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白云区委组织部
2024年09月09日17:3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道深化党建“睦邻”模式,围绕“七好”民生主题,发挥党建品牌的引领效应、聚内效应、传播效应与淬炼效应,增强党员和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导党员群众以及社区各单位从“小我”到“大我”,从“小邻”到“大邻”转变,形成“睦邻先锋”党建效应,实现与邻为善、与邻为伴。
一、背景
黄石街道位于白云区中部,东依白云山,南靠白云新城,北接设计之都,土地面积6.6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3万人,来穗人口约11.5万人,下设4个经济联合社、14个社区居委会,现有39个党组织。街道具有“三多”特点,一是老旧小区多,公共空间有限,面临诸多旧改难题;二是外来人口远多于户籍人口,人员结构复杂,治理难度较大;三是居民需求多,各社会主体联动效能不强。对此,黄石街以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形成了“三大机制”“民声直通车”“民企观察点”“民情联络员”“妇女微家”等多个贴近实际、灵活多样的“邻”治理平台,把居民群众个人“小我”融入黄石基层治理“大我”中,初步形成了独具黄石街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特色的“睦邻”模式。
二、做法
(一)聚焦要事共商,建立两种机制把握基层治理“大方向”
一是上下联动,加强三大机制系统谋划。探索推行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三大”机制,街道“大工委”吸纳驻街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重点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兼职委员,并以“智囊团”成员身份定期碰头研究重大事务;城中村“大党委”以“1+5+X”机制为载体,将辖内居委会、两新企业等党组织吸收为成员单位,搭建沟通协调跨单位事项交流平台,常态化开展交流活动;经济社“大支部”在城中村全覆盖成立,组建以网格党支部书记、楼栋党小组组长为主的城中村骨干治理团队,大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大支部列席委员,常态化开展服务活动,协调解决民生需求。依托逐级夯实城市基层治理的组织基础,打通“街道—经济联社—经济社”三级联动工作体系,“三大”机制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主动参与城中村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有效畅通各领域党组织内循环,截至目前,召开街道“大工委”联席会议3次,城中村“大党委”联席会议20次,经济社“大支部”联席会议65次。
二是左右协同,突出联合党委作用优势。构建黄石花园社区邻里共同体,通过驻点联系机制畅通与街道“大工委”沟通,汇聚辖区及周边10余个共建党组织资源,完善黄石花园联合党委工作机制,建立书记轮值制度,协调驻点团队和报到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广泛开展文明创建、精准帮扶和社区治理等志愿活动,共同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成立社区改造居民咨询委员会,发挥联合党委成员单位专业的技术、队伍、经验优势,加强互动交流、增进邻里情谊,让社区党组织有“能力”为群众服务,保障老旧小区“微改造”顺利开展,基层党组织成为发现并推动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难题的“前线哨兵”。
(二)聚焦社区共建,搭建两类平台激活基层治理“动力源”
一是广开路径惠民生。锚定党建赋能主旋律,与“两新组织”新穗巴士公司共建“红色村巴”项目,开通“党建宣传+便民交通”的江夏“红色村巴”线路,把2辆公交车厢打造成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流动宣传栏”,实现党建教育与市民出行“一路同行”。首创开通“民声直通车”流动联络站,开通3条便民车线路,将地铁站、居委会、医院、养老中心、企业园区等区域相连通,解决沿线近10万群众出行难问题。“民声直通车”更成为“两代表一委员”上车联系群众的“主动脉”,承载传递群众声音的功能。代表、委员定期上车接待群众,与群众沟通交流,倾听民声民意,方便群众在上下班途中提建议,乘客有什么揪心事、烦心事,都可以在便民车上找代表“拉家常”。建立10个民企观察点,人大代表一对一挂片进驻,“以点带面”透过企业看对应行业的发展趋势,成为代表观察行业发展的“瞭望口”,助力代表为民发声,为民建言。
