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宁市西乡塘区委组织部
2024年08月27日16: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起因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衡阳街道南铁北四区社区成立于2001年,管辖面积约1.5平方公里,管辖区域包括中国南宁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机务段、南宁宏泰中医医院等20多个单位和以铁路职工家庭为主的老旧居民小区31个,现有常住居民1.8万余人,是汉、壮、苗等8个民族聚居的混合型老旧社区。社区党委下辖25个居民小区党支部,管理党员907名,其中60岁以上的老党员占80.26%。在社区治理中,党员难集中、教育难覆盖、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四难”问题在南铁北四区社区尤为典型。
针对这些现状,南铁北四区社区党委按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相关要求,深化“老铁微家”品牌创建,推行微阵地、微声音、微服务、微活动“四微”工作模式,将党组织深植于社区网格之中,把党的组织建设、党员服务等覆盖到基层治理的最基本单元,党群关系进一步紧密,社区治理难题群策群力破解,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社区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口多、社会化党员多、活动场所少的“三多一少”被动局面逐步转变为党群活动多、沟通交流多、便民服务多、邻里矛盾少的“三多一少”积极形势,社区成为了广大党员群众的幸福家园。
二、主要做法
(一)织网共享微阵地,建强红色堡垒
积极构建“党建+网格化”梯次融合治理新格局,巩固放大“老铁微家”的品牌优势。一是夯实党建引领基础。成立“微家家委会”,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大家长”,从影响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和党员中民主推选3—5名家委成员。家委会定期共商社区重大事务,示范带动邻里党员践诺履责,全天候提供有困难找党员服务,广泛凝聚起“党旗红”引领“治理优”的思想共识。二是建强社区党建网格。依托城区四级红色网格,延伸打造“社区—小区—楼栋”联动体系,按“1+N”模式建强“老铁微家”(“1”即党群服务中心“微家”服务站,“N”即14个社区网格按需创建N个“微家”)。“微家”选设在服务热情高、责任心强的党员家中或者小区庭院、大树脚等公共场所,“家”门常开,党员就近就便参加活动,汇聚“微力量”为社区治理提供“硬核支撑”。三是开拓网络党建阵地。以党支部为单位,组建党员学习交流群25个,将有条件参加“云”端集中学习的党员连在线上,确保思想引领“不掉线”。各党支部委员按月轮值,在微信交流群实时发布党的创新理论和大政方针政策、支部党建信息等最新资料链接或资料包,及时推送“学习强国”“八桂先锋”“南宁党建”等平台的精品党课,适时组织形式多样的线上专题学习交流活动,构建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居“家”充电环境。
(二)传递党群微声音,凝聚奋进力量
党员干部进网入格,全方位畅通党群交流渠道,以民声入耳助推民生落地。一是“老铁”宣讲传党情。深挖辖区铁路老党员“富矿”,发掘一批有情怀、有才华、理论水平高的老党员,组建“老铁”宣讲队。80余张“老面孔”以新身份在社区开展“三宣讲”(即讲活党课小故事、讲清惠民新政策、讲述身边好榜样),循序渐进传递出党的“好声音”,引导社区邻里知党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二是“月月议事”强自治。赋予10个社区便民亭党群议事功能,共享社区党群活动室,打造“月月议事”平台。网格员、党支部、业委会或自管会、居民群众等代表每月讨论居民关心的公共资金使用、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问题,专人公示工作进展,确保广大居民的知情权。社区党委定期汇总每月“议案”,推广示范性治理举措,如推广街区式住宅小区居民乱搭乱建厨房圈养鸡鸭、老旧小区化粪池堵塞治理等,提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民主站点心连心。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托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络点,以开展“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主题活动为总抓手,党代表、人大代表定时微笑接访,定期走向千家万户,从民生专题调研、民情恳谈会、意见征集会等活动中广泛收集民声,积极向上反映民意,争取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着力打通上连党心、下连民心的“最后一米”。汇智聚力推动社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截至目前,无物业小区居民对引进物业管理的态度由拒转迎,支持率由60%提升至98%。
(三)能帮就帮微服务,促进文明和谐
凝聚党群力量,弘扬“能帮就帮”的南宁精神,推深做实“民呼我应”。一是多元化便民解忧。打造社区零工就业服务站,将城区零工市场“链”到居民“家门口”,一站式办理 “办不成事”“招不到人”“找不到工”“领不到薪”等便民劳务服务。依托“邕新驿站”,开展“党旗领航·暖新聚新”关爱服务活动,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党员关系转接、休憩应急等暖心服务。整合辖区居民互助、商家服务等低偿资源,制作365便民服务联系卡,设立便民服务热线,为居民提供“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街”服务。二是常态化志愿服务。引导在职党员和热心居民群众积极注册“桂志愿云”,根据个人能力特长和服务意向,就近就便响应和参与辖区志愿服务活动。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共建,社区党委牵头组建“老铁”服务队,将在职党员、“两企三新”群体、“社校联盟”在校学生等各方力量按组织属性和功能优势,分别编为便民服务、自治服务等6支队伍,每月在各小区楼栋有序开展走访慰问、清洁家园等志愿服务活动,补齐社区服务短板,实现网格服务全覆盖、社区治理增效能。三是精准化助老扶弱。聚焦老年人口多的特殊社情,用好“五社三站”“邕骑先锋”等红色力量,引导独居老人到日间照料中心就餐,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送餐上门,用“一碗热乎饭”传递“银发关怀”;对重点关注老人实行一天一见面、一天一联系活动,为空巢、失能老人提供居家诊疗、助浴助洁等“敲门”服务,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以“微心愿”为名,对社区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名孤残儿童、242名残疾人开展“圆梦行动”,由网格员日常收集心愿并梳理分类,能办的马上办好,暂不能办的通过定期公告的方式,联系辖区单位、凝聚社会力量点亮心愿。
