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重庆市江北区:探索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中共重庆市江北区委组织部

2024年09月04日17:0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重庆市江北区坚持大抓基层工作导向,探索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从社区干部选拔、培养、任用、管理、退出等“5大体系”着手,把好人选入口、能力、任用、监督、激励“五大关口”,有效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履职能力强、作风形象优的社区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一、背景

江北区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之北,面积220.8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3个镇,共115个社区、13个村,常住人口94.5万人、城镇化率99.4%,是重庆主城中心城区。近年来,江北区在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有一些探索,但是对标党中央对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新要求,对照群众对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的新需求,社区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力量配备还需持续增加。江北区平均每个社区配备专职干部9-11人,服务常住居民约7000人,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化率不断提升,社区服务半径和户数规模也越来越大 ,现有的社区干部已不能有效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不能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二是能力素质还需持续提升。虽然定期开展社区干部集中轮训,但从矛盾纠纷化解、突发事件处理、党建整合资源、群众工作方法等实践方面,还可以看出社区干部在政治素养、能力素质还存在薄弱环节,仍然需要不断加强实战实训。

三是管理监督还需持续强化。江北区严格管理社区干部,在统一招聘、日常管理、调整备案、监督评价等方面有较多探索,但是还没成体系、成系统,在考核激励、职业发展、履职尽职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做法

(一)坚持全要素选人,把好“入口关”

一是科学设岗选人。结合新形势下社区工作者岗位特点,细化年龄学历、热爱社区工作、具备社区工作基本知识技能,鼓励就近就便、职住兼顾等7项基本条件,明确违纪违法、诚信失信等5种负面“一票否决”,做到公开招聘、竞争择优。二是定向招聘引人。创新探索校地常态化共建机制,定向招聘高校毕业生、社区工作专业人才进入社区工作者队伍,持续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提升基层治理专业化水平。目前,我区已定向招聘高校毕业生19名,为一线社会工作者服务能力提升注入“新活力”。三是转任招聘留人。坚持“本地人管本地事”原则,以镇街为主体,从各镇街基层治理骨干(包括社区不坐班“两委”成员,下属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党员骨干,业委会(物业自治小组)成员,基层小马等)选出合适人选,对各镇街推荐人选,由区委组织部和区民政局定期组织考试筛选,共转任招聘优秀社区干部38名。

(二)坚持全链条培育,把好“能力关”

科学制定社区干部培养规划,精准培育提升专业能力,彻底解决“专业不强”“学做联动”问题。一是组织“知识大提升”培训。区委组织部牵头对社区书记、主任进行培训,街镇对“两委”成员及后备干部进行轮训,相关职能部门对专职干部进行培训。近2年来举办培训班60余场次,培训社区干部8400余人次。全方位推动社区干部实践锻炼,新进社区干部试用期为6个月,针对性安排内部轮岗,接受锻炼、积累经验,做到“精一门、懂两门、会三门、知多门”。二是实施“专业大提级”计划。制定对取得相应学历的社区干部的激励办法措施,动员社区干部采取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方式报考国家承认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核,对持有社工证的社区工作者严格落实职业资格补贴。全区社区干部均为大专以上学历,本科率达到63%,高级社会工作师92人。三是举办“能力大比拼”活动。定期举办社区干部书记“擂台比武”活动,分镇街初赛、全区复赛、全区决赛3个阶段进行,重点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共建金融党建先行区、党建引领网格精细治理等方面,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情景再现等方式,比能力亮素质、比服务亮承诺、比业绩亮变化,确定头雁书记32人,选树担当作为好支书4人。

(三)坚持全流程识别,把好“任用关”