二是数字赋能听民意。推动社区治理与信息建设深度融合,率先建设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村居级基层治理平台,开发“江夏微声音”小程序,网格内的居民可以在线“一键”反映需求,平台对居民反馈的社会治理问题迅速转办、高效处理,群众的“订单”实时传递至责任党员的手机,实现“上报—解决—反馈”的即日办机制。主动打破“两代表一委员”单一接待群众模式,创建“网上联络站”新媒体平台,生成专属二维码,在便民车、联络站、社区、企业园区等场所广泛公开,方便群众线上扫码向代表、委员提建议。自2021年7月开通以来,通过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69条,已推动解决问题165条,解决率达97.6%,实现倾听民意24小时“不打烊”。
(三)聚焦社会共治,打造两支队伍建强基层治理“主心骨”
一是组建“民情联络员”队伍强力量。不断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创新建立《黄石街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员工作制度》,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组织民情联络员进村社、进企业、进家门,形成“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员—选民群众”闭环沟通管理,提供全周期服务,全要素保障,架起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激发“主力军”履职活力。通过广支“天线”收集社情民意,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目前,黄石街12名区人大代表结对联系128名民情联络员,积极发挥“哨点”“纽带”“参谋”作用,自组建民情联络员队伍以来,民情联络员成为了人大代表听民声、察民情的“千里眼”“顺风耳”,共收到意见建议151条,已解决148条,解决率达98.01%。
二是培育“黄石新骑兵”组织优治理。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到新兴领域,充分整合现有新业态群体力量,依托外卖小哥、快递小哥与居民的“近邻”优势,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共治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推出网约配送员“爱心超市”,建立网约配送员广泛参与基层治理积分奖励制度,打造“社区报到、参与服务、获取积分、引导激励”的闭环运行机制,充分激发网约配送员在信息传递、民情收集、矛盾调解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引导35名网约配送员成为“黄石‘新’骑兵”,积极向街道反映配送过程中发现的道路破损、井盖缺失、乱停乱放、环境卫生等一些社区治理小问题,实现网约配送员群体由“治理对象”向“治理主体”转变。
(四)坚持成果共享,开辟两个阵地筑牢基层治理“压舱石”
一是强化组织共建牵引作用,拓宽党群服务阵地。高位谋划建立健全联系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将辖内“两新”企业“串珠成链”,精心打造集党员教育、企业服务、政企互动、招商引资于一体的黄石街非公党委阵地。推动组织优势转化,将党员领导干部挂点服务企业机制、企业反馈问题协调机制、领导窗口坐班机制作为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的重要载体,通过党员干部带头挂点联系、定期走访收集企业意见建议,到企业解决供电、消防等急难问题,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好企业。构筑基层妇联组织新格局,将妇女党员“传帮带”和妇女“半边天”作用有机融合,推动妇联进网格、妇联执委进微家,结合江夏多民族集聚的风土民情建设“石榴籽微家”、根据江夏居住1500多名的士车司机群体打造温情的“的嫂微家”等六个特色的妇女微家,22名妇联执委走进微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法律援助、政策宣讲、关爱救助、纠纷化解等工作,实现微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推动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决,形成有问题在妇女微家探讨“微议事”。
二是强化人才引领粘合作用,搭建党员交流阵地。发挥教育提质作用,建强党员干部队伍,按照“每月一主题”开办“黄石街基层治理融合学堂”,组织党员党性教育、党建党务、政策解读、企业发展、能力提升等五位一体培训,用“思想大餐”助力党员干部在开拓新领域、新赛道上拥有更多创新思路。创新党员干部培训和青年人才培养方式,搭建“青年讲一课”交流平台,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培养一批政治觉悟高、基层经验优、沟通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本土党员讲师队伍,面向村居“两委”干部分享管理经验、业务知识和工作心得,以传帮带形式引领基层治理新局面。
三、成效
(一)创新“邻”的载体,推进邻里共商
