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启东市委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
2024年10月25日15:0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8年以来,江苏省启东市探索组建机关党建“共同体”运行机制,聚力推动建设八大机关党建“共同体”,覆盖全市58家市级机关党组织。五年来,启东市委市级机关工委积极开展探索实践,通过建立机关党建“共同体”,推动资源整合,健全互助机制,形成机关党建“优势互补、固强补弱、合力共建、互联共赢”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一、背景
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市级机关必须强化党建引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但是,市级机关之间存在职能职责、条口归属、服务效能、人员构成等不尽相同,制约着机关党建工作整体质量。
(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加强对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迫在眉睫,提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质量,落实“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等迫使机关党组织之间必须互学互鉴、共同提高。
(二)服务保障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各市级机关从行政角度来看,职能分工虽然有限,但党的作用发挥是没有边界的,这就需要机关党建工作形成“一体化”思路,通过实现党组织、党的工作和党员作用发挥的全覆盖,持续提升机关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三)弥补机关党建短板的现实要求。目前,启东市委市级机关工委下辖机关党组织58个、机关党员干部6423名,总体来看,机关党的建设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成效不一。同时,各市级机关党组织之间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党员管理服务覆盖面不广、党员发挥作用平台欠缺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机关党建工作统筹推进的力度还不够大,迫切需要深化共识、凝聚合力。
二、主要做法
按照“规模适度、合理组合”原则,将所有市级机关党组织划分为八大党建“共同体”。每个党建“共同体”设牵头单位1家,成员单位7至8家,建立工作联席会议等机制,以牵头单位为主导,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努力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党建新模式。
(一)明方向,建机制,提高机关党建“共同体”的组织力
一是构建“1+N+X”组织架构。持续健全组织体系,在不打破各机关党组织原有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按照“1+N+X”的组织模式,推动形成机关党建“共同体”基本组织架构。即选准配强“1”这个龙头,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带头统筹本“共同体”内“N”个党组织、“X”个区域外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
二是建立“五联融合”运行机制。研究出台《关于组建市级机关党建“共同体”的实施意见》,明确建立会议联席、队伍联育、服务联动、品牌联创、指导联系等“五联融合”制度,形成制度清单,规范共同体运行机制。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党组织力量统筹和沟通常态化,服务联动制度促进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力量服务发展、服务基层。
三是打造“四位一体”共享平台。针对机关党建“共同体”中,党员规模大,类型多样等特点,积极搭建教育、管理、沟通、服务“四位一体”工作平台。通过“互联网+党建”,实现对机关党员的动态跟踪管理教育,以及对职能范围内群众需求的科学分析,使机关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更接地气、党员发挥作用更贴近群众。
(二)扣需求,优服务,提高机关党建“共同体”的凝聚力
一是统筹资源增强部门积极性。建立健全机关党建“共同体”制度,把机关党组织结成“一张网”,有效解决力量分散的问题,使“单兵作战”变成“兵团作战”。58个市级机关党组织进驻37个主城社区,发挥职能优势组团服务,携手解决基层治理难题。如城管局机关党委联合7家“共同体”成员单位,结合“城人之美”党建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有效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是拓宽渠道提升活动丰富性。建立“多维度、立体化、高层次”的党建合作矩阵,实施行业党建、垂直管理单位党建、机关和村(社区)党建联动新模式。以“共同体”为单位,组织开展“百名机关干部进百村”活动,选派100名优秀机关年轻干部到村工作,在基层一线察民情、解民忧、助发展。如在第七党建“共同体”打造企业服务中心等一批资源聚合服务平台,开展“益企同行”等活动,实现服务助企、党建助企同步推进;垂直管理领域推行税务烟草等部门合作,举办联合主题党日活动89场次。
