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镇江市京口区委组织部
2024年09月24日13:4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
京口区隶属江苏省镇江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是连接苏南、苏北物资流通和经济协作的枢纽地带,城市化率高达97%。京口区下辖6个街道、2个园区,61个社区(村),共有基层党组织754个,党员1.6万余名。近年来,京口区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城市基层党建部署要求,积极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基层治理新任务、居民群众新需求,一以贯之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先后实施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红色物业”助力精美京口建设、党建引领“美丽社区”建设等7个区委“书记项目”,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累了丰富经验。
京口区在总结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在深入基层“耳闻”、沉到一线“目睹”的过程中,发现社区工作人员、广大群众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家门口”,群众渴望在“家门口”触手可及的生活圈内参与治理、获取服务。因此,2022年,京口区出台了《关于实施“家门口”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意见》,通过实施“家门口”党建,带动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全面提升,让百姓在“家门口”找到归属感、提升满意度。
近年来,京口区高扬“党建让家门口生活更美好”理念之旗,扎实开展“五项实践”,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治理效能。
二、具体做法
(一)支部进网格,组织体系延伸在家门口。支部覆盖网格上。坚持“一个网格一个支部”原则,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全覆盖建立网格党支部346个,设置382个楼栋党小组、1033个党员中心户,推动党的组织体系、网格体系、服务体系在家门口延伸。组织建在物业中。将小区党建工作与物业管理服务工作深度融合,成立区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党委,推动全区26家物业服务企业100%建立党组织,落实双向进入,物业企业人员与社区“两委”实现交叉任职。力量下沉小区里。坚持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业委会、物业企业、社会组织、自治组织等多方联动运行机制,构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共同体”,定期召开协商会,解决处理小区内重难点问题,有效提升小区管理水平。
(二)队伍强一线,工作力量扎根在家门口。培育头雁队伍。出台社区“头雁工程”12条举措,以“选育管用”全链条锻造社区书记队伍。实施“雏雁成长”导师帮带计划,选配151人纳入社区“两委”班子后备人才库,蓄足“源头活水”。壮大党员队伍。社区党员争当先锋,建立以社区党员为骨干的志愿者队伍百余支,积极参与矛盾调处、文明创建等活动;机关党员示范结对,主动认领群众“微心愿”,结合部门职能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三新”党员主动融入,围绕“京新汇·家门口”主题,发动企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双报到双服务”活动。抓实网格队伍。持续开展“亮身份·优服务”走访和网格联动服务日活动,网格员每月走访居民不少于50户。开展月度“网格之星”、年度“最美网格(长)员”等选树活动,切实打造平战结合、精益高效的优秀网格员队伍。构建自治队伍。成立“江东大妈”“老弗士”等居民自治组织132个,发挥热心邻里群众、杰出乡贤代表等力量,激活社区居民在矛盾排查化解、环境整治清理等方面自治作用。
(三)阵地在街巷,组织形象彰显在家门口。做强党群中心主阵地。实施党群服务阵地效用专项提升行动,联动抓好改造提升,升级、新建党群阵地54个。社区阵地试点推行延时错时服务制、周末预约登记制等日常运行制度,确保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抓、群众常来。织密网格站点微阵地。结合旧城改造,因地制宜实施微改造、微更新,在街巷、小区、楼栋架空层等位置建设“小而精”的网格党群站点160余个,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看得到”“找得到”“用得到”党群服务站点。做精民生服务“新”阵地。依托商业综合体、企业功能室、商超门店等载体,打造苏宁金色商居等111个暖“新”加油吧,形成以四牌楼两新组织党群服务中心、苏宁红色初心亭、东城社区户外劳动者驿站等站点为核心,“健康暖新医院”“红色放映厅”“向阳直播间”等为主要功能区的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阵地矩阵,构建起暖“新”更贴心的“1公里服务圈”。