不断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三大机制”为纽带凝聚居委会、业委会等自治组织及共建单位等“睦邻先锋”力量,链接辖内爱心企业、动员党员居民将昔日的闲置空间通过翻新升级蝶变成居民休憩娱乐和解决居民矛盾纠纷的空间,设置“邻里会客厅”,加强共商共议、增进邻里情谊,聚焦解决一批居民关注的琐事、生活中的难事,先后推动立体停车场、江夏公园、党群服务中心等相继建成使用,共同完成花园长廊改造、旧墙翻新、电梯加装、绿化“责任田”植树等惠民举措,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了“邻里和睦、环境和美、文化和融、社区和谐”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二)提升“善”的高度,弘扬核心价值
以“近邻”互助为导向架起党群睦“邻”桥,坚持在“融”字上做文章,凝聚党员安全突击队、党群服务队、巾帼服务队、栋长志愿服务队、红棉老兵等团队力量,充分发挥先锋党员、优秀志愿者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居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做强邻里关怀,共同为社区注入新的活力和温暖,广泛开展文明创建、党员“微心愿”认领、爱心帮扶和社区治理等喜闻乐见、接地气的志愿活动,吸引居民走出家门,加强互动交流,进一步激发社区共建、邻里共融的情怀,提升社区邻里互动、互信、互爱、互助,增强居民群众在黄石的融入感、归属感和获得感。
(三)实施“伴”的行动,强化基层治理
强化党组织的纽带作用,聚合两代表一委员、妇联、工会、团委、民情联络员、黄石“新”骑兵等群防群治力量,全过程人民民主,全周期服务,全要素保障,推动个人、家庭、组织实现邻里融合,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把“陌邻”变“熟邻”,积极认领“党员责任区”,坚守“党员责任岗”,在消防安全巡查检查、微型消防站驻守、北江大堤防汛支援中主动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担当,真正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实现党组织与各类群体“双向奔赴”。
四、探讨
(一)要坚持全方位多领域调研,聚焦“民生小切口”选题
一是建优平台融合助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数字化转型,搭建多层面收集声音平台,紧盯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大胆建言献策,直面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利益问题,以“党建红”营造良好社区人文关怀氛围,拔高黄石特色的民生幸福标杆。二是建强队伍激发活力。坚持党建带群建,不断深化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联系,稳步提高广大党员和志愿者积极投身社区治理工作的能动性,进一步激发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向心力,让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
(二)要坚持广协商集众智决策,推动“大家合力办”破题
一是落实责任“用心为”。通过“强制度、提服务、保权益、拓空间、优环境、促参与”有力举措,建立权责明晰、协调联动、齐抓共管落实体系,有计划、有步骤抓好项目实施,党员干部定期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保障项目有效推进,切实做到事情有人管、责任有人担。二是共治共享“用力为”。对涉及面广、需多部门合力解决的项目,通过驻点联系机制畅通“三大机制”,召集“智囊团”联席会议共商共议;对需要区直部门进行统筹的项目,通过“有呼必应”平台打通上下沟通渠道,合力研究解决;对实施主体单一的项目,由村居解决在基层,坚持把民生实事落细落小。
(三)要坚持严标准全闭环办理,围绕“群众说了算”解题
一是居民群众监督助力“稳步跑”。主动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决策和监督公共事务载体,注重反馈“可见度”,用好村务居务主动公开平台,将民生实事内容、分工、进展、结果等全部公开,及时回应居民群众对项目进度的答疑,使群众监督通过“看、问、评”三向发力,以“看得见、摸得着、可参与”的方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二是代表委员监督助力“加速跑”。注重监督“全流程”,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员全过程监督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主动扛起监督责任,对项目的进展情况、完成质量等要素保障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专业化的跟踪督办,定期开展现场督导调研,用真招实招做好民生大小事。
相关专题 |
· 党建专题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