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兴业县委组织部
2024年09月04日11: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广西兴业县坚持把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着重在抓选任、提质量,抓培育、提能力,抓监管、提服务,抓保障、提热情等四个方面下功夫,着力破解村级干部队伍质量不够高、能力不够强、监管不够严、作用发挥不够优等难题,不断提升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着力打造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干部队伍,为推进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背景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健全选育管用机制,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新时代的村干部,不仅是村庄“领头雁”、村民“当家人”,还应当是本村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村干部队伍建设直接决定了乡村治理水平与农民群众福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在推动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发现“无人选、不会干、不愿干、作风散”等问题较为突出,针对存在的问题,兴业县委组织部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近年来成功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对选优配强村级干部队伍工作进行了认真梳理归纳。
二、主要做法
(一)抓好“选任”关,提升质量,破解队伍“质量不优”难题
一是严格选拔标准。在2021年换届工作中,制定完善了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应当具备的任职条件,明确了政治好、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具有正常履职的身体条件等人选关键标准。同时,列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政治上有问题的、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品行不端、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等19条负面清单内容,严把人选质量关。二是严格审查把关。在人选把握过程中,坚持用过硬的标准选过硬人,严格落实村干部调整县级联审和备案机制,把好“凡进必审”关,保证村“两委”班子队伍的纯洁性。2023年以来,县委组织部联合纪委监委、公安、法院、检察等20个部门对拟新任的40多名村(社区)干部进行了全面审查,并完成村“两委”班子届中分析,及时调整不合格不胜任村干部。三是拓宽选任渠道。实施“雏雁培育”工程,鼓励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农村致富能手以及热心农村工作、乐于为农民群众服务的青年充实到村级后备人才库,经过宣传发动、个人自荐、群众举荐、党员联荐等方式,目前全县共储备村级后备人才1012名,其中储备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15人。
(二)抓好“培养”关,提升能力,破解队伍“能力不强”难题
一是学习培训提升理论能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强化常态化全覆盖培训,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以及村(社区)“两委”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计划,围绕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主题,依托县委党校、县红色教育基地震声楼等资源,以理论宣讲、案例解说、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授课效果,平均每年累计举办村级干部教育培训班7期,培训2077人次。组织215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社区)“两委”干部分别参加大专、中专学历提升班,持续推进在职学历教育,整体优化提升村级干部队伍能力素质。预计到2025年底,中专及以上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占比达100%。二是跟岗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搭建横向能力发展平台,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2021年以来共安排1500多名村干部外出交流学习、参观考察,推动村干部“走出去”开阔视野、比较优势、寻找差距,锻炼提升信访、环保、农业、党建等工作业务水平,提高事务处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三是以比促学提升综合能力。印发《关于在全县开展“政策学用评比”活动方案》,全县215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带领村干部队伍参与“擂台比武”,通过现场知识问答、登台演讲、应知应会测试等形式主动找差距、定措施、补短板,提升村级干部问策能对、开口能讲、提笔能写的能力。在全县范围内掀起赛促学、以学笃行的比学赶超氛围,全面提升村干部履职尽责能力。2023年来,共举办各类擂台比武、演讲比赛等比武练兵活动30多场次,实现全县村(社区)全覆盖。
(三)抓好“管理”关,提升服务,破解队伍“服务不好”难题
一是健全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村干部值班值守、日常考勤、请销假备案管理等制度,健全完善村(社区)干部个人、村(社区)“两委”班子和村党组织书记考核标准,结合开展“两随机”调研指导、巡回督导、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排查、重点村分类管理等方式,畅通来电、来信、来访、网络“四位一体”举报途径,加强对村(社区)干部履职尽责情况的全方位监督管理。二是建立监督评比机制。强化村纪检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对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三资”使用、惠农政策落实、村干部廉洁履职等情况进行实时监督。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群众民主评议等监督制度。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兴党兴业 先锋先行”等评选活动,并将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承诺完成情况作为评优、评先参考条件,营造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近年来,选树了大平山镇古城村党总支书记、山心镇社塘村党支部书记等10多名先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先进典型,通过广泛开展“兵支书”“商支书”等“兴业先锋”系列宣传报道,持续增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荣誉感、责任感。三是强化减负增效。严格落实上级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有关要求,持续巩固深化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成果。探索制定兴业县村(社区)事务准入清单,通过建立事务清单、规范准入程序、建立问责机制等方式,大幅缩减村级事务,规范清理村级各类机构牌子。进一步精简整合规范到村督查事项,开展工作微信群、APP清理专项行动,切实把村干部从无谓事务中解脱出来,让其有更多精力抓落实、促发展,切实提升为民办事服务水平。
(四)抓好“保障”关,提升热情,破解“作用发挥不好”难题
