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山东嘉祥县:强化党建引领 打造“共富工坊”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中共嘉祥县委组织部

2024年10月28日10:0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山东省嘉祥县探索“组织+人才+资本”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通过盘活闲置低效资源,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引传统优势产业,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构建“党建引领全面加强、生产要素全域统筹、工坊运行全链服务、就业增收全面促进”四位一体工坊运营体系,助力农民增收、集体增富、企业增效。截至目前,共打造“共富工坊”86处(去年成立37处、今年成立49处),助力集体增收276万元,带动20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

一、背景动因

(一)盘活农村“三资”,着力破解资源闲置低效的问题。2023年10月底以来,嘉祥县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侵占挪用问题专项整治,共摸排统计闲置或低效利用资源443处。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许多农村群众因就医、上学、务工等因素,陆续到县城居住,产生大量农村闲置宅基地、校园校舍等。截至去年底,共计约2442处无人居住的房屋、宅基地,74处因撤校合并闲置的校园校舍。针对农村大量闲置资源,需要强化党建引领、统筹整合利用,带动集体、群众增收。

(二)带动群众就业,着力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的问题。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内外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房地产市场疲软,市场预期不高,外出务工岗位减少,导致农村新增部分剩余劳动力。同时,为照顾孩子老人,许多妇女群众留守在家,就近就业不便,生活压力较大。另外,部分因身体不便导致无法外出的低收入群体,缺乏就业技能及就业岗位,生活相对困难。针对农村闲散剩余劳动力,需要搭建就业平台,畅通就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三)推动降本增效,着力破解企业生产成本高、落地难的问题。因受限于土地指标紧张、园区入园门槛高等要素影响,部分企业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面临扩大规模受限等问题,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同时,部分企业设在城区或镇街驻地,用工成本高、企业招工难,影响正常生产。针对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可以有效整合农村闲置用地规划建设高标准厂房,吸引符合条件的企业到村设厂,降低生产成本,解决用工难题。

(四)促进产业升级,着力破解加工点小散乱的问题。原县内纺织企业卫星工厂加工点主要分散在村民家中,规模小,仓储集中,消防、电路及各种安全设施很难达标,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村内小作坊生产加工水平低、产品更新换代慢、上下产业链资源匮乏,总体产品竞争力不强,效益普遍不高。针对此类村内家庭式小作坊,需重新整合资源、匹配合适企业,组织开展安全科普、技能培训,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原有资源规范高效利用。

(五)实施赋能提升,着力破解村干部经营能力弱、发展意识差的问题。面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乡村振兴新任务,不少村党支部书记发展思路局限、经营村庄理念较差,导致集体经济收入结构不优、持续增收乏力。针对村书记经营村庄能力差的问题,需要强化引导指导,推动村书记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通过创办“共富工坊”,采取自营或合作经营等方式,提升能力素养,增加集体收入。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五张清单”,靶向匹配资源要素

一是深入摸底排查,建立村内闲置资源清单。对全县农村“三资”台账进一步核实比对,建立《村内闲置资源清单》,标注具体位置、闲置类型、计划使用方向等,共计摸排443处,其中闲置校舍74处。二是开展入户走访,建立群众就业需求清单。指导各村党组织结合开展“敲农门、听民声、办实事”活动,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微信交流等方式走访群众5万余户、10万人次,详细了解在家富余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务工需求,逐村建立《群众就业需求清单》,明确人员基本信息、就业需求、掌握技能等信息,便于对口招引用工企业。三是强化分析研判,建立自身产业优势清单。分类召开镇、村分析研判会议,摸清本村内、示范区内、镇域内优势产业发展情况,逐村建立《自身产业优势清单》,明确村级辖区资源、供给需求、政策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农户)等信息,科学合理布局,因村因地制宜,做好产业规划。四是实施部门联动,建立在外人才信息清单。会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人社局梳理在外人才、退役军人底数,及时下发镇街,指导按照“在外经商创业人员、流动党员、技术管理经验丰富的务工人员、有培养潜力的退役军人、未就业大学生、在老家有威望的在外人员”等类别建立《在外人才信息清单》,掌握联系方式、发展现状,明确下步招引方向。五是对接各类企业,建立企业发展需求清单。结合助企攀登工作,积极对接建华中兴手套等纺织龙头企业,逐一建立《企业发展需求清单》,明确企业用地规模、用工人数、技术标准、生产模式以及可提供的培训内容、基本报酬等信息,有效整合企业需求。通过“五张清单”形成全域供需信息库,制定5类工坊建设标准,按照“产业相宜、供需相配、资源相合”原则,靶向匹配资源要素。