(四)资源向下沉,优质服务乐享在家门口。联动共建一张网。市、区联动开展“建功家门口、机关惠民生”活动,54家区级机关联系61个社区(村),350余名乡科级干部挂钩网格,实施1个惠民项目,为结对社区群众办1件民生实事,与社区共同打造1个网格党群阵地。拓展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红色朋友圈”,凝聚300多家驻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组建“共驻共建、惠民先锋”等72个党建联盟。网格党支部链接共建单位举办网格便民服务活动3000余场,形成“街道党工委统筹下沉资源、社区党组织汇聚融合资源、网格党支部用活用好资源”的良好局面。便民服务一站通。优化“家门口”的营商环境,将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向街道(园区)延伸,发放营业执照7343份;提升“家门口”的“医”靠,打造12个家庭医生工作室,签约4.8万居民;升级“家门口”的议事协商,600余名“两代表一委员”走进社区工作室、联络站接待群众,开展“温暖20”社情民意日活动,牵头搭建议政代表会、有事好商量、滨江议事会、山畔议事会等民众说事、民主议事的民主协商载体60余个,畅通群众意见表达渠道。
(五)群众满意评,治理成效体现在家门口。坚持把为群众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优化治理成效考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以居民满意度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基层治理评价体系,开展党建网格第三方满意度测评,全面了解各街道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情况,每年建成10个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进社区。网格治理成效、网格长考核与网格党支部、社区星级评定挂钩。赋予社区党组织考核权。机关党建考核中增加社区党组织对结对部门党组织评价意见,占一定考核分值。将在职人员居住地表现作为干部考察、民主评议、推优评先、发展入党等的重要依据,赋予社区党组织评价权。
三、主要成效
(一)组织根系进一步完善,党建引领更有力。充分发挥街道龙头作用、社区轴心作用、网格兜底作用,纵向健全完善五级组织链条,网格党组织实现全覆盖。划分亮明小区党员责任区400余片、设立党员示范岗270余个,推动组织“根系”不断向下扎根,做到沉底到边,有形有效,党建对城市基层治理的引领力不断提升。近年来,京口路等2个社区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17个党支部获评五星(标杆)党支部、8个物业公司创成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省级示范点和示范项目,形成谏电二邨“融党建‘电’亮民心”等一批“红色物业”品牌。
(二)先锋队伍进一步壮大,治理能力更突出。社区书记爱岗担责。61名社区(村)书记中,3人获评省“百名示范”、9人获评市“千名领先”,21人获评市厅级以上荣誉,培养出“全国普法先进个人”盛晓芳、“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卜美琴、“江苏最美基层干部”孟家园等一批“头雁标兵名书记”。机关党员认岗领责。75个市区两级机关部门领办惠民实事155件,帮建网格阵地60余个。完善“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模式,组织机关党员认领“微心愿”,2023年以来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600余个。“三新”党员拓岗履责。发动1800余名“两新”党员到社区开展法律援助、捐资助学、志愿服务等,为8名先锋骑手颁发“流动网格员”聘书。
(三)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更幸福。服务功能群众评。去年以来,常态化开展“我想常来的党群服务中心”意见征集活动,组织开展社区居民座谈会132场,收集建议1000余条,根据群众意见,完善770多处设施设备。治理成效大家评。构建以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标准的评价体系,建立以常住居民代表、区级“两代表一委员”为主的3500名左右的评议员队伍,全面评价社区党组织为民办事实效、机关党组织服务质效等。据统计,居民对社区干部服务满意率由72%上升到96%,对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满意率由81%上升到98%,初次信访件同比下降31.48%。
四、经验探讨
“家门口”党建不仅是一个地理空间的概念,更是党和群众的“连心桥”“鱼水情”。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家门口”、党的形象树到“家门口”、党的温暖送到“家门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党组织、看得见党员、感受到党的关怀。只有点燃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满腔热忱,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持续放大城市基层治理“最大公约数”。
相关专题 |
· 党建专题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