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2日08:39 来源:农民日报
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说到村干部,其实不好当,工资不高、责任不小,权限虽不大,但得说话算话。他们上接天线、下连地头,百姓百人百心,可谓事无巨细。谁都想做好做实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厘米”,可一直以来诸多难题困扰着镇村干部——凡事往下压,遇事往上推,考核不精准……
浙江省绍兴市是“枫桥经验”的发源地,这几年,当地紧抓数字化改革的重要契机,创新开发“浙里兴村治社”数字化应用,把村社和网格一级纳入基层治理数字化改革体系之中,全量归集落到村社和网格的任务事项,重塑“为基层减负、为治理增效”的基层智治新格局,成效十分显著。
重塑治理体系:推动“千条线”变“一股绳”
绍兴诸暨市枫桥镇的“枫桥经验”享誉全国,枫源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骆根土早已习惯络绎不绝的考察团到村里调研,但他对一个专班的印象尤为深刻——3年前的春天,绍兴市“浙里兴村治社”专班入驻枫桥镇,一天没歇就开始地毯式调研,在村里一蹲就是半年。
“长期以来,镇村两级存在权小责大、人少事多等现象。我们的初衷就是打造一款‘村社减负增效’应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绍兴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周树森最初就参与应用开发。他介绍,专班由绍兴市、县、乡三级相关职能部门构成,从厘清县、乡、村三级权责边界入手,梳理形成村社事项清单,既为“大车”减负,规定该拉什么、不该拉什么;又为“小马”赋能,让其拉得动、跑得快。
“我们要通过统筹集成把任务减下来、清单过筛把事项减下来、数据跑腿把流程减下来、无感留痕把台账减下来、亮榜争先把考核减下来、管人见事把效能增上去,让‘上面千条线’在乡镇(街道)拧成‘一股绳’。”谈及“浙里兴村治社”数字化应用的开发初心,绍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国民如是总结道。
2021年7月,该应用在枫桥镇上线。骆根土坦言,推广之初,他有过顾虑。“年纪大了,很多数字化的东西看不懂,学不会。”这也是专班在村里蹲点后发现的一大“痛点”,为此不断更新、迭代该应用,真正从基层用户的体验出发,做到镇村干部人人都会用、人人都爱用。
从1.0到2.0再到3.0,从枫桥镇试点到全市推广,如今,这一应用已成为村镇干部的“左膀右臂”。截至目前,绍兴103个乡镇街道共2119个城乡社区2万余名干部全员使用“浙里兴村治社”。
把牢减负关口: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
“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应用,看看镇里有没有新任务下派,各项工作进度一目了然。”58岁的黄黎明是新昌县澄潭街道梅渚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从事村务工作多年,一路带领梅渚从“空心村”发展成“网红村”,去年,村里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
“网红村”并非一蹴而就,打造过程千头万绪。这位老书记坦言,此前面对上级部署,村“两委”习惯“来一件干一件”,难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前的工作App五花八门,手机上有几十个工作群,信息混杂,经常看漏。现在,镇里通过应用派任务,属于你的才显示,大小事情了然于胸,方便多了。”黄黎明说。
在谢国民看来,基层减负首先要权责清晰,不能什么任务都无序压给村社。对此,绍兴市着力优化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明确由镇街主导,通过“浙里兴村治社”应用,把上级工作和本级任务归整形成可执行、可考量的任务清单;再由镇街分管领导根据职责分工统一派单,并且予以审核把关,重大事项需经集体讨论决定。
“派到村里的每个任务都有‘过筛编码’,一一对应事项清单,凡是未列入的自动驳回。”澄潭街道党工委委员朱少明感慨,原来是多头派单,事项繁多、重复不说,还容易导致村社党组织书记无法全面了解情况。派单规范化后,避免了各级部门自行向下、随意向下。
据了解,2024年以来,应用过筛驳回事项达1960余件次,下村进社任务较应用推广前下降超30%,推动村社干部最大限度从权责之外的琐事中解脱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该应用还把“五议两公开”“村务联席会议”等议事程序通过标准化体系导入应用,让村社干部按照程序指引规范操作,不按规矩、缺少佐证的一律退回,规避了村社干部主观作假、伪造、后补各种程序记录等问题。截至目前,绍兴市通过应用累计规范执行“五议两公开”事项1260余件,村社干部违纪违规事项大幅下降,有效遏制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
增强运行效能: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减负是手段,增效是目的。为有效解决“项目与村社基础不匹配”“助农资金面上撒胡椒面”等问题,绍兴在“浙里兴村治社”中专门设置“揭榜”模块,凡是下到村社的重大项目在应用上榜,各村社自述优势自由竞榜,镇街经综合比对后公开揭榜,推动“合适的项目找到合适的村”。
8月初,针对暑期少年儿童托育托管问题,澄潭街道通过应用下发“建设儿童照护驿站”的“榜单”,鼓励有条件和有需求的村社积极竞榜。很快,棠村接下“绣球”,成功争取到该项目,并在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何益兴的主持下,当即推进施工建设。镇村协同,不到一周,驿站宣告建成,需求迎刃而解。
诸暨市安华镇丰江周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阁法对“浙里兴村治社”的评价是:“好用,管用,实用!”2020年村社换届“一肩挑”后,他从房地产企业老总变成了村书记,新官上任“三把火”,立马开建“甜蜜丰江”共富工坊。“之前管理企业,习惯绩效考核。刚上任时很不习惯,因为镇里对村社干部的考核模糊,缺少一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短期与长期都能印证的应用场景。”
周阁法的困扰很快被“浙里兴村治社”破解。该应用围绕村社党组书记领导能力、治理能力、群众口碑等6个维度,建立领雁指数评价模型,还设置村级组织“兴村治社榜”和干部个人“先锋干部榜”,对干事实效突出的村集体和村干部进行实时表扬。全镇干部同场“赛马”,亮能耐、看本事,数据说话、事实摆证。
“此前,对村社书记的年终评价一直是个难点,很多地方往往由关系的‘远近’代替了干事的‘多少’与‘好坏’,导致不少村干部干事激情不高。”安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学峰介绍,自应用推广以来,大大激发了村社干部“主动干事”“多挣工分”的积极性。
据了解,接下来绍兴市将坚守“为基层减负、为治理增效”的初心,紧紧聚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扣“好用、管用、实用”的原则,持续推进应用改造迭代工作,提升事项过筛的智能化水平,筑牢基层减负防火墙,同时通过数字应用把破解“小马拉大车”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更好融入基层治理中,推动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干事创业,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见习记者 方堃)
相关专题 |
· 党的建设数据库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