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白云区委组织部
2024年09月12日16:3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广州市白云区在全省率先建立镇街结对互促乡村振兴模式,通过镇街结对互促、村村结对帮扶、村企结对共建,形成了资源互补、发展互促、工作互助、共建共赢的格局,蹚出了共同富裕新路径。2023年,全区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9120元,同比增长7.6%。
一、背景动因
白云区位于广州市中北部,辖区面积795.79平方公里,下辖24个镇街、118个行政村,实有人口366.68万。作为广州市面积最大、常住人口最多、治理任务最重的中心城区,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受地理位置、历史基础、资源禀赋、政策取向等因素影响,镇街、村社经济发展不均衡。如江高镇作为白云区工业第一重镇,GDP远远高于永平街、京溪街、白云湖街等街道,但江高镇辖内村社的集体经济收入却要低于上述街道。此外,即使是相处同一个镇街,村集体经济收入也有较大差异,如钟落潭镇良田村集体经济收入是五龙岗村的两倍,更是白土村的十余倍。
(二)城乡人才流动不畅通。经过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白云区村社干部总体素质得到提升,但部分村干部政治素质、综合能力、决策水平不能适应乡村发展和管理的新挑战、新要求。此外,村内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创业依然是大趋势,而农业专业化人才的入乡路径还未被有效打通,现有的人才储备难以有效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许多镇村出现留不住人才、人才作用发挥有限的现象。
(三)城乡产业融合不紧密。一方面,少部分村没有发展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物业出租,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无法实现可持续创收。另一方面,一部分村农业生产能力有余,而研发、加工、营销等环节相对不足,农产品加工储藏、物流、服务业等生产后端配套体系不够健全。此外,上下游产业链联系不够紧密,大部分农业上下游企业没有建立紧密的对接关系,未能形成韧性强、带动性大、延伸广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导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亟待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推动镇街结对,以城带乡壮大村社集体经济
白云区充分利用有城有乡独特优势,推动镇街进行结对,携手聚力、共谋发展,有效促进城乡融合均衡发展。
一是建立结对互促机制。按照“资源共享、互促共建”原则,将24个镇街中的18个城区街道与涉农4镇2街按3:1比例进行配对分组,签订结对共建协议书,组成跨镇街行政区域推进乡村振兴联盟。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督办工作机制、城乡资源流通互补机制,让镇街在产业带动、资源互助、人才联动、社会治理等方面互助互促,累计促成项目签约59个、投资金额近500亿元。
二是项目共建协同发展。按照“五片协同、多核驱动”发展布局,建立意向共建项目库,推进18个城区街道每年至少分别引进一家产值3000万以上的企业到涉农4镇2街进行产业对接,累计达成协同发展项目22项。建立结对镇街联合招商制度,编制“一镇三街”招商平台、载体、留用地资源及企业信息清单,组织配对镇街合作举办招商引资活动,推动产业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开展产业对接、联合招商、农产品“四进”(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商超)等“八个一”活动,推进结对双方市场开拓、科研合作创新、区域品牌共建。
三是推动乡村治理共建。建立结对镇街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联席会议制度,配对四方定期交流党建经验。成立党建流动宣传促进队,每季度组织开展不少于一次宣传促进活动,积极宣传镇(街)基层创新经验和做法,以及“两优一先”和其他先进模范人物事迹,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组建党员突击队,先后在江高、人和、太和、钟落潭镇等11个镇(街)抽调党员突击队400余人,有力保障白云机场三期征拆按期完成、广州民营科技园范围内项目签约率达90%,形成全区合力攻坚的工作局面。
(二)推动村村结对,以强帮弱激活乡村发展“引擎”
白云区充分发挥先进村的带动作用,在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后进村进行促进,同时推动区直单位资源力量下沉,进一步提升乡村发展效能。
一是探索“强村帮弱村”发展模式。综合各村集体经济水平、规上企业数量、地理位置等因素,推动48个经济联社结对118个村、430个联社下属经济社结对1338个行政村经济社,推进村与村之间资源互补、互促共赢,提升兴村富民成效。三元里联社投资60万元为龙岗村修建党建文化长廊,开展“我为果农办实事”行动,推动卜蜂莲花等大型商超、商会采购黄皮、荔枝等农产品。
二是健全人才联动交流机制。印发《关于组织四镇两街村“两委”干部、后备干部到结对街道经济联社挂职锻炼的通知》,从乡村治理试点任务重、有重大发展项目的行政村中,挑选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培养前途的现任“两委”干部、优秀后备干部或经济社社长到结对先进村挂职锻炼,进一步发挥先进村的经济优势、资源优势,在项目建设、人员结业、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帮扶。目前,区累计选派15名优秀干部前往联社挂职锻炼,配对镇街安排上百名优秀基层干部进行交流锻炼,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提高干事创业能力。