(二)聚焦“三个坚持”,推动工坊做大做强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员当先锋、作表率。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帮助群众认识“共富工坊”建设重要意义。发挥党员志愿服务队联系网格作用,党员带头参与、逐户宣传发动,吸引民间资本共建“共富工坊”。设置党员服务队,为工坊在招工、消防安全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推动工坊有特色、创收益。依托支柱产业建设“卫星工坊”。立足我县手套加工等优势产业项目,积极对接建华中兴手套等纺织龙头企业,初步摸排有经营基础的56处工坊作为“卫星工坊”合作基地,切实为全县主导产业做好生产服务,推动工坊与企业双赢。依托镇街资源禀赋推动产业集群。指导各镇街充分挖掘本地特色产业(金屯镇富硒农业、满硐镇菌菇种植、纸坊镇文旅产业、仲山镇电商直播、孟姑集镇扫帚加工、梁宝寺镇大豆产业等),镇(街)党(工)委牵头,以镇街主导产业为方向,在周边村庄建立“共富工坊”集群,实现镇街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推动产业集群、抱团发展。依托村庄特色打造富民工坊。根据资源盘活利用方向,鼓励各村积极探索、因村制宜,积极领办符合本村特色的“共富工坊”。三是坚持多方联动,推动资源能聚集、见实效。结合“千企联千村”工作,指导镇、村积极对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经营主体,了解用工、用地需求,提供村庄空闲土地和群众就业需求等信息,积极引导各类企业等经营主体到村建设分厂、加工集聚点等,与村党组织合作共建“共富工坊”。探索“组织+人才+资本”融合发展,结合“百区千村”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跨村联建”,大力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组建创业团队,发挥技术、资金、资源等优势,推动产业联动、发展联促。

(三)强化“两类保障”,有力支撑长效运行

一是严格做好准入联审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共富工坊”规范管理,会同应急管理、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共富工坊”建设前部门联审制度,指导健全人员、财务、安全等内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劳动保障、环境保护、消防等各项风险防控要求,确保规范运营、安全运行。二是全面构建一贯到底服务保障。强化县委牵头抓总、部门统筹协调,从党建引领力、组织运行力、服务支撑力、共富带动力等4个维度明确10项评价标准,以工坊星级为核心建立梯度式奖补体系,完善奖补政策、加大奖补力度。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包联制度,对于工坊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构建“发现—整改—评估”工作闭环,切实解决工坊运营风险管控难题。探索“两代表一委员”联系工坊,利用经验优势、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确保重点需求重点保障、重点问题重点解决。

三、工作成效

(一)在助推群众就业上取得新突破。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相结合,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技能培训主体作用,依托镇街党校等基地,赋能定岗、就近找坊,帮助低收入农户、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近培训、就地就业。目前全县已组织专门培训47场次,覆盖1万余人次,带动2000余人就业,人均月增收2600元。

(二)在助推集体增收上取得新进展。坚持“兴产业”与“强集体”相结合,将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同谋划、同部署,依托“共富工坊”建设,实现乡村资源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党建引领助推共同富裕的力度进一步提高。目前建成各类“共富工坊”86处,带动村集体增收276万元。

(三)在助推产业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坚持党建引领,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与村党组织合作共建“共富工坊”,实现党委政府、村集体、村民、企业等主体联动发展,实现“建一家工坊、富一村百姓、惠一方集体、强一地组织”,多方共赢推动工坊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招引企业33家入驻,带动全县富硒、文旅、大豆等产业不断集群发展,品牌辐射能力逐步显现。

四、经验启示

一是必须旗帜鲜明加强党的领导。只有旗帜鲜明地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建统领、协调各方作用,才能综合集成各方政策、资源、力量,精准衔接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布局、村情民情、企业需求等,推动村企结对共建,不断做大做强。

二是必须拓宽渠道吸引企业参与。共同富裕需要全社会共商共建共享,要通过政府引导,吸纳企业组建共富工坊,在资源转化、人才就业、产业发展、服务供给方面形成长效合作,通过送技能送订单帮助村集体和农户增收,有效缓解企业旺季用工难题,减轻用工和场地成本,实现合作共赢。

三是必须千方百计带动群众就业。农村农民是共同富裕的突破口与着力点,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有较多的闲置劳动力,通过全域打造共富工坊,村民可以利用农闲时间在家门口灵活就业,既有效盘活农村闲置用地、用房等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也能帮助农民增收。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专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