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新乡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探索党建+新模式 助力事业发展加速度

中共新乡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委员会

2024年09月20日16:4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新乡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教师党支部(以下简称“教师党支部”)以教育部第三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为契机,以“七个有力”为建设标准,统筹推进“六项建设”,强化落实“12421”工程,在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师范专业认证”“学科专业竞赛”等工作中充分彰显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到了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院事业发展高质量。

一、背景

支部成立于2018年12月,现有党员18人。支部积极推进“党建+”工作模式,旗帜鲜明把政治引领摆在首位,在方法上“双融合”,在成效上“双促进”,抓牢抓实抓细党建主责主业,扎实有效推进支部“两化一创”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支部于2021年获评河南省高等学校“样板党支部”、2022年获评“全国党建双创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3年获评“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做法及成效

对照新时代党建“三级联创”工作“七个有力”标准,支部探索构建“党建+”工作机制,即党建工作带动专业发展、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育人等方面,坚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新亮点,充分发挥政治引领的首要作用,以“师生满意、社会认可”作为支部发展的重要标准。通过“一盘棋”统筹、“一面旗”引领、“一体化”推进,深化提升理论武装。在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运行、基层管理规范方面下功夫,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着力打造“党建强、专业精、特色亮”的支部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党建+专业发展,实现内涵建设“最优化”

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专业发展的内在联系,推动构建“两载体两主体双提升”的党建引领专业发展模式,在反复的“优化模拟”过程中,探索两者的有机结合和共同提升,为学院专业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一是两载体保障专业发展。灵活运用“制度创新”载体和“活动设计”载体。牵头制定相关制度方案,在学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制度保障的作用。创新活动设计载体,开展“党员进班级理论宣讲”、“专业教师讲思政”、“我为数统谋发展”、“我为科研献良策”等活动,从价值观、专业性等方面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两主体发挥先锋引领。推动师生双主体循环发展,鼓励支部党员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先后举办教授博士论坛14期,支部教师党员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获国家级奖项6项,省一等奖78项,省二、三等奖283项。

三是双提升推动协同效应。支部的工作带动学院教学和科研水平整体提升,为学院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支部党员充分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培养良好的科研道德和风气。在人才引进等环节支部对教师思想道德和师德师风等方面进行把关,突出支部政治功能。

(二)党建+师资队伍,探索教师成长“三举措”

支部紧紧围绕教师发展,将党的建设全面融入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探索教师成长“三举措”,发挥支部的引领作用,不断优化教师成长路径。

一是创新性开展“党的理论学习”系列活动。组织党员教师定期开展“红色课堂”活动、人人录制“微党课”活动等,如邀请时代楷模“张玉滚”举办讲座、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红色影片等多种活动,引导党员教师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增强党性观念和历史使命感。

二是建立健全党员教师先锋模范队伍。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宿舍”、“党员办公室”等,明确职责和标准;支部党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定期开展“先进榜样”评选活动,以榜样带动党员在学生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两年支部党员获评各级荣誉二十余人次。

三是实施“师带徒、传帮带”青蓝工程。支部持续关注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借助“师带徒制度”、学术论坛、组建课程思政团队或科研团队等途径,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三)党建+人才培养,强化育人使命“新极限”

支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的建设全面融入学院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一保障三方面”的育人新模式,不断突破育人新极限,将成效做到连续,培养又红又专、技术过硬、专业过强的学科技能人才。

一是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用好多途径课堂,多形式、全覆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坚持党建带团建,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充分发挥青年大学习、“志愿汇”等品牌项目功能,推进“青马”培养工程。增强实践育人实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组织大学生实践团进行支教、参加乡村振兴调研等。

二是健康身心完善品格。支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并举为目标,依托理论学习、培养方案、活动载体、文化活动、劳动实践等方式,有层次、分阶段、递进式培养学生完善人格。如开展“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演讲、“学霸笔记”等活动,建设学院“学生活动心灵驿站”,“运动打卡”、3+1学习法、设置“卫生区包班制”等,不断增强育人实效。