三是建立单位联村、科室联社、干部联户结对机制。推动全区57个区直单位全覆盖结对118个行政村,398个内设科室与321个经济社结对,1592名机关干部职工与837户群众结对,每年至少牵头推进帮扶一件民生实事工作,三年内至少打造完成一项示范工程,为结对村提供政策、资金、项目扶持,推进镇街配对各项工作开展,实现村集体总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双提升。截至目前,累计有1.3万余名党员到基层报到,帮助慰问困难群众3000人,帮扶民生实事1130件,落实帮扶经费1.7亿元。
(三)推动村企结对,以企促村加强产业协同优化
白云区充分发挥经营主体总量庞大优势,推动企业结对帮扶镇村,又以镇村资源反哺企业,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一是村企共建资源联动。推动村企签订共建协议,在基层党建、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村民创业就业等方面开展共建工作,村企结合自身优势资源,共同谋划项目、培育产业,将传统的“输血式”帮扶转为“造血式”共建,实现“1+1>2”的效果。截至目前,引导了152家企业、高校全覆盖对接帮扶118条村庄,累计投入7.05亿元帮扶资金开展民生实事建设、慰问困难群众等,提供就业岗位超7000个,帮扶受益数万人。
二是以村馈企产业协同。搭建村企沟通平台,帮助对接村社用地供给和企业扩能增产需求,促进信息对称。建立长效对话机制,现场搭建直接对话平台,分享联系电话、交换微信号、建立对接群,帮助各界人员互通有无,密切日常联系。引导头部农业企业加强与产业链企业沟通交流,带动深化乡村振兴产业联盟,形成发展合力,赋能整体发展。
三是片区抱团互学互比。在118个行政村分片组织开展“兴村深研行动”,鼓励发展片区的村与村之间签订《党建联建协议》,以“五个一”形式助力基层村社强组织、解难题、传经验。建立跟踪问效机制,职能部门、属地镇(街)能就地解决的现场办理、当场拍板,还需研究的问题带回去,安排专人跟进解决,并定期组织“回头看”。截至目前,累计开展11期活动,培训辅导村社干部1114人次,现场解决相关问题50个。
三、初步成效
(一)构建共建组织体系,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开放融合。按照统筹兼顾、优势互补的原则,推进18个街道与6个涉农镇街、48个联社与118个行政村、158家企业与118个行政村党组织结成对子,实现结对共建工作的广泛覆盖,有效打破以往基层党建工作封闭运行、各自为战的态势。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联农带农作用,白云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降至2.09倍,比2021年缩小了0.08;全区118个行政村中,有59个村初步建立了产业,1124个村民小组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0万元,占村民小组总数的84%。
(二)搭建共建交流平台,乡村经济社会实现多元发展。将以城带乡、以强帮弱、以企促村作为结对共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党组织牵线搭桥,引导资源、资金、项目、信息等在共建单位间双向互动和高效流动,有效带动群众拓展致富新渠道的同时,更好促进城乡“双循环”,进一步推动城乡均衡发展。组建乡村振兴产业联盟大党委,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引进2个院士团队,建立1个区级、2个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组建现代都市农业博士团,推动村镇银行对村集体、农业企业开展授信调查,发放助农贷款超6790笔,金额近12.07亿元。
(三)创建共建工作品牌,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融洽。通过结对共建工作这个载体,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工作调研、志愿服务、慰问帮扶等活动,详细了解社情、村情、民情,牢固树立了群众观念、发展观念、城乡一体观念。创新“三大”机制等做法凝聚各方党建资源力量,引导党员依托“羊城先锋”、“云心党建”小程序认领民生“微心愿”“微项目”,累计完成民生实事1.46万件,为民服务质效得到提升,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四、体会
(一)统筹驱动城乡融合,必须抓住党建这个核心点。推进结对共建的目标和基本思路,是通过党建资源互补、人才互动、体系共建,构建城乡党建一体化格局,并以党建工作一体化带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要不断织密筑牢基层组织体系,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和动员能力,最大限度撬动蕴藏在广大基层党员群众中的强大动能,推动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工作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全面推进结对共建,必须健全机制这个支撑点。要完善工作机制,成立由镇街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建立专人或专班推进工作机制、联席会议制度、督办工作机制、城乡资源流通互补机制,把“旧厂改造+旧村整治+安全隐患整治”等发展村集体经济、社会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成熟资源推广复制到涉农镇(街),推动结对各方取长补短,以目标、效果导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充分发挥共建成效,必须聚焦民生这个根本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群众。要着眼于谋发展思路、引产业项目、培训致富技能等,实现资源流向或服务农村,推动农村基础环境的优化,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推进共建工作的不断延伸和良性发展,着力实现共同富裕、着力推进民生保障品质化和均等化。
相关专题 |
· 党建专题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