三是精准服务激发党员先锋性。整合各类党建资源,推动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既增强了机关党员使命感,也提高了教育管理实效性。实施“攻坚有我 双先双为”行动,以“共同体”为单位开展争创服务高质量发展先锋队实践活动,组建“机关+企业”“机关+村居”对子207个,切实增强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度。如市财政局牵头机关第八党建共同体组建服务高新企业先锋队,选派业务骨干,上门为企业有针对性地提供项目信息、政策支持等服务,有效解决融资难、招工难等实际问题。
(三)盯短板,压责任,提高机关党建“共同体”的实效力
一是任务推进“清单化”。制定市级机关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十条措施,分类建立八大机关党建“共同体”责任、任务、问题、整改“四张清单”,印制机关党支部工作手账,明确计划总结、“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特色活动等基本内容,推动党建责任落实落细。加强机关党建阵地建设,按照有人管、有阵地、有经费、有载体、有活动、有氛围的“六有”标准,优化功能配置,打造可视化党建阵地,线上建设“智慧党建”平台,设置组织建设、党员管理、活动展示等六类板块,远程监测党建责任落实。
二是示范带动“品牌化”。推行机关党建“共同体”组织生活“巡学旁听”制度,明确组长及成员由机关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兼任,“一‘共同体’一计划”制定详细计划表,实现市直机关“巡学旁听”全覆盖,实现组织生活从“关门搞”到“开门学”的转变。年底采取“一查双谈”形式,综合测评被巡视单位党组织组织生活情况,不断提高机关组织工作质量。深化机关融合党建服务品牌创建,打造“三联学堂”“城人之美”等有特色、有影响的机关党建品牌58个,营造比学赶超、竞相作为的浓厚氛围。
三是督查考评“精准化”。完善机关党建“共同体”综合考评体系,健全“年初动员部署+季度调研督查+年中点评推进+年度述职考评”的调研式考核推进机制,注重日常调研和专项考核相结合,进一步健全问题通报、督促整改、观摩交流等推进制度,构建考评“闭环”工作链条,有效掌握机关党建工作质态。常态化开展“先锋型”机关建设,每年集中对全市机关党组织履职情况综合评价,确保考准考实,切实激发机关党组织书记的干事动力。
三、初步成效
(一)机关党组织服务发展能力得到提升。机关党建“共同体”较大程度上缓解了县级机关工委人员少、工作量大的难题,凝聚起齐心抓党建的工作合力。
(二)机关党组织协调机制持续完善。机关党建“共同体”打破以往“各自为政”的壁垒,实现了党建资源的优化、组织效能的提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牵头单位和全体成员定期或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会议,共同商议党建工作,促进了党组织力量统筹和沟通常态化。明确规定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委员定点联系1个机关党建“共同体”,协助指导各成员单位开展机关党建工作,打通了沟通渠道,大幅提高机关党建工作水平。
(三)机关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机关党建“共同体”将本共同体内各党组织纳入机关党建工作格局,统筹组织资源和各方力量,实现了党建资源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形成了以牵头单位为核心的机关党建“联盟”,各牵头单位统筹资源的能力明显增强。
四、探讨启示
(一)突出政治性,不断拓展机关党建“共同体”内涵外延。建立机关党建“共同体”机制,必须深刻把握机关党建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职责定位,围绕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一主题来展开,使党建工作真正做到为业务工作激发内生动力、提供服务保障。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的计划和方案,确保目标看得见、工作能落实。持续优化推进机制,保持工作稳定性、连续性,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共同体”的辐射和带动效应。
(二)突出创新性,不断提升机关党建“共同体”品牌影响。必须正确认识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辩证统一关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共同体”活动,增强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尊重各机关党组织书记及党员干部的首创精神,把落实常规动作与做好自选动作有机结合,鼓励各“共同体”根据实际,在活动主题、实践载体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丰富活动内容、务实活动举措,切实增强“共同体”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三)强化制度性,不断推动机关党建“共同体”取得实效。推进机关党建“共同体”制度,必须贯彻执行好责任清晰、分工明确、沟通顺畅、监督有力的工作制度,通过创新实施协作共建、横向协同、上下联动等机制,牢牢牵住责任制“牛鼻子”,做到守责担责、明责知责、履责尽责。强化考核激励,将考核结果作为党员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监督激励、评优评先、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切实推动机关党建责任制从“空对空”变成“实打实”。
相关专题 |
· 党建专题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