建立社区干部职务晋升体系,突出政治历练、实战锻炼、能上能下的用人导向。一是定期回访调整。建立社区“两委”班子定期回访研判机制,每年对社区班子运行情况开展回访考察,通过述职评议、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方式,建立社区干部评价指标体系,对不能胜任本职岗位的进行分工调整或降职处理,对推荐优秀人员进行提拔或重用。2023年以来,提拔社区书记、主任22人,其他干部235人。二是大战大考识别。建立在大战大考中锤炼识别社区干部工作机制,对危难时刻主动请缨、实绩突出的优秀社区干部及时提拔重用;对敢于担当、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纳入后备库重点跟踪培养;对不履职不尽责、不担当不作为的,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失职渎职、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给予撤职和纪律处分。近2年来,通过大战大考识别提拔干部83人,处理不担当不作为干部8人。三是职业发展延伸。坚持每年从优秀社区干部中招考(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严格实行量化考察,提高实绩占比,倒逼社区干部尽职履责、担当作为。截至目前,已面向社区干部定向招录机关事业单位人员42名。建立社区干部进入区属重点国企工作渠道,定向推荐社区干部7名到企业任职。

(四)坚持全过程管理,把好“监督关”

围绕“一肩挑”人员日常考勤、服务群众、目标考核等方面,细化“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措施20条,进一步推动社区干部履职尽责。一是开展承诺践诺。社区干部根据所在社区的工作目标和规划,提出年度承诺事项1.2万余项,细化任务清单,连同照片、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在所驻社区公示,并定期公布工作情况,接受镇街党(工)委考核评价和党员、群众民主评议。二是严格日常管理。实行“一岗多能、轮流值班”、每周工作例会等制度,定期抽查社区干部在岗情况,社区干部常态开展入户走访、上门服务、代办民事,“一站式”办结群众诉求。建立社区干部履职行为负面清单,划定社区干部行使小微权力行为界限。三是织密监督网络。全面规范社区干部“四务”公开,党务、政务、服务每季度公开1次,财务每月一公开。延伸巡察社区干部党组织,对群众实名举报社区干部有关问题线索及时核查反馈,对违法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震慑。

(五)坚持全方位保障,把好“激励关”

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健全薪酬正常增长机制,让社区干部没有后顾之忧。一是多举措激励。区委组织部牵头制定《关于加强村(社区)干部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从社区干部补贴标准、社保缴费补助标准、办公经费补助标准、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其他相关人员误工补贴等6个方面,详细、全面、系统作出规定。二是高标准保障。严格落实市级文件精神,设计社区干部5项薪资,建立待遇合理增长机制,全区在职社区干部待遇远高于市级文件要求,充分激励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三是建立职级晋升。出台《江北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办法(试行)》,完善区县统一选聘、街道集中管理、社区分配使用的制度,明确4类职务升职年限和经历要求,建立3档12级职级晋升体系,激励社区干部扎根基层、为民服务。

三、成效

(一)社区干部队伍力量更加充实。按照“本地人管本地事”的原则,由区委组织部牵头选聘1025名社区干部,聘用专职网格员725人参照管理,平均每个社区干部达15人,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提升至19.8人,同比增加64.7%,基层治理力量显著增强。

(二)社区干部队伍素质更加优良。社区干部书记、主任每年至少参加培训2期、55个培训课时,一般社区干部至少参加培训1期、25个培训课时,通过实践锻炼、跟岗历练、擂台比武等方式,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综合能力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三)社区干部队伍履职更加有为。社区干部在防汛抗灾、森林防火、矛盾化解等大战大考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面参与党建统领网格治理全覆盖、党建引领化解物业矛盾进小区全覆盖等重点任务,认认真真做、扎扎实实干,推动城市更新提升。截至目前,社区干部兴办增设停车位等民生实事2.5万余件,化解各类矛盾4万余起,满意度达99.7%。

四、启示

(一)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是夯实执政根基的重要举措。社区干部作为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是离群众最近的人。只有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增强村干部“活力”“能力”“动力”“效力”,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基层,才能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是精细服务群众的关键环节。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生活需要、高效能治理需求,必须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只有通过选优配强、培育提能、监督管理、激励保障,有效缩小服务半径,全面激发干事创业激情,才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切实解决基层治理中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三)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是提升治理能力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阵地,只有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社区干部队伍矛盾化解、应急突出的基本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专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