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行镇委员会
2024年09月13日15:1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起因
近年来,为全面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先行镇,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行镇根据上海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总体部署及浦东新区建设国际人才发展引领区要求,把人才工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区域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在全面落实浦东人才“1+1+N”人才政策体系,深入实施高行人才服务“五大体系15项举措”、“双招双引”机制的基础上,巧用“加减乘除”法,全方位答好人才“引育留用”四道“考题”,实现了以整体谋划促进人才集聚,系统集成做优政策体系、全链条加强人才精准服务,深度营造优质人才生态的人才工作体系,不断推动人才工作提速增效、提质增能,有力地促进了高行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全镇税收总量和增长率、亩均产出等“四个论英雄”指标均创高行历史新高,位列浦东新区各镇第一方阵,税收增幅和亩均产出均列全区前3名。
二、实践与做法
(一)注重“顶层设计”,围绕“三个一”,全方位为人才工作“加码蓄力”
用高站位的引领、高含金量的政策,高水平的平台,通过组织带动、政策驱动、平台联动,为人才叠加保障,加码蓄力。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部门联动”,抓好“一把手”工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一把手”带头抓“第一资源”意识,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专题分析会,推动各部门单位在人才政治引领、人才规划、人才政策、重大任务等工作中形成整体思维。积极打造区域化党建“智才联盟”,强化商圈楼宇党组织建设,以党群服务带动人才服务,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人才服务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是围绕“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用好“一揽子”政策。在充分贯彻落实新区“1+1+N”人才新政的基础上,注重因地制宜突出“原味”,陆续出台高行人才工作“五大体系15项举措”“双招双引”等人才相关政策,建立人才服务统筹领导、议事决策、任务清单、联系服务、需求响应5项机制,深化重大项目领导联系制度和重点企业、重点人才服务专员机制,在普惠政策包、个性政策包、互动诉求包基础上,叠加综合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包”十条,优化形成“五个一”特色服务清单。
三是聚焦“区域融合+场景丰富”,搭好“一体化”平台。把服务平台建在“产业集聚、企业汇聚、人才广聚”的地方,以“森兰湾人才服务基地”为核心,拓展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森兰分中心、高行镇宜商综合服务中心、智慧管家服务中心“三合一”功能,加快完善企业服务、园区服务、党群服务统筹布局,形成“1+3+N”人才服务网络,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体化全链条服务。
(二)聚焦“轻装上阵”,围绕“两个减”,全方位为人才发展“减负松绑”
通过减轻生活成本,减少办事流程,减去政策落地时间,多措并举为人才减负松绑。
一是减少生活成本。推出“寓见高行”原宿、安居、宜居、品质、卓越五个层次阶梯式人才公寓平台,累计筹措4740余套房源,通过标杆人才社区打造促进从“基础保障性人才住房”向“全要素服务人才社区”转变。在积极落实区级人才安居租购补服专项政策基础上制定镇级人才公寓补贴办法,加快重点企业定向人才社区保障对接,进一步扩大人才安居惠及面。积极配合推进重大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镇域“五纵五横”交通路网,五条轨道交通穿行、车程半小时可达两大机场,极大地便利人才出行。
二是减少就业创业成本。简化业务办理流程,让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依托“1+3+N”人才服务网络,结合“一网通办”,实现线上线下“全链条”融合服务,实现人才政策“一网查询”、人才需求“一口受理”、人才服务“一码集成”。提升政策兑现时效,根据企业及人才发展需求,以优质高效的时间兑现,将人才政策体系中包含的人才标准、审批制度、创新创业和服务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落实到位、执行到位、推进到位。丰富政策宣传方式和载体,针对不同企业及人才需求,将区、镇人才服务政策与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进行打包组合,通过服务“保姆团”“店小二”,逐一做好政策点对点送上门。积极与欧美同学会、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和组织互动,推动最新人才政策提升知晓度和影响力,帮助企业人才第一时间享受政策红利,缩短问题处置时间,开展“三送三助”进企业行动、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把服务送上门,通过面对面交流,全方位了解企业人才就业创业过程中的需求及面临的问题,对个性问题“一企一策”因需施策、对共性问题“一揽子”研究系统施策,实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三)突出“效能倍增”,围绕“引育留”,全方位激发人才工作“乘数效应”
一是产业牵引,推动引才效能倍增。拓空间,推进产业集聚,构建形成以市级地区中心为核,魅力森兰湾、数智未来湾为翼,数字经济园、未来材料园、航运特色园为支撑的“一核引领、两湾驱动、三园协同”的发展新格局,创造增量空间。积极推动老厂房“腾笼换鸟”,腾挪存量空间。强链条,推进人才集聚。科学布局“1+3+X”产业体系,以打造产业链为抓手,焕新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推进补链延链,引进上下游产业链集群,以产业需求牵引汇聚各类型人才。引项目,扩大人才承载力。落实“双招双引”,中船动力集团以52亿元注册资本落户高行,一大批总部营运型、未来产业型、科技创新型项目签约落地,中石化研究院将原址升级扩容。
二是多方联动,推动育才效能倍增。以区域化党建联建共建为纽带,汇集链接党校、人才政策部门、人才服务机构、各类企业、高校、社会组织等,共享人才资源平台,畅通培育渠道。中船动力、招商邮轮等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985高校的联合培养基地和实践基地。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进行镇校战略签约,共同搭建政校双方共育、共享人才资源平台。做优做强商会功能,发挥商会政企互动平台作用,广泛凝聚各类经济主体和企业家、创业者、非公经纪人士力量,推动人才在主题活动、专业论坛等活动中互促互进。