一是注重保障激励。足额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上调村干部报酬待遇不低于全区标准,落实星级村党组织村干部绩效奖励,每年投入30多万元为村(社区)干部购买人身意外险、每月按时足额发放薪酬保障,每年度拿出一部分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岗位专门面向村干部招聘,拓宽村干部上升渠道,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二是强化人文关怀。明确要求县镇挂村领导到村与村干部开展谈心谈话,听取村干部意见建议。今年以来,县镇党员领导干部走访生活有困难的村干部600余人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50多个,帮助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三是搭建工作平台。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引导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运用“屋场夜话”“板凳课堂”等形式载体与群众拉家常、聊心事,收集群众的困难问题和民生诉求,今年以来,全县共排查矛盾纠纷1118件,办结958件,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坚持“人在事上练”,有计划地选派政治素质好、沟通协调能力强、工作能力突出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兴业茶产业、南玉高铁兴业南站综合交通枢纽中心综合体项目建设一线等岗位参观实践,让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实战实训中壮筋骨、长才干。以产品加工、特色种养殖项目等为重点,鼓励村党组织书记领办村级集体经济实体2家,担任强村富民公司负责人1人,有效示范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三、成效与反响
(一)村(社区)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兴业县现有村干部1698人,其中35岁以下561人,占比33.03%,较上一届提高9.12%;女性干部516名,占比30.3%,较上一届提高5.62%;大专及以上学历239人,占比14.07%,较上一届提高8.35%;高中及中专学历722人,占比42.52%,较上一届提高10.81%。全部村(社区)实现党支部书记与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总体来看,通过系列措施,村(社区)干部整体结构功能得到大幅度改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在年龄结构、女性比例、文化素质等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优化,基层组织工作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二)选人用人渠道进一步拓宽。打破了就村抓村的路径依赖和选人用人的地域限制,以各乡镇为单位,通过公开储备、考察,迅速从致富能手、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退役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大学毕业生、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创新创业人才、县乡机关聘用工作人员等群体中分类选拔、挖掘出大量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储备队伍。全县共储备优秀后备人才1012人,其中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273人,年龄在40岁以下680人。
(三)村(社区)干部队伍整体能力素质得到提升。围绕线上、线下培训,以现场培训、网络培训、座谈交流、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活动,同时结合村级组织工作与村干部能力需求实际制定培训计划和内容,真正落实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提供什么的培训原则,确保培训对开展村级各项工作起到有效指导、有力助推的作用,有效提升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2023年以来县镇共举办各类村干部班次26期,培训干部4000余人次,实现村干部“充电赋能”全覆盖,村干部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为民办事服务本领进一步增强。
(四)待遇保障得到进一步落实及提高。通过建立健全建立和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基本报酬+考核绩效+发展集体经济奖励”制度,引导村干部干事创业。注重从优秀“一肩挑”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每年拿出一定名额,从优秀“一肩挑”村干部中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同时,加强对村干部的关心关爱,在社会上营造理解、关心、支持村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经验启示
(一)拓宽选任用人渠道,培养村干部后备力量。对现有的村后备人才资源进行一次认真地走访和排查,积极动员外出务工人员、毕业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参与后备人才推荐活动,把一些工作有方法、发展有思路的年轻人才纳入村后备人才库,进行重点培养。定期开展培训,通过日常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农业知识、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后备力量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鼓励农村后备人才参加学历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同时,加强实践锻炼,通过由镇干部、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结对帮带村级后备人才的模式,组织后备人才到村“两委”跟岗锻炼,提升实战能力。确保村“两委”干部离职后可以及时从后备人才库中补选合适人选,保障村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注重分级分层培训,提升村干部政治素质。创新教育培训模式,针对不同性格特质、学历、岗位的村干部,分层分类开展大规模的重点培训和普遍培训。对照村干部基层治理、纠纷调解、党建管理等需求,建立专业化的师资力量培训库,引入最新的教学资源,开发制作一批村干部感兴趣和实操性较强的培训教材,通过“线上+线下”“行动学习+户外实践”等培训模式,组织开展典型教育、警示教育、实操技能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消除村干部的本领恐慌,从而增强工作的成就感。
(三)完善管理机制,提升村干部履职效能。进一步厘清村“两委”干部职责,取消没有法律政策依据、权责不对等的责任状、承诺书,严禁假借“属地管理”名义将县直部门或镇党委、政府承担的责任转嫁给村党组织和村委,对一些不重要的“事和会”能减则减。完善挂点联系制度,挂点联系的县镇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指导村干部开展工作,广泛开展与村干部的谈心谈话,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和实际困难的帮扶。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容错免责情形和免责程序,打消村干部干事创业顾虑。
(四)完善保障激励机制,激发村干部内生动力。提升待遇报酬保障水平,缩小定员全额村干部与定员半额村干部待遇差距,进一步研究逐步取消定员半额。加大关心关爱力度,给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险。加大典型选树力度,对表现优秀、群众满意度高的村干部,优先列入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两优一先”人选,在年度绩效考评中优先评为优秀等次。拓宽村干部发展出路,进一步加大从“五方面”人才中考录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力度,持续提升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关专题 |
· 党建专题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