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重庆市长寿区:实施重点村分类管理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精准有效

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组织部

2024年10月17日17:4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重庆市长寿区作为全国12个开展重点村分类管理试点的地区之一,坚持问题导向、改革破题,探索构建重点村识别、分类、管理、监测、评估全链条体系,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有效。

一、背景

长寿区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要求,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大力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推动党建引领乡村善治呈现新局面。但随着农村改革持续深入,乡村格局不断变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面临不少新问题、新挑战,亟需突出重点、精准研判、分类施策。

(一)村级组织功能待强化。在村“两委”任期从3年改为5年、全面推行“一肩挑”的背景下,有的村党组织组织功能不强,党支部书记经验不足,“两委”班子战斗力较弱,引领带动党员群众抓治理、促发展办法不多,导致产业滞后、纠纷频发、群众满意度不高。

(二)问题管控实效不明显。由于资源禀赋、发展水平等差异,各村在基层治理、矛盾排处、廉政建设等方面存在共性或个性问题,且难识别、难量化,缺乏定性研判与定量鉴别的标准,党建统领问题管控“最后一公里”不畅。

(三)基层风险预判易忽视。有的先进村人居环境改善较大,产业发展连片成带,总体工作成效较好,但土地租金拖欠问题、乡村建设遗留问题、集体经济项目粗放、村风民俗较差等风险隐患较多,若持续发酵则易引发炸裂式、积压式、塌方式、连绵式问题。

(四)涉村政策整合有差距。对村级存在的突出问题风险,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政策、资源条块融合不够,镇街整改提升力度有限,缺乏深挖彻查、统筹化解、分类施策的机制,导致资金、项目、力量未能发挥最大效应。

二、做法

围绕重点村管理对象如何确定、管理措施如何开展、管理机制如何搭建,形成重点村精准识别机制、分类管理体系,推动问题逐步化解,风险有效防范。

(一)建立定量化识别标准,上下联动精准确定管理对象

在深入研判基础上,制定重点村类别和纳入标准,确保管理对象识别精准、问题风险剖析透彻。

一方面,量化指标解决“识别什么”的问题。建立换届“回头看”、延伸巡察、党建督查、群众反映四张问题清单,对村级组织存在的矛盾问题、风险隐患以及症结成因等进行统计分析、梳理归类,反复研究形成重点村类别及45条量化指标。其中,班子战斗力弱、群众认可度低等问题突出的划为组织功能弱化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力、群众安全感低等短板明显的划为基层治理复杂村,信访积案多、纠纷化解难等不稳定因素较多的划为矛盾纠纷突出村,存在涉农资金管理不严、议事决策不规范等问题的划为廉政建设隐患村,村级负债高、项目运作不专业等现象明显的划为集体经济风险村。

另一方面,联动摸排解决“怎么识别”的问题。建立“村级自查—镇级筛查—部门核查—区委审定”机制,组织各村对照分类标准自查上报,经镇街研究后,提出重点村建议对象并全部纳入全区重点村监测库。由包片区领导牵头,组建区委组织部+纪检监察、政法、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会诊”专班,与村“两委”成员面谈、召开群众院坝会,专题征求40余名“老乡镇”、老支书等熟悉情况的基层干部意见,对重点村监测对象进行过筛式复核。经过多次摸排,提交区委常委会审议确定重点村19个,其中组织功能弱化村6个、基层治理复杂村5个、矛盾纠纷突出村5个、廉政建设隐患村2个、集体经济风险村1个。

(二)制定差异化管理措施,集中力量有效破解重点问题

面上,着眼共性特征制定“一类一方案”;点上,考虑各村个性特点制定“一村一细则”,点面结合、重点突破。

对组织功能弱化村,实施抓班子促战斗力、抓党员促凝聚力、抓发展促引领力“三抓三促”提升行动,深化“导师帮带、头雁领航”机制,开展“组建1支先锋队、储备5名后备力量、培育10名党员能人”计划,组织27家企事业单位与重点村开展党建联建,帮扶带动重点村柚子、胭脂红薯等产业增收27万元。

对基层治理复杂村,在75个村民聚居院落打造“寿和小院”,每月固定时间由党员中心户组织开展政策宣讲、民情收集等院落主题活动。对群众需求多样、诉求多元的村,由镇村干部定期下沉院落现场办公,为群众排忧解难,累计将68项群众需求清单转化为干部服务清单。对矛盾纠纷突出村,建立由镇村干部组成的专职矛排队,为每个重点村配备1至3名法律顾问,动员退休干部、党员骨干、道德模范等担任兼职调解员,根据摸排结果风险高低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管理,矛盾化解率提高47个百分点,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对廉政建设隐患村,建立廉政风险区级研判处置机制,由区委组织部会同纪检监察、民政、属地镇街联合开展班子分析,及时发现纠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畅通群众日常监督渠道,全面推行“码上监督”平台,群众通过扫码即可对干部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一键监督”;在村务公开栏开辟“回音壁”专栏,收集并反馈群众不愿当面说的事,以线上线下联合监督提升廉政风险防范实效,累计收集办理群众监督事项49件。

