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安徽天长市:践行“1234工作法” 探索新时代基层善治之路

中共天长市委组织部

2024年10月15日16:2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近年来,安徽省天长市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全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善治效能,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有效服务了高质量发展大局,持续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背景

天长市位于安徽省滁州市东部,三面环苏,属于南京市“一小时都市圈”范围内,占地面积约1770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其中,市区人口约22万,城镇化率72.75%。下辖14个镇、2个街道、1个国家级高新区,175个村和社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大量集聚带来社区治理压力陡增、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村庄空心化趋势逐步扩大,面临着干部动力不足、服务群众不到位、服务资源整合不足等困境,基层社会治理迎来了新的挑战。为此,天长市突出党建引领“内核”,主动探索践行“1234”工作法,应对新形势下基层治理新问题、新形势、新挑战,努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基层治理新格局,有效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二、做法

(一)强化一体统筹、全程贯通

坚持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形成以上率下、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一是一盘棋谋篇布局。天长市委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一号工程”,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挂帅推动,市委常委会每月必听专题汇报,协调解决全局性、整体性的重大问题。建立三级书记包联机制,市委书记带头联系镇村、包保复杂信访案件,镇村党组织书记全员上阵,联系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问题,形成市镇村三级党员干部联动抓治理的良好格局。二是一套拳组合发力。坚持把发展、民生、稳定“三项指标”,作为衡量治理成效的“硬杠杠”,在市委统一领导下,成立集体经济、红色物业、乡村治理等6个工作专班,唱好群英会、打好合力牌。目前,天长50万元强村96.02%,连续四年获评乡村振兴考核全省先进。三是一条心夯实保障。坚持做好“加法”,建立财政投入持续增长机制,落实村居运转、服务群众、民生工程等各类工作经费,不断提升基层承载能力。注重做好“减法”,推行村居工作事项准入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工作事项、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把基层干部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

(二)推动二元共治、全面覆盖

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绘精红色网格、优化信用生态、建强服务阵地,统筹推进城乡治理。一是搭建城乡红色网格。大力推进“多网合一”,整合政法、市场、卫健、民政、城管等部门网格为“一张网”。优化调整网格布局,把网格建在村民小组、居民小区、商圈市场、商务楼宇。逐网格建立党支部1228个,推动党的工作触角向治理末梢延伸,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有“主心骨”。二是融建城乡信用生态。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聚焦群众“衣食住行”,打造信易享、信易贷、信易购、信易医、信易行等“信易通”系列福利套餐,今年以来,已分政策倾斜、信用商超等2批次,发布114项礼遇,县域信用商超达87家,涉及所有镇街,惠及1386人次,用市场化手段让信用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三是构建城乡服务阵地。持续推进城乡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党群服务中心布局,新建、改造5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95个小区党群服务站,拓展医疗卫生、托管托幼、日间照料、养老食堂等全场景服务功能,以优质服务促高效治理。

(三)抓好三支队伍、全员参与

坚持把治理能力建设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打造高素质基层治理骨干队伍。一是“选准选优”基层骨干。实施“千名村干进课堂 学历能力双提升”行动,2021年换届以来,194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大专以上学历村干部超90%。分领域举办“新时代领头雁——基层党组织书记论坛”,登台打擂、亮单赛绩。制定“双挂双学双提升”培养计划,今年先后组织2批次18名村书记赴江苏强村、省内名村挂职锻炼,有效提升治理能力。二是“配齐配强”网格专员。推行“一网六员”,组织包村镇干部、村干部、老党员、热心村民、新就业群体等进入网格,建强“专兼”一体的治理团队。健全专职网格员进入退出、教育培训、关爱激励等工作机制,市镇两级统筹经费、场所、装备等,确保网格员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有心气干事。三是“培养培育”先锋党员。深化“六亮”行动,开展“党员冲在一线、党徽亮在一线、党旗飘在一线”活动,全市5600余名在职党员进网格、领职责,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推行党员先锋积分管理,围绕融入基层治理量化计分,党员凭积分评先评优、兑换物品。