三是营造氛围,推动留才效能倍增。坚持“不拼重金拼环境”,以人才发展综合环境的比较优势,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为各类人才创造宜业宜居良好生态。结合经济主题活动、红色引擎工程评优活动,及时宣介推广和表彰奖励院士专家、科技精英、大师工匠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全方位提升人才在高行的荣誉感和影响力,让人才在高行“破圈”,形成重才、爱才的良好氛围。发挥森兰金名片效应,连续18年举办“书香高行”读书节活动。
(四)紧盯“关心关切”,疏通“中梗阻”,全方位为人才“除忧解难”
当好专家人才的“勤务员”,用心用情对待人才,通过解决生活、文化、就业创业等方面顾虑,除去急难愁盼留住人才,让人才既能安得下身,更能留得住心。“精准优质供给”除生活之忧。优质教育资源为人才子女教育提供丰富选择,高品质社区的“宝宝屋”托育服务让学龄前子女的照顾无忧;依托外高桥医疗联合体打造的“七院—高行康复联合基地”、远程诊疗“云诊室”等,进一步保障人才子女教育、家庭医疗等“关心大事”“关键小事”。“精细暖心服务”解创业之难。定期开展人才服务专项调研和走访慰问,主动了解人才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实际问题、难点问题,通过呼吁争取、多方协调,打通堵点、推动解决。探索设立人才服务发展基金,以更接地气、更贴实际的人文关怀温度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协助解决企业及人才的实际困难,积极为发展势态良好的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争取用足各类扶持政策,实现企业及人才服务“零距离、心贴心”,吸引各类人才近悦远来。
三、成效与反响
(一)党管人才格局进一步夯实,全面筑牢工作之基。以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作为重要研究议题,实现了镇主要领导重大工作亲自推动、重要问题亲自协调、重点人才亲自对接;镇班子领导结对联系服务企业高层次人才,定期走访慰问,解决实际问题,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二)机制创新驱动进一步加强,全面激活人才之能。通过进一步创新人才“安居”、“服务”、“创业”等体制机制,提供了优秀人才从事各项研究条件与就业创业制度保障,营造潜心事业、自由宽松的人才发展生态,激发了人才创新活力,成为人才迅速成长的沃土,一批高行人才荣获两院院士、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中国工业大奖。
(三)产才融合影响进一步突显,全面汇聚人才之智。发挥了45家突出贡献企业、70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和3家浦东新区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的引领带动作用,放大“产业链招商”成效,实现产才深度融合,已形成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业、数字新经济三大主导产业,集聚起了一批相关产业的高层次人才,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注入人才动能,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位列“2023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百强榜”榜单前十。
(四)人才服务内涵进一步丰富,全面破除人才之忧。通过完善“寓见高行”五个层次人才公寓平台,推出镇级人才公寓补贴办法进一步扩大人才安居惠及面,深入推进人才租房补贴政策、人才公寓集中供应政策等,有效缓解了人才在上海寸土寸金的大环境下高昂居住成本的难题,创造了用更少的钱获得更舒适居住体验感的就业创业氛围,让人才在高行“居住舒心”。通过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家庭医疗等后顾之忧,让人才“生活安心”,通过打造各类人才喜闻乐见的户外运动与文化赛事最佳实践地和美好向往地,让人才“玩得开心”,推动形成了多方协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联动的人才服务模式,实现人才资源共用、成果效益共享,吸引了一批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近悦远来,一批优质企业税源回迁,实现“凤还巢”。
(五)第一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全面助推高质量发展。有效发挥人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作用,推动了中船动力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中石化研究院南方科创中心、众创孵化平台以及良信电器等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产业集群,实现龙头企业引链、优质项目补链、多元业态延链夯实产业集群发展基础格局。改善了营商环境,重点企业稳定率100%,实现了一批优质企业税源回迁“凤还巢”,一批集体资产空间“腾笼换鸟”。
四、经验与启示
(一)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推动人才工作从“独角戏”变为“大合唱”。要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加强党建引领,把人才工作从党委领导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落实的“独角戏”转为党委、政府、社会同向发力的“大合唱”,党委统筹谋划赋能,政府解决后顾之忧,社会形成尊才风尚,不断增强人才幸福感、荣誉感,全方位提升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良好氛围。
(二)要强化人才政策创新落实,推动人才政策红利充分释放。人才的快速成长离不开政策支撑。在政策制定和政策落实的过程中,要深入调研人才工作、创业、生活等领域的需求和难点,在人才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上持续用力。另一方面要注重以人才和企业所需为“第一视角”,不断提升政策获取和兑现的便利度,在可操作性和便捷性上持续完善。通过系统集成做优政策体系、全链条加强人才精准服务,全面加大政策兑现力度,为聚才引智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同时要通过借势借力做好人才政策宣传与解读等方式,全面扩大人才政策的知晓率和普及率,做好人才政策宣传与解读,把好政策用好。
(三)要建立“人才+”破圈融合思维,推动人才服务精准精细。一方面,要抓好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建设。提升整座城市的人才服务意识与能力,落实专员与人才“一对一”精准服务,设身处地为人才着想,着眼人才服务全过程、全维度、全领域,实施全面务实的人才精准服务供给甘当人才服务的“店小二”,提升人才幸福感、归属感。另一方面,要创新丰富人才服务模式,围绕人才服务+党建、人才服务+招商、人才服务+安居、人才服务+文旅、人才服务+交友等破圈融合新思路,着力提升人才服务能级,赋予人才服务生动内涵和独特魅力,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才暖心服务氛围。
相关专题 |
· 党建专题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