三是创新创业提质培优。支部通过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着力培养“工作干得好、一线留得住、企业都认可”的学科专业人才。完善创新创业制度,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院人才培养全过程,制定学院相关创新创业制度。探索相关创业体系,实行数学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创融合3344模式”。紧贴“教赛融通”实践,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赛育人。近两年支部党员指导学生所获创新创业相关类奖项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三十余项。

(四)党建+社会服务,锚定专业发展“三决策”

学院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着力打造“政府—企业—学院—研究机构”政产学研融合新格局。

一是精专强优,重塑专业“新决策”。积极构建党建引领下的“一特色一改革一培育”三大数学专业群。保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特色,强化师范技能培养,为中小学输送高质量师资;推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转型试点,面向社会需求,做实“智能双创学院”;以硕士学位授权校内培育点建设为契机,定向发力,加强应统专业内涵建设,在深化专业发展的同时强化精尖专业的带动效应。

二是对接产业,深化校企协同“融决策”。学院积极创新产教融合新机制,构建“一院一企一品牌”校企合作体系。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平台支撑,推进校企利益、制度、文化、技术、资源有机融合,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同频共振。促进“岗课赛证”融通,以岗促教、以课促改,以证促训。

三是科教融汇,激发社会服务“创决策”。立足平台基地,学院着力打造“一平台一基地一团队”,创新服务平台,深耕实习实训基地共建。立足社会需求,探索“育人”与“服务”的融合道路,形成供需高契合、育训高融合、产教协同的工作格局。

(五)党建+文化育人,突出育人工作“新格局”

支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突出“三位一体”文化育人体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不断完善文化工作大格局,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一是文化兴在知行合一。制定学院文化建设长远规划,丰富党建制度汇编中的精神文明相关制度,明确将党建工作作为引领和支撑,确保学院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结合学院实际与专业特色,创新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包括学习叶嘉莹、袁隆平等先进人物事迹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劳模精神”、“重走红色路”、“我为学院谋发展”等相关活动。

二是队伍优在学思践悟。加强支部组织建设,选拔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党员教师队伍,建立“支部网评先锋队”,引导正向舆论、规避风险舆论。推进实施“12421”创新引飞导师制,组织开展个性化服务,将“教授请进支部”、将“博士引进支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文化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平台新在内外相融。整合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资源发挥显性文化和隐形文化双重育人功效,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完善党建工作“大几何面”。

三、深入探讨及思考

(一)发挥党建引领推动中心工作,用数学的严谨立规矩

支部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学院快速发展举旗定向。旗帜鲜明加强理论武装,支部通过强化思想引领、加深理论学习、增强支部活力,使支部成为广大师生认可“主心骨”,党员成为学院事业的“主力军”。时刻把握“严”字当头,牢固树立支部建设“严”的总基调不松懈,按照政治理论学习安排进行自学、互学、群学,开展组织生活会,对党员开展党纪经常性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支部内自查自纠,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等。加强支部的政治建设,把好对教职工聘用、晋职晋级、评奖评优中的政治关和师德关,持续强化支部监督作用,增强党员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二)强化辐射带动扩大样板效应,以数学的逻辑明思路

支部将全面落实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提升组织力为目标,不断完善党建工作大格局。强化平台辐射,继续多措并举加强校地、校企、校校合作,组织举办学术讲座、“博士论坛”等,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强化专业辐射,引领师生聚焦学术前沿,激发创新潜能,拓展科研工作新思路,立足社会发展需要,勇于在科研上探索新路径。强化服务辐射,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产教学研”相统一,将专业建设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新模式,扩大支部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样板”效应。

(三)夯实阵地建设筑基固本培元,以数学的功能求创新

支部将进一步广泛开展宣传阵地建设,持续推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效。创新活动载体,调动支部全体党员积极性广泛参与,加强同兄弟院系支部交流合作;丰富活动内容,依托学校、院系等多种宣传渠道,形成支部组织生活纪实,及时形成活动简报;加强外宣建设,持续完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育人号”建设,对创建工作中产生的典型案例和亮点及时报道,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强化支部党建工作,从多个维度推动学校和学院的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党支部将持续巩固扩大“两化一创”建设成果,持续强化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专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