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黑龙江桦南县:深化“强乡赋能”改革 建强乡村振兴“前沿作战部”

中共桦南县委组织部

2024年10月04日14:5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4年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实施后,现行乡(镇)行政管理职能、经济调控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明显滞后,“小马拉大车”现象凸显。2015年以来,桦南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全省首批、全市率先启动“强乡扩权”改革工作,按照“试点先行、总结经验、探索创新、平稳推进”的原则,基于明义乡自然禀赋优良、地理区位优越、文化特色鲜明、产业基础扎实、发展空间广阔等比较优势,将其确定为改革试点乡(镇),推动“强乡扩权”改革试点工作迈向实质性阶段,自2018年开始“强乡扩权”改革工作在全县12个乡镇全面铺开。2022年桦南县被确定为全省党建引领强乡赋能改革试点县,在全县12个乡镇全面开展党建引领强乡赋能改革工作,进一步扩大乡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全面建立职能科学、运转有序、保障有力、简约高效、人民满意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力服务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二、做法及成效

(一)推进资源配置优化,强化乡镇服务功能

一是优化机构设置。坚持精简统一、务实高效,将乡镇机构优化调整设置为2办5中心1队,核定乡镇行政编制351个,事业编制583个,增设乡镇事业副科级岗位3个,推动机构重组、人员整合、资源聚合、效能提升,实现“小站所”转型“大部门”。

二是扩大事权范围。坚持依法扩权、有效赋能,针对基层需求,实行精准扩权赋能。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明确乡镇政府现有行政权力40项,省政府赋予乡镇政府行政执法权力25项;梳理县级部门不能下放的行政权力,依法委托给乡镇157项;将受法律、政策因素制约不能赋予的289项行政权力,采取派驻机构(人员)的方式延伸至乡镇,编制赋权清单511条,实行清单动态调整管理,推动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放到基层,推动乡镇有能力,治理有效力,实现“小政府”承接“大权力”。

三是优化流程再造。坚持应进必进、便民利民,在全县建立12个乡镇便民服务大厅、192个村级服务站,确定乡镇政务服务事项46项,村级政务服务事项27项。建立县乡村三级网络审批平台,构建“前站+后台”服务模式,开展网上预审预核审批7000余件,打造了县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大厅业务平均办结时限已由28.3天压缩至4.8天,乡村不动产登记实现从15天缩短至3天出证的突破,实现“小平台”办好“大家事”。

(二)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强化乡镇管理功能

一是组建执法队伍。坚持集中力量、重心下沉,整合现有执法力量和资源,核定乡镇综合执法大队事业编制10名,配齐配强执法大队大队长,以乡镇名义开展执法工作,接受县级有关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自然资源、市监等派驻部门执法人员全部纳入乡镇综合执法大队统一指挥协调,考取执法资格有46人,累计开展执法活动565次,查办私搭乱建、违规占道等案件60起,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二是编制执法清单。坚持依法下放、能放尽放,协调水务、住建局、交通局等15家单位赋权单位,通过确权、赋权、委托、延伸等方式赋予乡镇行政执法权力465项,建立综合执法清单,进一步厘清县直相关部门同乡镇人民政府执法边界,推进各层级执法主体按照执法清单在各自权限内行使行政执法职权,实现“一张清单促规范”。

三是搭建执法平台。坚持资源整合、高效便捷,整合乡镇现有的综合治理、雪亮工程、数字城管等各系统指挥信息资源,建立一体化综合执法信息指挥平台,开发执法管理软件及手机APP,由APP端生成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违法行为处罚文书,制作电子印章处罚文书,现场执法全程记录,建立综合执法大队办公室12个、综合执法监控平台12个,累计制作执法案卷45卷,实现“一个平台管到底”。

(三)推进权力规范运行,强化乡镇监督功能

一是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由县监察委员会派出乡镇监察办公室,与乡镇纪委合署办公,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乡镇纪检监察机构按照管理权限对党组织、党员实施党内监督,根据县监委授权,依法对乡镇管理的公职人员开展监督,实现对乡镇范围内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二是推动监督平台向基层延伸。开发桦南县惠民资金监管平台、农村集体“三资”智慧化监督管理平台、“互联网+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平台2.0版,赋予乡镇纪委管理使用权限,实现对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式管理、全程实时管控。

三是推动监督力量向基层延伸。推行“室组乡”协作区监督模式,整合监督检查室、派驻机构、乡镇纪委工作力量,划分为四个协作区,采取以案代训、以案促练、以案促建的方式,调动全县纪检监察办案力量下沉乡镇,实现监督靠前,力量下沉。

