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以“党建+屯级理事会”模式精准推进乡村治理

中共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委员会组织部

2024年10月08日17:5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广西贵港市港北区顺应新时代农村社会治理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以建强屯级理事会为切入点,深化拓展屯级“一组三会”自治模式,通过明晰权责、星级管理、共建共享等措施,强化“党建+屯级理事会”的作用发挥,形成村党支部领导、理事会搭台、村民广泛参与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有力推动乡村治理。

一、背景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千万工程”在实践中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基层自主性与创造性,实现了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关键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自然村是联系群众最直接、最紧密的一层,抓住了这个关键,就牵住了牛鼻子。对标先进学经验,港北区进一步把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由村委一级延伸到了村屯一级,在推广屯级“一组两会”机制上,健全“党建+屯级理事会”机制,并创新“屯级理事会星级化”管理模式,有效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形成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子。

二、做法成效

(一)规范职责机制,扎牢自治保障体系

紧紧抓住屯级理事会的关键,率先研究出台《关于突出党建引领 建强屯级理事会 精准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屯级理事会设置、工作职责、运转机制等内容,确保屯级理事会运转有序。明确机构设置,设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1至2名,理事若干名,党员至少1名;明确“五选五不选”门槛,引导党员群众将政治可靠、品德优良、能力突出、敢于担当的村民推选为理事会成员,解决“谁来管”的问题。目前,共推选出理事会成员7021名,大专以上学历占比21.65%,党员占比22.21%,致富能手、创就业返乡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人员占比41.52%。明晰机构权责,细化屯级党组织领导下理事会工作职责、议事流程及日常监督三项机制,重点组织群众积极参与乡村风貌改造、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八项内容工作。同时,在屯级党支部(党小组)的领导下,实行过程、结果“两公开”,成立屯务监督小组对屯级理事会决策事项进行日常监督,率先构建屯级“一组三会”自治体系,确保理事会治理模式的健康有序运行,解决“怎么管”的问题。创新星级管理,创新推行屯级理事会“星级化”管理机制,从高到低设“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三个等次,每半年进行评选表彰一次。同时,强化结果运用,对获得“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的相应给予100万元、50万元、10万元星级奖励及项目政策倾斜,激发屯级理事会创先争优、比学赶超。近三年评选命名星级理事会12个,倾斜资金项目30个,超过1500万元。

(二)建强支部堡垒,激发屯级组织活力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建强屯级组织体系,实现屯务有人管,治理有组织。强化核心引领,持续抓组建促覆盖、抓规范促提升,808个自然村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100%达标。构建党组织牵头提议、户主(代)会决议、理事会组织实施、监事会监督落实自治模式,凝聚起乡村振兴强大合力。强化资源保障,通过上级财政支持一点、后盾单位(联村企业)赞助一点、屯级党组织自筹一点的“三个一”方式,筹集资金2500多万元,规范提升屯级活动场所271个。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分配、财政资金划拨、留存党费支持等方式,强化“一组三会”工作经费保障,每年落实“一组三会”负责人补贴59.49万元。强化作用发挥,建立区乡村三级联系帮扶屯级理事会建设机制,组织32名处级领导、352名科级领导联系408个村屯党支部,并联系指导1—2个屯级理事会,合力协调推进理事会建设。

(三)锻造过硬队伍,筑牢屯级战斗堡垒

注重加强履职能力培训,切实发挥好理事会队伍作用。实施“扩源”工程,以镇干部联村、村干部联屯、党员联户“三联”方式,着力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农村党员培养成屯级理事会成员,把屯级理事会成员培养成屯级党组织书记或村干部,夯实村级人才基础。2021年以来,吸储149名理事会成员为后备村干部,选拔37名进入村“两委”班子。实施“提能”工程,采取“小班制”分批分类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行动学习”教育培训,先后选送800多名“一组三会”成员到区内外接受培训、观摩学习,推动他们在培训中增智、在交流中领悟、在实践中提能。实施“搭台”工程,搭建网格服务、党建联盟、创业孵化、农民职称评定等平台,常态化开展干部回乡、企业联村、协作共建等党群交流活动,一些作用发挥较好的屯级理事会,更在政府和村“两委”干部的指导下,主导了村屯改造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有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项目和改革措施的落实。近三年,在全区各屯级理事会推动下,累计自筹乡村建设资金超3000万元,建成幸福樟村、毓秀杨林等一批“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样板,自治区乡村振兴典型培育等4个现场会先后在港北区设参观考察点。

