艾灸、理疗等服务,劳动社区持续开展“银龄关怀”行动,以“小老”助“老老”,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街道联合共建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开放大学),开设“汉中青年夜校”,手机摄影、心理教育、瑜伽等多样课堂,最大化利用教育资源,满足青年人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学需求。精准对接青年职工需求,开展“青聚汉中 趣游春天”青年人才交友、“舞动华尔兹 开启身心之旅”舞蹈课堂、“暑期职工子女托管”等一系列“悦服务”楼宇共建公益活动。
三、成效
汉中街道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在推进街道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党建引领,将组织触角扎根在一线,资源力量整合在一线、为民服务开展在一线,努力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不断提高了辖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基层治理更有深度、更有温度、更有力度。全力打造党建工作品牌,着力提升街道社区治理能力,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显著增强,汉中街道“党建聚合力工程”被评为硚口区2023年度“十大特色党建品牌”,马家社区“党建引领固根基‘四红融合’谱新篇”荣获首届新时代社区党建创新案例三等奖,牌楼社区“心系居民办实事,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入选硚口区基层党建“十大创新案例”。
四、探讨
一是党建引领是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加强基层治理,关键是从体制机制上加强党对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探索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途径和载体,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动各类资源和服务力量向党群服务中心汇聚,持续做实“家门口”全天候服务矩阵,实现红色元素可观可感,为民服务有力有效。坚持党建统领网格治理“最后一公里”,发挥党小组长、楼栋长、物业、社区志愿者等担任多元网格员,履行上传下达、应急协调等具体事务,通过走访摸清居民急难愁盼,塑造速度与温度并存的基层治理“微网格”。组织培训提高党务工作者能力素养,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号召社区居能人、党员骨干、热心群众等打造特色服务队伍,让实实在在的服务赢得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推动党建工作的优势和活力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效能和动力。
二是群众自治是提升党建效能的有力举措。城市社会治理的重点在社区,居民小区作为社区治理的基本单元,要以抓好小区党组织建设为引领,激发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缔造幸福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坚持以网格为单位,广泛开展“敲门行动”,通过拉家常、问需求、发问卷等方式多渠道、全覆盖走访群众,收集群众意见。对于不在本小区居住的群众,以电话、微信等线上方式线上反映问题。定期组织开展座谈交流,召开“长廊议事会”“庭院板凳会”等小区议事活动,引导居民在交流讨论中表达诉求,发现需求。围绕群众兴趣爱好,开展文体、娱乐、科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活动,引导带动更多群众走出家门,在参与和互动中加深邻里感情、增强信任。聚焦居民急难愁盼,为居民办理一批实事好事,让居民实实在在看到社区变化与治理成效,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共同缔造实践活动中来。不断延伸组织触角,统筹下沉工作力量和资源,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补充基层治理力量,不断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赋能提效。
三是多方联动是凝聚发展合力的关键手段。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牵头引导辖区单位、社会力量、居民群众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壁垒,找准联建各方契合点,建立高效的常态化协商合作机制,探索通过跨层级、跨行业、跨部门的党建联建方式,共同参与到基层治理事务中来,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服务双向、共建互助的良好局面,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培育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鼓励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发挥协同治理功能,促进社区、企业、社会组织与社区居民通力合作,共同探索民生难题“最优解”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发挥街道党工委平台作用,以共同利益、需求、目标为纽带,通过联席会议、走访服务等形式,强化与辖区单位、企业联络互动和情感交流,打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多向的共赢局面,为促进辖区全面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相关专题 |
· 党建专题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