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贵州遵义市播州区:以“党支部引领·村社企联建” 强堡垒 兴产业 促增收

中共遵义市播州区委组织部

2024年09月22日16:0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聚焦农业产业发展难题,按照党建引领、四方自愿、互利共赢、注重实效原则,探索实施“党支部引领·村社企联建”试点建设,推动实现强村、富民、兴企“三赢”局面,为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背景起因

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村级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促进群众增收,是当前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播州区聚焦“四个需要”,探索以“党支部引领·村社企联建”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为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进行了积极实践。一是稳定企业原料的需要。播州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100家,生产所需原料大部分依靠市场供应,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影响,通过“党支部引领·村社企联建”发展订单产业,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加稳定的原料供应来源,减少运输成本,实现原料质量安全可追溯。二是增加村集体经济的需要。村集体在“党支部引领·村社企联建”模式下发展订单产业,通过宣传引导群众发展种养殖业,指导群众加强管理,在群众与企业之间搭建产供销合作平台,能够以组织服务、技术指导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益。三是促进群众增收的需要。组织群众发展订单产业,为群众提供平价物资,减少群众投入,订单农业保底随行就市收购可以解决群众的销售难题,有效保障群众增收。四是增强组织凝聚力的需要。通过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带动群众发展订单产业,可以进一步密切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使党组织更加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急,让产业发展更多为群众服务,党组织的凝聚力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组织健全体系,提升党支部“引领力”。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组织体系,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力和引领力。一是系统谋划推进。组建以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党支部引领·村社企联建”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试点建设工作纳入全区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和基层党建工作重要内容,实现资源统筹、要素集成。印发《遵义市播州区“党支部引领·村社企联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2023—2025)》,明确主要任务、目标计划和完成时限,细化试点建设5方面15条硬措施,实现区、镇、村三级联动推进,确保试点建设落地落实。二是健全组织设置。注重发挥党委推动、行业带动、组织发动优势,建立“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能人放在产业链、农户富在产业链”机制,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原则,成立产业联合党委1个、产业党支部33个、产业党小组170个,进一步理顺隶属关系,构建起“产业党委+产业党支部+产业党小组+产业协会+村级党组织+农户”组织体系。三是加强队伍建设。结合农村党组织“双联双带”行动,建立产业党小组联系村民小组制度,明确每个党小组帮带1—2个村民组、每名党员帮带1—3户农户,帮助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市场、资金等难题。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持续选派70支驻村工作队和15名乡村振兴指导员深入产业一线,帮助发展农业产业,扎实推进试点建设。

(二)紧盯关键分类施策,提升村社企“凝聚力”

综合考量联合社、村民、农业企业三方需求,聚焦重点持续发力,切实提升“联建”质效。一是强化支部领办。采取“书记领办、能人牵头”模式,实施村(社区)“两委”成员和联合社管理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成立村级股份经济联合社162个,同步制定联合社制度章程和监督程序,提升实体化、规范化运行水平。采取土地经营权流转折资、现金入股等方式引导农户自愿加入联合社,最大限度优化配置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二是深化利益联结。以“发挥最大优势、实现最大收益、惠及多方主体”为目标,从订单体量、保底收益比例、分红兑现时限等方面着手,组织联合社、农业企业和群众三方协商签订种养殖和收购协议8大类500余份,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提升协议战略稳定性,进一步完善三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2024年以来,推动签订高粱、辣椒、油菜、水稻等种植订单44.75万亩,生猪、肉牛等养殖订单1.3万余头。三是实化企业带动。围绕农业“一主两辅”产业发展思路,立足辣椒、烤烟、蔬菜等种植业及生猪、肉牛等养殖业布局规划,通过招商引资、本土培育等方式,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协会)30余家,依托利益联结机制加大龙头企业(协会)反哺力度,切实解决“党支部+联合社+企业+农户”组织架构中龙头企业缺失问题。

(三)压实责任强化联动,提升各部门“服务力”