(四)聚力四治融合、全域提升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推动自治、德治、法治、智治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基层治理实效。一是畅“民声呼应”解忧。健全民生呼应办理机制,推行干部联保、网格联巡、镇村联调、部门联办、实绩联评“五联工作法”,逐村组建“1+5+N”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群众诉求“大摸排、大巡访、大代办”活动,坚持公家事政府牵头办、大家事村里协商办、自家事引导群众办“三事分流”,打造“长安兴旺议事厅”“老党员”“好大姐”等特色调解工作室,着力解决好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全市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9.69%。二是以“文明新风”熏陶。全域推行乡风文明评议,制定“3+8+N”评议细则,量化邻里关系、家庭教育等软指标,结果以30%权重纳入信用评价体系。注重典型引路,开展党员干部信用提升、乡风文明结对帮带、学信促增信宣讲“三大行动”,典型做法获评全国优秀案例。三是用“法治文化”涵养。依托城区公共阵地、农村文化场所、社会公益地点,推动市、镇、村三级全覆盖建成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反诈主题公园、法治书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阵地。深入开展“法润乡村社区”行动,实施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和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通过入驻村民评理说事点、开展“以案释法”讲堂等方式,常态参与基层治理。四是搭“智慧平台”提效。将部门资源攥成一体,组建网格联动中心,开发“一网统管”APP,实行“天天点单”微服务,治理服务一键可达。增强服务精准性,建立“事件上报、联动分派、条线接单、事件处置、结果反馈”闭环处理模式,网格员教办帮办代办村级民生服务事项,职能部门和镇街限期办理网格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事件处理一图感知。今年以来,收集群众诉求5582件,解决5560件,解决率99.61%。

三、成效

(一)基层战斗堡垒更加坚实。通过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丰富基层组织建设载体,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聚焦支部精细管理。精准实施评星定级,农村星级党支部占比增加至90.73%,推行党支部分类管理,细化“积分制”考核,构建“大党建”格局,获得国家级表彰村数量增长至8个,铜城镇龙岗社区、广陵街道天宝社区党建工作特色做法获评全国先进典型村(社区)案例。

(二)强村富民推进更加深入。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调动了各个方面的工作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凝聚了干部群众的发展合力。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信用生态“三提升行动”,推广村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经营,深化村企联建,累计发放信用贷款47.1亿元,综合信用指数连续3年全省县级第一,2023年集体经济总量达1.25亿元,较建设前增长370%,50万元以上强村占比96.02%,2023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32元,较建设前增长54.40%。

(三)农村乡风民风更加和谐。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切入点,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崇德向善,推动乡风文明不断提升。健全“守信激励、失信受限”的道德约束机制,设立“信用红黑榜”,宣传信用典型、公布失信行为,革除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讲信修睦、勤俭持家,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乡村基层治理更加有效。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创新矛盾多元化解机制,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成功激活了干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性、主动性。深化“党建+信访”五联工作法,信访工作获中央信联办督查组高度肯定,荣获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市、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市、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等称号,连续26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四、探讨

一要强化机制创新。注重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有效发挥市场力量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发展社会企业等新型组织形式,积极培育具有社区服务、矛盾调解等功能的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着力形成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机制。

二要抓好队伍提能。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实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储备培育行动,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拧紧基层党务工作者“选育管用”全链条,固化健全村干部管理、“预任制”村干配备、基层春训班、书记论坛、跟班锻炼等系列制度,不断提升其统筹协调能力、应急管理能力、矛盾化解能力、舆情应对能力、数字化治理能力等基层治理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三要注重典型引路。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基层治理水平。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天长市实行“先行试点——全面铺开”的工作模式,试点推行“四事四权”工作法,初步摸索出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下一步将总结评估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因地制宜优化网格党组织、配强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规范网格议事机制,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四要突出服务民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将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与基层公共服务有机融合起来,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与服务资源下沉,将各类社会矛盾从根源上及时化解在基层。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依托网格治理平台和系统开展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专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