(四)突出共建共享,促进组织作用发挥

强化屯级党支部领导,充分发挥理事会“理事、议事、干事”的作用,激发村民“自己的事自己办”的内生动力。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屯级理事会牵头,党员群众联议,围绕村屯建设、治理、发展等问题,完善修订村规民约内容。成立屯务监事会,注重从屯级党支部(党小组)成员、包片村干部、新乡贤等人员推选,对屯级理事会决策事项、理事会运转情况等进行日常监督,确保理事会治理模式的健康有序运行。健全村民自治,全面实行屯级“五步议事法”,即实行屯党支部提议、党员群众合议、户主(代)会决议、屯级理事会实施、实施过程和结果“两公开”,切实向党员群众负责。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宅基地制度改革等多项农村建设、改革事务中,特别是在近两年推进乡村风貌改造、“三清三拆”等工作上,理事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助推产业发展,采取“理事会+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由理事会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负责整合人才、信息、技术、销售渠道等资源,为农民牵线搭桥,积极推进土地流转、特色农产品种植、高标准农田建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屯级产业得到有效持续发展。根竹镇汾水村曾屋屯创新党建+乡村振兴理事会的新模式,重点做好“凝心聚力、建章立制、筹资筹劳、彰显特色”四篇文章,打造出“党群和谐、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幸福乡村。

三、探讨

(一)完善运行机制。理事会成员都是农民群众,有些文化水平不高、规范化意识不强,要做好规范引导。在运行上,屯级重大事项的决策实行“五步议事法”,即按照党组织提议—党员群众合议—户主(代)会议决—理事会实施—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两公开”的程序进行。在监督上,理事会各项工作开展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屯务监事会履行日常监督职责,进一步推动理事会规范履职。在管理上,把理事会的运行情况列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内容,推动镇村抓好理事会建设。要全面摸排现有自然村党组织的组织架构、班子成员、活动开展、制度运行等情况,是否做到应建尽建、规范设置,是否能正常运转、有效地发挥引领作用。对运转不正常、功能弱化虚化的,及时引导村级党组织及时查找原因,指导进行整顿转化。

(二)建立约束机制。屯级理事会作为村民自发成立的自治组织,至今尚未有明确管理的机制和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条款。要结合实际,指导制定理事会章程,明确屯级民主议事、民主理事、民主理财等工作职责及具体内容,鼓励主动作为,又要防止胡乱作为、踩过界,对不作为或乱作为的,要及时改选,掌握主动权。

(三)健全激励机制。要充分激发屯级理事会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通过星级评定机制,每年评选一定数量政治引领强、乡村建设成效好的自然村党组织和星级屯级理事会,星级评定结果作为各级扶持村屯相关资金资源倾斜安排、精神及物质奖励等方面的重要参考。对政治素质好、工作认真积极、贡献较大的理事会成员等,大力开展典型宣传,并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村“两委”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人选。

四、启示

(一)要突出规范提升,强化责任落实。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多是延伸到行政村一级,屯级党组织的建设还存在空白点和薄弱点,底子薄、起步晚、起点低,组织力、凝聚力明显不足。自然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组织末梢”,组建只是基础,建好、建强是关键。在推进屯级自治过程中,必须强化屯级党支部组织力、战斗力,要经常性地把农村党员和群众骨干有效集中起来议事理事,使屯级党组织真正发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推进屯级决策、村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红色引擎。

(二)要坚持因地制宜,建强组织体系。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各村屯自然条件、风土人情、发展水平、工作基础各不相同。推进屯级理事会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对不同特色、不同类型的理事会要注重分类指导。同时,要规范屯级理事会建设,搭起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平台,充分利用自然村或村民小组现有闲置场所、屯级文化中心等作为理事会议事、理事场所,使之成为表达利益诉求、化解矛盾纠纷、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重要渠道。

(三)要注重教育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党员群众共同参与才有生命力,也才能实现可持续性。作为自然村重要自治组织,理事会成员履职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屯级理事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分层分类加强对屯级理事会成员的教育培训,结合党员进党校、村干部培训等各类培训资源,以集中学、现场学、相互学等多种方式,让理事会成员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何做好”,提高其政策宣传、组织领导、沟通协调等能力。

(四)要聚焦典型示范,推动作用发挥。要结合屯级理事会“七个好”工作职责,针对当前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土地流转、纠纷调处等工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探索理事会发挥作用的各种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理事会的最大效能。要根据理事会在不同领域的作用发挥情况,有针对性地打造理事会示范点,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把握好“点”和“面”的关系,切切实实推动理事会发挥作用、推动发展,要真正推动实现“建好一个屯、带富一片人”的目标。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专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