对集体经济风险村,邀请金融、法律、农技等领域专家“把脉问诊”,对已签订的物业租赁、资源发包、入股分红、服务创收等12份合同逐一筛查,审核出中高风险项目4个,并逐一制定问题、任务、责任“处方单”。同时,指导镇街根据资源禀赋建立村级项目储备库,督促各村因地制宜开展村级财务会计委托代理服务,进一步防范化解集体经济风险。

(三)健全长效化运行机制,多跨协同持续提升工作质效

坚持在探索中总结、在推进中优化,推动重点村分类管理机制化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三级联动压实管理责任。建立“区级指挥员—镇级主管员—村级协管员”三级三员管理体系,区级领导担任联系片区区级指挥员,重点村所在镇街党(工)委书记担任镇街一级主管员,上下贯通,形成合力。从组织、民政、司法、纪检监察、农业农村等区级部门选派业务骨干组建村级协管员队伍,分别担任重点村党建指导员、治理协调员、矛盾调解员、廉政监督员、产业扶持员,推动政策、项目、力量等各类资源向重点村倾斜。整合财政拨款、项目资金等570万元建立重点村管理资金池,根据各村规划和发展滚动注入,调动基层积极性。

二是数字赋能推动管理创新。探索开发重点村智慧管理应用场景,搭建集评估分析、动态监测、管理调度、风险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管理平台。建立“五力双评”综合评估体系,明确数据来源、评价方式、采集周期、指标权重等内容,将重点村量化指标归集为村党组织思想引领力、发展支撑力、运行协同力、惠民感染力、改革驱动力5类,结合运用线下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自动生成重点村评估结果。对评估结果进行动态分析、智能筛选,根据预设指标阈值对符合条件的村进行预警监测,便于区镇两级开展线下定向摸排研判,为科学防范、精准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开发管理调度模块,围绕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建立事项闭环清单,区镇两级对问题风险处置进度适时跟踪评估,作为评价重点村管理成效的重要参考。

三是动态调度提升管理质效。按照分类管理对象不设比例、管理周期不定时限的原则,建立动态评估调整机制,对照重点村问题风险清单、管理措施细则、智能评估结果,采取村党组织自评、党员群众测评、区镇两级考评的方式,充分听取区级指挥员、村级协管员意见,对问题整改取得明显成效、风险隐患有效化解的村及时调整退出。对验收合格的村进行1年跟踪监测,做到“三级三员”责任不松、项目资金投入不减、分类监测标准不降,适时组织区镇两级开展管理质效“回头看”,坚决防止问题风险“反弹回潮”,最终实现全面转化、全域提升。

三、成效

重点村分类管理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未解决的村级遗留问题,化解了一系列制约乡村发展的风险隐患,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

(一)有力探索了乡村精细治理新模式。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乡村治理中的重点、难点和风险点,从构建分类标准体系着手,提出可视化、可量化的评估标准,建立区—镇—村三级贯通的研判机制,确定重点村类别和管理对象,逐一解决风险隐患问题,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从传统的全域全面形式迭代深化为分级分类模式,一批重点村蜕变为亮点村。

(二)切实打造了风险常态化解新机制。以重点村分类管理为契机,推动各部门各镇街对村级问题和风险进行大起底、大整改,化解了一系列发展症结、矛盾纠纷和潜在风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各重点村已研判调整村党组织书记3名、“两委”成员6名,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57件、排除风险点241个,挽回集体经济损失27万元。

(三)积极构建了村级智能管理新路径。探索构建重点村分类管理智能应用,实现了对村级问题风险从事后算账到前置研判的流程再造,对重点村监测管理从主观分析到智能感知的体系重塑,对村党组织的运行分析从定性评价向定量评估的方式变革。自平台试运行以来,12个村被纳入重点村监测对象,7个村被确定为五星级示范村培育对象,村“两委”班子创造性张力进一步激发。

(四)有效完善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重点村分类管理坚持“党组织搭台、村民唱戏”,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摸排中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在管理中广泛搭建“寿和小院·橘香龙门阵”、“寿和小院·板凳讲堂”等平台,在验收中注重听取党员群众评价,党组织领导下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新格局得到完善。

四、探讨

长寿区坚持边探索边总结边优化,持续巩固深化重点村分类管理试点成果,深化了对新时期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认识。

(一)实施重点村分类管理,坚持党建引领是根本。重点村分类管理与软弱涣散整顿、村“两委”届中回访等任务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必须坚持党建引领,以提升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目标,才能抓住根本、筑牢基础,从而实现夯基固本与分类管理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二)实施重点村分类管理,突出问题导向是基础。重点村分类管理的基础任务是解决问题、化解风险,既要摸清理透后进村、“老大难村”存在的突出问题,也不能放过一些先进村、“明星村”潜在的风险隐患,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攻克什么问题,以破解难题带动整体工作水平提升。

(三)实施重点村分类管理,注重点面结合是关键。重点村分类管理将传统的村级管理方式转换为精准化差异化管理模式,既聚焦每一类重点村存在的共性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又关注每一个村的个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明确管理细则,从而实现点面结合、全域提升。

(四)实施重点村分类管理,充分整合资源是保障。重点村分类管理坚持在区委领导下,以组织部门为主导,推动纪检监察、宣传、司法、建设、农业农村等部门深度参与,实现涉农政策、资金、力量的有效整合,有力补齐人居环境、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短板,构筑党建引领乡村善治的“最大公约数”。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专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