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10月11日15:4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人社部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勇作为善作为、走前列作表率,贵州黔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质打造“人社先锋·情暖民生”党建品牌,创新方式培育选树“四个先锋”,抓党建、促业务、强服务,有效赋能黔南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背景
人社部门是重要的民生部门,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价值所依。在此背景下,我们坚持党建引领,以选树先锋科室和学习先锋、业务先锋、服务先锋“四个先锋”为抓手,通过先锋带动、示范引领,有效激励党员干部比素质、比能力、比担当,持续擦亮“人社先锋·情暖民生”党建品牌,有力推动就业创业、人才人事、社会保障等人社服务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争创“先锋科室”强堡垒,守好为民“责任田”。通过党组领导、支部凝聚,督促各科室认真履行职能职责,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主动破题攻坚,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确保担好一方责任、守好一方民心,着力建强为民服务堡垒。每季度以“职责履行好、工作成效好、作风建设好、内部管理好”为标准,选树2个“先锋科室”进行公示表扬,示范带动全局为民服务工作提质增效,形成讲政治、重团结、解民忧、求实效的干事创业鲜明导向。
(二)争当“学习先锋”增本领,激发为民“内生力”。坚持把学习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途径,围绕政治理论知识和人社业务知识,通过个人自学、支部组织学、例会研讨学以及开展“人社先锋·半月论坛”等活动,丰富学习载体和内容,不断强化干部理论武装,切实提升干事创业能力,着力增强为民服务本领。每季度评选4名“学习先锋”进行公示表扬,示范带动全局干部爱学习、求进步,不断增强为民服务内生动力。
(三)争当“业务先锋”促实干,锻造为民“精锐兵”。常态化通过开展业务培训、业务骨干“传帮带”、轮岗锻炼等,不断拓宽和优化业务能力提升路径,既注重培养“业务专家”,又强化培养“多面手”,不断提高干部综合业务能力,着力锻造为民服务精兵。每季度根据就业创业、人事人才、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等各领域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以“业务素质高、攻坚勇气足、调研能力强、创新成效好”为标准,评选4名“业务先锋”进行公示表扬,强化重实绩、强担当导向,引导干部敢想敢干敢创新、争先争优争第一,示范带动全局干部实干担当促发展。
(四)争当“服务先锋”践初心,厚植为民“真情怀”。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第一职责、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好口碑作为第一褒奖,引导党员、干部树牢为民服务宗旨意识,将为民服务落实在干事创业中、展现在履职尽责中,着力厚植为民服务情怀。各业务领域、各科室结合实际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跟踪服务效果,用真情优质服务获得服务对象“点赞”好评。每季度以“服务意识强、服务态度好、服务质量高、群众评价好”为标准,评选4名“服务先锋”进行公示表扬,示范带动全局干部主动服务、真抓实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认可度、满意度。
三、取得成效
(一)“四个先锋”引领提升党建“品牌力”。通过选树“四个先锋”,进一步丰富了“人社先锋·情暖民生”党建品牌内涵,优化了品牌建设路径,彰显了品牌价值作用。注重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争当模范,着力锻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人社干部队伍。通过品牌引领、“先锋”带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效得到持续巩固提升,机关所属5个党支部均连续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其中,离退休党支部2023年获评为全州离退休干部“六好”示范党支部。
(二)“四个先锋”引领稳住就业“基本盘”。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有序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稳住重点群体就业,全州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23年,全州全口径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分别为74.59%、73.56%,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23万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深入钻研业务“攻坚点”“创新点”,首次探索实施跨省异地职业技能培训和“百千万”示范培训项目,成功申报全省唯一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教师培训基地,建成了2个省级技能培训基地、1个县级综合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首个“广黔共建旅游服务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4万人次,打造技能品牌23个、培育劳务品牌15个,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率分别为77.2%、95.7%。特别是2024年春节期间,党员先锋带头打赢春节期间返乡返岗“服务战”,“专车专列”服务返岗工作成效位居全省前列,工作获中央、省级主流媒体高度关注。
(三)“四个先锋”引领做好人才“大文章”。认真落实人才强州大战略,紧盯“引”“培”“用”“留”,党建引领人才服务实现新提升,引才育人质效实现新突破提升。2023年,聚焦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800余人,实施高层次专家智力帮扶黔南项目100余个,全州技能人才总量达30.6万人;成功申报重点人才“蓄水池”项目8个、“揭榜挂帅”项目7个,7人获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成功签订对口帮扶城市共育技能人才框架协议,推荐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在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省级决赛中荣获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历史最好成绩;“都匀毛尖技工”项目获劳务品牌专项赛道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共桐富裕”项目获乡村振兴赛道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四)“四个先锋”引领织密社保“民生网”。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取得新成效,全州社会保险参保数达346.72万人次。援企纾困“缓、降、返、扩、补”政策效能组合释放,共为1.2万家企业减负1.68亿元。梯次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月人均待遇水平达到163.7元,排全省第3位。持续推动联系服务企业“五直达”工作机制,推送人社最新政策直达基层、直达企业;提质升级“人社快办服务”行动,建成20个“社银一体化”服务示范点,推进“2+2”服务改革实现社保、医保服务质效双提升。在全省率先开展超龄环卫工人参加工伤保险试点工作,落实快递行业参加工伤保险政策,将全州176个基层快递网点3835名快递员和34家环卫企业678名超龄环卫工人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社会保障日益增强。
(五)“四个先锋”引领构建劳动“好环境”。紧紧围绕“减存量、遏增量、防风险”,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抓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创新开展“星级项目”建设,推动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6项制度”,制度落实综合达标率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开展根治欠薪常态化集中接访,创新开通“黔南薪安”欠薪投诉平台,2023年为农民工追回工资1.76亿元。开展“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能力提升行动,大力推广“互联网+调解仲裁”模式,设立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11个、速裁团队2个;全州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578件,结案2570件,仲裁结案率为99.76%,调解成功率为83.62%。
四、经验启示
(一)为民服务践行初心使命是前提。践行初心使命,要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将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把提升为民服务质效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深厚的为民情怀在为民服务工作中建功立业,彰显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公仆之心。
(二)围绕中心展现实干担当是关键。为民服务工作要坚持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作为人社部门,要牢牢把握保障民生、服务发展两大定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更高起点上破难题、强改革,努力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民生实事、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激发干部队伍在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省委、州委决策部署中现担当。
(三)建强队伍汇聚干事力量是保障。干事创业,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好的队伍是练出来的、管出来的,要抓住用好“人”这一核心资源,善于在制度机制建立上下功夫,在平台环境打造上用心力,锻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重廉洁、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干部队伍,源源不断为党的事业发展汇聚和注入强大力量。
相关专题 |
· 党建专题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