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台江区茶亭街道党工委
2024年09月12日16:2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
茶亭街道坚持把党建引领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总结提炼社区治理经验,打造“五事工作法”,并以党建标准化理念对“五事工作法”进行提升,打造2.0版并在全区推广应用。今年以来,街道以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目标,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建成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以社区志愿者为辅助、以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现代基层治理行动框架,为“五事工作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具体做法
(一)深挖“五事+五社”内涵,夯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础
一是在“说事”上做到有呼必应,强化“第一书记”职能。强化小区“第一书记”作用,鼓励小区党员亮身份,制定小区第一书记“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邀请小区第一书记、小区党支部书记、党员中心户等群众“身边人”担任小区“说事”网格员,在小区门口、五级微信群里公开亮相,将“说事”话筒递到社区居民的家门口,做到“有呼必应”。二是在“理事”上做到交叉进入,形成“四位一体”模式。通过小区党支部党员和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形成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四位一体”近邻治理模式,同向发力推进小区各项工作。三是在“议事”上扩展服务对象,构筑“红色联盟”堡垒。将“五事工作法”延伸至世茂国际中心楼宇党委,规范“议事”规则,定期召开“议事”联席会,明确“议事”主体,及时收集楼内企业发展难题和需求,邀请相关部门、专业人士共同参与民主协商,及时解决企业经营者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比如,通过联动楼宇党建,促成了金控集团和宏泰仁顺两个党支部达成战略联盟,实现了组织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文化共兴、发展共促,有效推动了党建与经济互促、服务与发展互进。
(二)搭建“五事+五社”平台,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
一是前移服务端口,打通“最后一米”。推行社区“去机关化”,大面积缩减办公区域,设立小区便民服务驿站,社区网格员除窗口必要人员外,全部下沉到服务驿站工作,就近帮助群众“理事”,居民在家楼下就能够办理计生奖扶、退休认证等事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比如,社区通过“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启动了“青春广场”建设项目,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最终将场地改造提升成为群众心中所想的街心广场。社区还在广场开展“便民集市公益行 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受到群众的好评。二是鼓励志愿服务,打造“最美风景”。建立健全“需求、项目、资源”三项清单和团体、个人志愿者台账,依托社区“党群志愿服务时间银行”,鼓励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储存服务时间、兑换服务或物品,从帮群众“理事”升级为群众自己“理事”。比如,社区成立了全市首支银发助邻党员志愿服务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和小区结对帮扶,彰显老党员退休不褪色的责任与担当。三是完善评价机制,奏响“最强声音”。对于涉及集体利益的事,及时公开“理事”方案和“理事”结果,增强社区工作透明度。线上通过社区QQ群、微信群、热线电话等平台进行“晒事”,线下通过社区公告栏“五事有实效”专栏、LED屏等载体进行“晒事”,并邀请小区居民开展民主测评,真正做到“小区好不好,居民说了算”。比如,社区会定期邀请群众对社区办结事项进行评价,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测评,实行“一事一评”,以事评人,以事择人。年底还结合社区干部年度考核、民主测评等工作,对社区和工作者进行总评,考核结果与社区及干部的绩效工资、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等直接挂钩。
(三)提升“五事+五社”服务,丰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形式
一是强化空间共享。以精品示范社区提升为契机,聚焦“一老一少”,对办公场所各功能区重新进行划分整合。在社区一楼醒目位置打造儿童书屋、长者休憩室等,营造了温馨、舒适的家的氛围,方便了居民群众走进社区开展各类活动,成为大家能来、愿来、爱来的邻里空间。协调小区物业和业委会,建设并提升小区物业“红色驿站”“河睦邻里站”“河议庭”等,重新装修了世茂臻园小区“臻情议事厅”“便民阳光房”等,增加了各小区服务站点并使各服务站点成为便民服务点、居民活动的公共空间。二是激活社区组织。建构社区公共空间的基础上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激活“联动”,有效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将邻里站建设与社区社会组织孵化的功能相结合激活社区治理的活力。成立全市首支社区应急救援队,定期开展老年人急救知识培训,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关节脱臼处置等实用技法,为辖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独居、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三是鼓浓党建氛围。通过“五事工作法”问需于民,与共建单位联合举办每月一次的“家门口”便民集市,进小区、进公园、进广场开展健康义诊、便民服务、志愿宣传等三大类活动,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开办“茶亭书场”,用浓浓虾油味的非遗福州评话讲党史、话古今,增进邻里情谊。举办小区邻里节,利用特殊节假日开展各种慰问,如春节送春联、“七一”慰问党员、“重阳节”上门看望慰问老人等,形成“邻里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三、主要成效
一是党建引领优势更加突显。在“五事工作法”的推行实践过程中,社区党组织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工作重心转移到群众服务上来。基层党员的思想素质得到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日益增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横向和纵向延伸到社区各个角落、各类人群。
二是治理服务流程逐步规范。通过对操作流程、工作指南、指导案例、便民清单四个方面加以规范,打造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五事工作法”2.0版并在全区进行了推广。社区工作者可以依据规范流程,结合实际开展工作,服务效率大大提高。将“听群众说事、让群众议事、帮群众理事、向群众晒事、邀群众评事”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并加入结果运用形成闭环,内容更充实、更具体,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基本能得到解决。
三是居民自治意识日益增强。突破了社区党组织在服务治理中唱“独角戏”的瓶颈,更注重尊重群众意愿、借助群众力量、发挥群众作用,把广大辖区居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最终服务群众,激发居民群众参与热情,根据居民意愿谋划社区和小区建设,依靠居民力量推动发展,使参与发展建设成为广大辖区居民群众自觉行动。
四、经验探讨
一是基层治理必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始终突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的领导作用,不断强化政治功能,通过“五事工作法”,对社区进行网格化治理,推动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将党旗延伸到每个楼栋,覆盖到每个家庭。同时,发挥大党委作用,融合“双报到”的党建共建力量,打造邻里间共建共治共享的近邻党建新格局。
二是基层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五事工作法”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招于民、问信于民、问效于民,着力提升社区治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三是基层治理必须坚持以自治促共治。“五事工作法”为居民们参与家园建设搭建起长效化制度平台,“党群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激发出居民自治的热情,大家对社区建设献计献策、出钱出力,形成了“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共治氛围。
相关专题 |
· 党建专题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