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云南普洱市澜沧一中:党旗领航 构建学校青年教师发展新模式

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党委

2024年10月12日13:4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实施背景

青年教师作为学校的新生力量,是学校发展的希望和未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澜沧一中)共335名教职工,85后青年教师212名(其中95后教师101名),占全体教职工总人数的63.28%,其中中共党员、团员共163人,占青年教师总人数的76.89%。为充分发挥党委对全校工作的引领作用,学校党委以“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为突破口,依托“党建+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打造“红色思政、学习共同体、青年人才党支部”三张“名片”,引导青年教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赓续党的精神血脉,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实现党性觉悟和业务能力双提升,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2023年3月,学校党委本着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和党建促教之需,选出34名青年教师,形成了首届“党建+”青年教师成长营。成长营充分利用上海、玉溪和本土骨干教师的力量,创建以“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红色思政宣讲团”和“学习共同体”,通过“五个一”任务驱动式的校本培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模式,实现学校青年教师发展与学科间育人价值的衔接,实现课堂内外与各学科间的相互配合,激发学校广大青年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和激情,使青年教师得以“又红又专”的发展与进步。

(一)党建+红色思政:筑信仰之基,担时代之责

将云南红色资源传承与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地理、劳动等学科教学结合,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作用,探索校内外实景课堂学习探究整合,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增强使命担当。

1.组建“红色思政宣讲团”。每年选出青年教师成长营中部分学员、团委、学生会骨干组成“红色思政青年师生宣讲团”,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分年级构建党的“精神谱系”宣讲内容,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功能,促进师生心怀“国之大爱”,不断提升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水平,以“行走的”红色思政课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开展实景课堂教育展示。利用场馆资源,结合学科教学目标,立足学科素养导向与红色场馆资源的有效融合,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相衔接的现场教学课程。组织党员到革命根据地——东主书院,再走红色之旅,重温峥嵘岁月;组织师生到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同时,以滇沪两地红色资源为基础,围绕红色思政主题,借助互联网等媒介,结合师生两地互访主题研学活动,共享沪滇两地红色资源。

3.师生红色故事微课宣讲。突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的社会资源有效运用,利用校内外教育场所开展节庆活动、纪念活动、研学实践主题教育等活动与项目,进行师生红色故事微课宣讲。学校通过“品读红色经典 点燃红色初心”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会、“师爱无痕 桃李有情”主题演讲比赛、“点亮青春理想 激昂奋斗旋律”五四主题活动等开展红色故事微课宣讲。开展张桂梅思政大讲堂——澜沧一中分课堂活动,编排情景剧《三尺情缘 桂梅花开》、拍摄纪录片《他/她的一天》展现澜沧一中教师的一天,开展“教师专访——寻找榜样的力量”现场访谈活动,寻找身边的榜样。

(二)党建+学习共同体:聚智慧之火,驱发展之轮

聚焦学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汇集上海、玉溪、本校三股力量,成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以课堂实践和课题研究促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

1.强化课堂教学能力素养。学校基于“三新”教育改革大背景,聚焦学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依托中央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优势资源,对标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五个一”任务,成立导师团,在导师引领下,通过任务驱动,强化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核心能力,深度促进自身专业素养提升。在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进修和实践机会的基础上,组织青年教师成长营学员进行教学技能评比,以此强化其课堂教学能力素养。2023年,学校青年教师参与各级教学竞赛和汇报课119人次,成绩优异,效果突出。

2.提升教师教研能力素养。在导师的帮助和 团队合作下,引导青年教师学会在实践中探索、在困惑中学习、在研讨中反思、在领悟中创新,推动他们对职业责任感的认同以及自我发展空间的突破,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水平和岗位要求。2023年,49名省、市、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县级特约研训员中青年教师占21人。参与市、县级课题研究30人次,青年教师占20人。青年教师“智慧沙龙”7场次280人次。

3.增强教师综合能力素养。借势中央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力量,打通沪滇师生双向流动机制,利用直播连线、线上联动等方式,定期开展“高考执教学术互助交流”和听评课等联合教研活动、线上教学课堂,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学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为学校的发展强基、赋能、增劲。2023年,派出校级领导、青年骨干教师12人,分别到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名校培训;17名中层干部、青年骨干教师参与赴沪跟岗研修和“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项目”玉溪跟岗研修;与上海复旦大学建立友好关系,在一中成立“复旦大学研究生党员志愿服务基地”“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实践基地”,定期开展两校访学交流活动,共同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中央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的大背景下,青年教师获得了增强自身综合能力素养的更好机遇和平台。

(三)党建+青年人才党支部:育时代新苗,赋发展新能

学校青年人才党支部设立于2022年10月18日,是培育青年人才、拓展党建工作,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层组织,是学校后备干部培养基地。

1.高规格组建,构建优秀青年“聚宝盆”。按照“年级推荐、支部挑选、集体研究、优中选强”的原则,严格标准条件,从学校青年教师信息库中,遴选24名思想好、有能力、乐奉献的优秀青年党员进入青年人才党支部,青年人才党支部成员实行动态管理。从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工作实绩、参加活动情况等方面对支部党员进行“一年一考核”,连续 2次评定为基本合格或评定为不合格的,退回原所在党组织管理,形成优胜劣汰、能进能出、动态管理的竞争机制。

2.高标准管理,筑牢后备干部“蓄水池”。构建“1+N”结对培养制度,按照政治上充分尊重、生活上关心爱护、工作上激励引导的原则,采取每名党委委员、校级领导结对联系不少于1名青年党员的方式,进行跟踪培养,确保每名青年党员都有班子成员联系帮带。建立培养锻炼机制,结对领导安排青年党员根据工作实际到学校各处室学习、锻炼,提升政治理论水平,积累工作经验,提高综合素质,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素质全面的优秀青年党员人才队伍,引导青年人才党员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担当作为,锤炼基层本领。

3.高质量培育,培养青年人才“排头兵”。青年人才党支部成立以来,积极吸收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向党组织靠拢,先后接收入党申请18人次,推荐发展入党7人。对青年党员的培养采取“边培养、边使用、边提升”方式,及时将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优秀同志推荐给学校,实现优秀人才“进得来”,成熟干部“挑重担”,助力青年人才“快成长”。截至目前,已有31名青年人才走上学校行政管理岗位,49名省、市、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县级特约研训员中青年教师占21人。学校88名班主任,青年教师占79人。青年人才党支部引领全体成员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及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影响和带动一批人。

三、探讨与思考

(一)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在学校各项事务中的核心地位,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学校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强化对青年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教师能时刻感受到党的引领力量,确保其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牢固,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而努力。

(二)不断提高学习共同体的活力和效能

充分借助中央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力量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交流渠道和资源共享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建立学习团队、搭建成长平台、明确学习任务、强化管理驱动、发挥引领作用,营造团队成员相互赋能、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激发青年教师专业自觉的发展模式,促进教师共享性发展。从而做到在“组团式”帮扶力量的支持下,学会并能够自主“造血”,实现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持续加强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

在选拔和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党员方面,精准定位、明晰目标,建立科学的选拔标准和培养模式,加强对青年党员教师的党性教育和专业培训,提升其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让他们在学校各项工作中都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关注青年党员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使党支部工作能切实助力其职业成长,从而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青年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活力,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专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