把“党支部引领·村社企联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整合资源力量,服务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拧紧责任链条。在现有综合考评机制上,将试点建设工作纳入行业部门、乡镇党委、村(社区)基层党建和农业工作年度计划重要内容,整合单位力量成立工作督导组,结合“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分类创建、农业生产等工作,定期对试点建设开展监督指导,进一步压紧各级各部门责任,逐步构建起党委政府抓组织、村级组织抓服务、龙头企业抓市场、农技部门抓指导、职业农民抓生产、财政金融抓扶持的“6抓”责任体系。二是抓实技术指导。聚焦产业发展和农户所需,整合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林业等部门及农业企业资源,选派154名政策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领导干部和技术专家,成立技术指导小组,采用现场教学和网络指导等方式,开展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畜禽养殖等技术指导300余场2.5万余人次。加大小型适用农业机械研发、技改和引进力度,大力推广“农机托管+综合农事”“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等服务模式,推动试点机械化率达70%。三是加强金融扶持。通过组织共建、联席会商、交叉选派等方式,加强与各金融保险机构沟通协作,鼓励金融机构针对试点村农业经营主体开发惠农贷、兴农贷等普惠金融产品,以及产量、价格和收入保险等保险品种,满足试点建设多层次、多样化融资及风险保障需求。截至目前,已向54个试点村放贷8000余万元,开发涉及辣椒、生猪、水稻、玉米等产业保险16种。

三、成效反响

(一)村级集体收入不断壮大。采取兜底收购、随行就市订单式发展辣椒种植,构建“党委政府抓组织、村级组织抓服务、龙头企业抓市场、农技部门抓指导、职业农民抓生产、财政金融抓扶持的”的产供销和工农贸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加大龙头企业反哺力度,分产业分类型,按照0.2元—0.4元/公斤、10元—20元/头的标准,反哺村集体经济,用于支付组织费用或上栏、育苗、保险等产业发展经费,推动试点村集体经济平均增收10万元以上。

(二)群众产业收入不断提高。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与联合,完善订单带动、利润分红、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务工就业等利益联结机制。2023年,核心示范点与当地非示范区亩均相比,亩均增产205.3㎏、亩均增收492.2元,与当地非示范区户均收入相比,户均收入增加915.2元。

(三)企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产业党组织、产业合作社、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建立协同发展的工作体系,企业严格按订单合同履约,做到按时收购、保底随行就市收购、全部收购并及时付清款项,企业原料供给更加稳定。同时,村股份经济联合社负责按照种植、收购协议,组织经营主体和农户实行订单生产,及时交售农产品,切实保障企业原材料供给。

四、启示探讨

(一)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是实现农业组织化的重要前提。播州区通过成立产业联合党委、产业党支部、产业党小组等功能性党组织,构建起“产业党委+产业党支部+产业党小组+产业协会+村级党组织+农户”的组织体系,进一步理顺了各方的隶属关系,把思想统一起来、资源整合起来、效益提升起来,为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由此可见,在发展农业产业过程中涉及的多方主体之间存在张力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能够迅速凝聚起发展合力,高效推进产业发展。

(二)合作社搭建合作平台是保障农民利益的关键举措。合作社主动对接龙头企业,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宣传组织发动群众适度规模流转土地,签订种养殖订单,提供育苗(养殖)、贷款、购买农业保险、疫病防治、产品收购等系列服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收购订单稳定有效,为农户提供了可预期的收入来源,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生产积极性,保障了农户的合法权益。由此可见,搭建以合作社为载体的平台,能够弥补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个体不足,为农户抵御不确定性市场风险。

(三)引入企业共同参与是增强产业发展活力的必要保障。充分利用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技术积累多、资金充足等优势,与农户农业生产资料进行优势互补,既可以降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土地租金、人工投入和管理费用等成本,也可以帮助农户把农产品产出来、销出去、卖上价,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进而实现农民和企业双增收。由此可见,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作用,才能够实现农业生产高效率,村集体和农户可增收可持续。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专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