(四)推进配套机制建设,强化乡镇统筹功能

一是赋予乡镇综合协调权。制定《桦南县“乡呼县应”协调机制(试行)》,赋予乡镇对辖区内需县直部门解决事项的协调权。乡镇通过县12345市民服务热线、网格化协调指挥中心对无法独立解决的复杂事项或突发事件等向相关县直部门“呼叫”,平台受理后派发相关县直部门研究解决处置方案,通过呼叫平台共推送信息2600余条,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水质污染、道路损坏、河道清理、侵蚀沟治理等民生问题,全力构建“一呼即应、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二是赋予乡镇考核评价权。制定《关于赋予乡镇对县直部门及其派驻机构考核评价权的实施办法(试行)》,赋予乡镇对县直部门及其派驻机构考核评价权。乡镇制定考核细则,健全对县直部门自下而上的评价制度,县直部门的年度考核评价结果上报县考核办,计入县直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对派驻机构的考核评价结果以书面形式向其派出部门反馈,计入派驻机构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切实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增强乡镇在基层治理中的统筹能力。

三是赋予乡镇人事考核和征得同意权。全面实行《关于落实乡镇对县直部门派驻机构负责人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的实施办法(试行)》,赋予乡镇对县直部门派驻机构负责人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对派驻乡镇的机构负责人实行属地管理,累计向乡镇党委述职112人次,党团组织关系转由乡镇管理37人,由乡镇推荐到领导干部5任职人,切实增强了乡镇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统”的功能。

(五)推进基层保障有力,强化乡镇发展功能

一是推动人往基层走。着眼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完善挂职锻炼机制,选派10名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完善“上挂下派”机制,选派乡镇干部到县直赋权部门相应岗位跟班学习,县直赋权部门业务骨干到乡镇挂职帮扶,确保向基层赋权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加大乡镇事业编制招聘力度,推行“一村一大学生”计划,招聘192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实现192个行政村全覆盖,梳理编制乡镇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累计引入农业、畜牧、林业、法律等专业人才12名,确保乡镇有人干事。

二是推动钱往基层投。将乡镇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重点民生项目等纳入县财政保障范围,2022年列支预算1.04万元。探索建立“乡收乡留”财政体制,凡属乡镇招商引资入驻企业的税收、土地出让收入,以及乡镇委托和延伸部门所收缴的非税收入,全部返还乡镇管理使用,保证乡镇有钱办事。

三是推动政策向基层倾斜。在乡村产业项目政策资金、立项规划、土地审批和技术指导等方面,明确由乡镇党委主导、职能部门支持的推进方式,使乡镇党委推进产业发展有底气、有资源。各乡镇党委根据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科学调整种植品种、品质结构和布局,打造“一村一品”示范典型,引导村集体发展蓝靛果、沙棘、元蘑等特色产业项目69个,村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村发展到177个,占比92.1%。

四是推动为基层松绑减负。聚焦基层反映比较集中的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7个方面问题,科学编制《桦南县乡镇职责任务清单》213项,其中乡镇承办主体事项116项、配合实施事项97项,严格事项交办准入机制,县直部门不得擅自将应承担的职责任务转嫁乡镇,确需交由乡镇办理的临时性、阶段性职责任务,按程序由县委、县政府批准后实施,累计依法问责未按清单履职工作人员24人,纠正问题29件,构建了“照单履职、依单办事、按单问责”职责分明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切实为乡镇明责减负。

三、经验启示

1.抓精准放权是强化“强乡赋能”改革的前提基础。必须坚持依法扩权、有效赋能,针对基层需求,实行精准扩权赋能,科学下放“事权”、创新管理“用人权”、强化保障“财权”,通过确权、赋权、委托、延伸等方式赋予乡镇行政执法权力,建立综合执法清单,进一步厘清县直相关部门同乡镇人民政府执法边界,以建强乡镇党委“龙头”为激发乡镇干事创业和为民服务提供内生动力。

2.抓干部队伍是强化“强乡赋能”改革的有效手段。必须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作风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在加大引才力度、完善挂职锻炼、强化教育培训、科学选人用人等方面持续做文章,以锻造过硬乡村振兴基层带头人队伍为推动“强乡赋能”改革各项举措落地见效注入新鲜活力。

3.抓监督管理是强化“强乡赋能”改革的有效保障。必须规范乡镇纪检监察机构设置,整合监督检查室、派驻机构、乡镇纪委工作力量,根据县监委授权,依照党章、监察法赋予的职责依法对乡镇管理的公职人员和管辖的有关人员开展监督,以对乡镇范围内行使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为推进权力规范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专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