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福建周宁县礼门乡:探索“党建引领·联村联社”模式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中共周宁县委组织部

2024年10月16日15:5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

近年来,福建省周宁县礼门乡坚持以产业为引领,牢牢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动、人才联合,探索出“党建引领·联村联社”发展模式,盘活农村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新业态,不断拓展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渠道。2023年,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万元,同比增长10%。其中仕本村、常源村分别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二、做法及成效

(一)构建党建“新体系”,从“单兵作战”转向“整体联动”

一是组织联合,抱团发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力推行“党建+”模式,整合村支部、集体合作社、示范社和种植能手等各方力量,成立“欣农富民”联村联社党委,共同构建“党委领导协调、联合社支部具体管理、各村组织实施”的三级组织架构,推动各村精准定位、共建互促,实现全乡党建整链推进、管理同频同向、产业联合联动。二是村社共建,强村富民。争取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和村社共建为农服务综合体项目,油湾、首洞等12个村,筹集440万元资金,改造盘活乡供销社仓库和星村连排小木屋等闲置资产,建设礼门乡农产品综合服务中心和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制定出台《关于创建礼门乡“欣农富民”村社共建为农服务综合体实施方案》,以礼门乡礼兴投资公司为主体,建立村社共建为农服务综合体,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集聚人才,互促共赢。发挥乡级“协调枢纽”作用,对接乡村振兴工作组下派人才认领党建、技术、项目等需求80余项,助力17个村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培养工程,挖掘培养农业种植、木工技艺、古法酿酒等党员“双带双富”能手10人,建立党员“双带双富”先锋工作室2个,评选党员创业致富示范基地8个,共同营造党员带富、党群共富的良好氛围。

(二)激活产业“共富链”,将“闲散资源”变成“优质资产”

一是示范带动提质。紧扣周宁县“3+N”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目标,采取“联合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模式,持续扩大农业产业规模,完成仕本村、首洞村等2个百亩马铃薯示范片建设,建立仕本村、贡川村、秋楼村等3个种粮示范基地。发挥龙头合作社带头作用,建立供技术、种苗、服务、农资和保底价收购的“四供一保”联农机制,通过“轮种+套种+飞地”相结合方式,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全年种植面积约900亩,产量1800吨,产值580万元。二是整合力量扩面。创新打造“1+5+12+N”集体经济联合发展新模式,由周宁县晨晓菊联合社牵头,联合贡川、大碑、秋楼等5个村先行入股25万元,规模化发展高山蔬菜种植业,优化种植结构和销售模式,依靠“菜篮子”鼓起村民“钱袋子”,2023年礼门、贡川、仕本村集体收入均突破50万元,秋楼、大碑村集体收入均突破20万元。实行强村带弱村机制,其余12个村加入产业联盟,辐射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投身到全乡域农业产业建设。三是认领对接增效。深入推进“周宁有鲤·邀您来种田”活动,发动挂村县直机关单位开展助农益农“三个一”行动,结合粮食安全政策措施宣传,发放《致全乡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充分调动起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年以来,累计新增种粮大户4户,动员认领单位13家,认领土地面积353.6亩。

(三)描绘乡村“高颜值”,把“美丽乡村”转为“美丽经济”

一是美丽建设提颜值。聚焦“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美丽新农村目标,结合观光农业、休闲娱乐、民宿旅游等新业态,推进庭院经济与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一年来,累计创建完成美丽庭院50户,美丽乡村微景观17处,美丽乡村小公园3个和美丽田园1片,实现乡域“绿盈乡村”全覆盖。二是文化赋能强气质。深入挖掘村庄历史遗存、民俗文化,完善魏征廉政文化基地建设,培育弘扬“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廉政思想。发动各村完善村规民约,仕本村、常源村结合家训、族训创新传承新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建设和谐家庭、和美乡村。其中,常源村“三公约”入选2023年度宁德市优秀村规民约。三是文旅融合增价值。依托礼门乡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以3A级风景区陈峭村为龙头,引导2A级景区常源村、中国传统村落仕本村等争创“金牌旅游村”。累计投入2130万元完成历史文化保护、村景点开发等20个项目建设,串点成线打造“景村党建”示范带。搭建线上线下信息平台,全方位为游客和群众提供即时联系、旅游咨询、求助求援等相关服务,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三、经验启示

(一)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找准定位精心谋划是前提。周宁县礼门乡地处偏远,平均海拔近千米,全乡人均耕地不足0.6亩,但作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其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传统文化渊源深厚。礼门乡坚持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积极探索“景村党建”发展模式,规模化发展高山蔬菜种植业,推动全乡特色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立足实际精准定位、因地制宜谋划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农、文、旅有机融合,为全乡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为礼门融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增添了动能。

(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延伸链条激发活力是路径。为了改变传统的自耕自种生产效率低的状况,礼门乡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催生特色农业,深耕乡村旅游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一产、三产融合发展,实现特色农业由“卖产品”向“卖风景”“卖体验”等综合效益转变。由此可见,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势必要走产业融合之路。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不断延伸产业链、畅通循环链、提升价值链,方能把充满乡土气息的特色产业做大做优做强,为乡村振兴开出 “产” 字良方。

(三)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抱团发展合作共赢是关键。农村产业发展不能盲目跟风、单打独斗。礼门乡产业发展,是一次资金、资源、资产的良性碰撞,从乡镇党委、联村党委的高度出发思考谋划,打破了就村抓村、就支部抓支部的惯性思维,最大限度把村集体、企业、群众聚拢到一起,联合抱团发展,才能增添产业发展动能。实践证明,“跨村联建”发展模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产业振兴发展之路,要持续做好“联”的文章,利用好周边镇村资源,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推动特色资源聚集壮大,持续扩大产业规模、提升综合效益。

(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联农带农稳定增收是目的。在礼门乡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始终把促进村民村财增收致富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把产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一方面,聚合各村优势抱团发展;另一方面,抓好“龙头”合作社和党员带富先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联农带农、推动共同富裕中取得了实效。因此,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应坚持紧密联农带农,充分发挥联村党组织的组织引领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户、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三方共赢,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专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