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铜仁市碧江区委组织部
2024年10月09日13:5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起因
碧江区是贵州省铜仁市中心城区,辖7个街道43个社区,城市常住人口达35万余人,城市社区工作者456人,平均每万名城市人口仅13名社区干部,人口基数大、基层治理任务重。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新业态新就业人群不断涌现,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给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为破解城市治理资源力量薄弱、协调联动机制不健全等难题,碧江区坚持党建引领,突出资源整合,探索推行街道社区兼职委员制度,推动资源下沉、权力下放、服务下移,带动联建单位、驻区组织、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到街道社区工作中来,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实现阵地共建、基层共治、民事共商、党员共管、资源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政治标准,明确“怎么选”把关键
统筹选任管用,强化政治把关,围绕干部和各类社会主体负责人政治表现、履职情况和工作实绩,选用热心街道社区公益事务负责人参与城市治理,下好选聘“兼职委员”这步棋。
一是明确设置。印发《碧江区街道社区兼职委员制度管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现有班子为基础,设置兼职委员职数2至4名,不占班子职数,不参与分工,兼职委员党组织隶属关系不变,与街道社区不具劳动聘用关系,不享受对应职务职级待遇。兼职委员实行任期制,每3年进行一次集中轮换,明确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委(党组)党员人数50人以上的至少推荐2名、党员人数50以下的至少推荐1名党员干部到街道或社区担任兼职委员。
二是严把入口。在兼职委员的选聘上严把关,选择政治性强、工作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干部进入兼职委员的队伍。吸纳基层治理密切相关的驻街部门负责人或者共驻共建单位的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担任街道兼职委员,辖区派出所所长全部兼任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民警择优进入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推动公安工作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从有党员身份的业主委员会、小区物业、“两新”组织负责人等人员中选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提升社区党组织共建共治能力。
三是规范程序。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采取酝酿提名、组织考察、研究决定三个步骤产生。街道、社区党组织结合辖区党建、治理、服务、发展实际,与相关单位沟通,酝酿初步建议人选,对初步建议人选的资格条件、实际情况进行审核把关,区级层面对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开展考察,街道对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人选开展联审,确定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和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人选名单,经区委研究同意下发任职通知。目前,全区7个街道选聘兼职委员21名,43个城市社区选聘兼职委员116名。
(二)坚持效果导向,明确“怎么用”强引领
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以工作成效为标准,推动辖区联建单位、物业公司、非公企业等党员负责人以及社区党员民警在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发挥作用。
一是建立责任清单。聚焦基层党的建设、基层治理、为民服务、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和物业、停车、托管等民生需求,列出“需求清单”“项目清单”,建立兼职委员“1+1+N”工作责任清单,即兼职委员每季度至少参加一次街道、社区党组织会议,每年至少认领办理一个项目或实事,涉及街道(社区)基层治理、志愿服务、资源人员等方面需要联建单位协助的事项由兼职委员牵头协调解决。
二是构建联建机制。建立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集中分析研判、讨论议事、协商解决基层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搭建资源库服务平台,整合联建包保部门民生事业、社会帮扶、产业项目等资源,为街道社区提供人力、财力、产业和项目支持,有效推动资源下沉、服务下沉。
三是抓实服务成效。探索建立问事议事、问题交办、承诺办结、评测反馈四项机制,按照“大事共议、难事共研、急事共商、实事共办、要事共决、结果共评”的“六共”原则,参与协商辖区创文保卫、城市建设等重大事项。推行“三联三帮”载体,深入推进“双报到”工作,推动支部联建帮助建强堡垒、党员联系帮助服务群众、工作联动帮助基层发展,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做好联系社区、服务居民工作,确保党建引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取得实效。
(三)坚持奖优汰劣,明确“怎么管”抓落实
完善考核监督激励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以真考实考强作风,提效能,促担当,干部精气神得到有效提振,干事热情不断提升。
一是强化日常分析研判。围绕身体素质、作用发挥等,不定期对兼职委员履职情况、阶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成效等进行分析研判,对工作积极性不强、发挥作用不好的及时调整更换。
二是建立述职考核制度。建立兼职委员述职机制,树立干在平时、比在平时、考在平时的鲜明导向,有效激活干部干事创业新动力。每年年底,由街道党工委对街道社区兼职委员开展述职评议,根据政治表现、工作实绩进行综合考核,按照20%的优秀比例提出考核建议名单,并书面反馈至派出单位党组织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参考。
三是完善激励关怀机制。建立健全兼职委员激励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导向,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劲头。将考核、测评情况作为党建成效考核、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等重要参考,对表现优秀者进行激励,同时优先推选为区“两代表一委员”,让服务发展成效明显、造福群众实绩突出的基层干部享受礼遇,营造崇尚实干、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三、取得成效
(一)协同联动更加便捷畅通。坚持以联建、共抓、共治、共享的理念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统筹各方资源搭建活动平台和载体,为各方力量参与街道社区建设搭建了工作平台,有效激发党员干部和联建单位、非公企业参与街道社区治理、服务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区、街道、社区三级组织联动更加顺畅,推动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一家亲的良好局面。目前已有85个行政机关、44所中小学校、56个企业、5个社会组织参与街道社区治理共建。
(二)人才资源实现充分利用。通过区委组织部推荐、街道社区党组织推选、在职党员自荐等方式,将辖区内的党政机关、医院、学校等驻街单位、非公企业的人才筛选出来,并根据兼职委员自身优势和意愿,结合兼职委员与街道或社区匹配度,合理确定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社区党委或支委兼职委员,编织成一张文化素质高、社会责任强的党员干部人才网络,利用联席会、领办项目、双报到等载体,盘活人才资源,使党建工作实现创新高效发展。
(三)治理服务工作成效明显。充分挖掘兼职委员的优势和潜力,街道社区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明确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党建工作联抓、社会资源联享、社区问题联解,推动120余名兼职委员参与党组织会议240余次,到社区领办小区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环境治理、治安维稳等治理服务需求事项项目186件,到社区参与政策宣传、文明创建等各项便民服务活动50余场,为街道社区协调解决问题260余件,以实际行动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
四、经验探讨
(一)织密组织体系建设是根本。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要通过网格党组织建设、区域化党建、物业党建联建等举措,推动党的组织有效深入各类社会基层组织,推动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社会各类群体,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地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整合利用各方资源是关键。在城市社区,各类组织互不隶属、相互交织,治理对象、治理需求、治理手段等呈现多元化,需通过党建引领,科学整合居民、商户、企业、学校、机关等不同单位部门的资源,推出需求、资源和服务清单,协同运用各方人才、阵地等存量资源,兼顾群众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共融,获取人居环境提升、营商环境优化、生态环境改善、交往环境和谐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为治理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健全激励管理机制是保障。街道社区基层治理能力高低与管理体制机制是否健全完善密切相关,要通过强化制度保障,以制度建设保障推动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唱主角,发挥作用,以制度执行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形成合力,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相关专题 |
· 党建专题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