(四)交流交融微活动,共享幸福家园
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党群交流交融活动,聚力构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幸福家园。一是叙家风、寻榜样。打造家风会客室,公开征集“我的家规家训”,广泛开展家风故事会、家训书画展、寻找“楼宇好人”、评选“十佳和谐家庭”等活动,对社区优秀家风文化“讲”“展”“学”,挖掘身边党员群众的闪光言行和感人事迹,营造爱国爱家、崇德向善的社区氛围。二是舞会友、歌传情。丰富活动载体,利用小区广场、小区凉亭、辖区单位活动场地等打造5个百姓舞台,鼓励和支持文艺爱好者们自编自导自演各类文艺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乐享文化服务,增进邻里情谊。积极挖掘党群文艺骨干,组建“春雨”“康乃馨”等精品文化艺术团体,将德、孝、廉、信、礼等社区精神融入文艺表演中,创作出《向党宣誓》等打动人心的歌舞艺术作品。三是节同庆、雅共赏。精心谋划“七一”主题党日活动,社区党委联动辖区共建单位,在南宁铁路机务段和谐型火车前百人齐唱,歌颂祖国;组织近500名党员同志齐聚南宁铁路文化宫剧场,共享“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文化视听盛宴,见证34名老党员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社区党委联合8个党建联盟单位轮值“我们的节日”“民族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办“两节一会”(艺术节、邻里节、运动会)、百家宴等社区文化活动,积极弘扬新进邻里文化。
三、主要成效
(一)党建与空间互嵌,组织覆盖更有形有效
遵循“社区—小区—楼栋”治理单元延伸轨迹和网格治理服务需求,将社区党委的“红色引擎”力量化整为零,分解成群众家门口的25个“微家”,有效激活了社区的闲置空间、低效空间、潜在空间,破解了老旧小区集中性场地资源不足的难题。随着“微家”阵地数量不断增长、“红色网格”不断织密,党员集中难、教育难覆盖等问题迎刃而解,越来越多党员就近回“家”,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真正实现了党员群众工作生活到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建强到哪里。
(二)党建与民生互嵌,家事共治更群策群力
“汇民声”阵地有效下沉,民需民盼得到了充分倾听和回应,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热情持续高涨。35名在职党员先后进网入格,示范引领358名离退休党员发挥余热,辐射带动社区多名党员、群众主动进行365便民服务登记,志愿队伍壮大到近500人。走访服务居民群众1368人次,提供文明劝导、清洁家园、防诈宣讲等志愿服务80余场,积极参与社区16个无物业小区的环境改善行动近200次。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党员“身份流入”优势被如数转化成推动社区发展的“作用流入”优势。
(三)党建与服务互嵌,社区发展更同心同向
紧贴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社区党委聚力完善了党群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智慧长者食堂等邻里便民服务设施,“一老一小”尽享关心关爱,全龄友好的10分钟便民服务圈日臻扩大,便民资源出门即及、居家可享。在党员带动下,各族邻里通过以一名党员带动一家、一家带动一楼一栋等方式,在“家门口”实现了以文明促交流、以互助促交融,共居共学、共事共乐良好局面得以形成,以社区为“家”的理念深入人心。整个社区这个“大家”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凝聚起建设美好家园的磅礴力量。
四、经验探讨
(一)老旧社区治理拓新必须坚持党建引领
老旧社区因为公共投入不足、管理资源匮乏、人口流动较大等因素,治理面临诸多困难,一定程度上制约社区治理的效率和效果。坚持党建引领,能确保社区治理的方向与国家政策的导向相一致,从而在党的领导下集聚各方力量优先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解决居民最迫切、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上,避免治理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在深化“老铁微家”的实践中,坚持党建引领,是实现组织功能化整为零却始终形散神不散的根本所在,是党建共建联建在探寻社区治理新方向中始终攥指成拳、精准聚力、持续用力的根本所在。
(二)老旧社区服务出新必须聚焦民生福祉
越是人流密集的老旧社区,“民呼我为”的声音就会越大,社区服务提质升级的难度系数也就越高。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建立健全诉求搜集、分类梳理、会商快办等机制,开展党群联席会、民情恳谈会、居民议事会共治“三会”,请居民既“出题”又“出智”,确保“为民服务”发力准。要拓宽党群服务中心“为民”功能场景,以“党建+”为纽带,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参与社区治理,及时解决居民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持续扩大便民服务圈,在“民呼我为快办”中不断提升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指数。
(三)老旧社区活力焕新必须织牢精神纽带
老旧社区见证着无数人的奋斗和汗水,也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和情感,唯有不断增强“家”这一独特精神标识,广泛凝聚起居民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奋进共识,才能让老旧社区永葆生机活力。要以“红色服务+五个家园”建设为抓手,加强“红色邻里”建设,广泛开展红色文化融合民俗活动,促进各族居民交往交流交融,培育积极的邻里文化,稳稳托举起“大家一起向未来”的家园建设愿景,推动社区氛围从养老变享老、从安居变乐居。
相关专题 |
· 党建专题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