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6日08:12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我们社区属于城中村,大部分是开放式小区,治理起来比较困难……有了业主委员会和‘红管家’后,居民自己的家园自己作主、自己管,如今邻里和睦、环境宜居。”近日,说起社区前后的变化,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攀枝花社区党委书记王云婉感慨道。
文山州有社区171个,其中城镇社区106个。一直以来,社区存在居住人口密集、矛盾纠纷多等难题,制约着社区各项事务高效运转。近些年来,文山州通过推行街道社区兼职委员制度、组建小区“红管家”队伍、开展村级活动场所“瘦身提质”行动等措施,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凝聚起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
兼职委员走进街道社区
“我们充分摸排驻区单位资源,结合社区治理实际需要,重点从辖区司法、城管、医院等单位中选聘兼职委员6名,促使辖区行政、民生等领域资源下沉,推动助老助残、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事项走进社区,为居民带来更多实惠。”文山市开化街道振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薇介绍。
缺力量、缺资源是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难题。为凝聚驻地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到街道社区治理工作中,文山州推行街道社区兼职委员制度,搭建各类社会力量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参加城市建设、共享城市文明的新平台,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变“单打独斗”为“合力攻坚”。
针对兼职委员怎么配、怎么用的问题,文山州明确,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一般配备5—9名,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一般配备3—7名,主要从社区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物业公司及小区业委会中的党员、驻社区的党代表中推荐选聘。
在发挥作用方面,引导兼职委员填写资源清单,全面梳理所在单位和个人的项目、人力等资源情况。街道社区党组织结合实际情况按季度填写需求清单,在与兼职委员和所在单位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共同商议决定实施的民生项目,梳理项目清单,推动人员力量下沉服务、资源帮扶向基层倾斜,形成合力共同解决社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兼职委员和所在单位参与解决矛盾纠纷600余个。
“红管家”推动邻里自治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发挥基层群众自治作用至关重要。文山州在社区中探索“红管家”志愿服务机制,从各小区居民党员、在职党员、业主委员会成员以及有服务意愿的离退休老干部等党员中,挑选人员组建小区“红管家”队伍。优选小区党支部书记或有热情、有公心、有能力的党员担任“红管家”负责人。“红管家”履行楼栋长、微网格长等职责,常态化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日常管理事务,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老党员、离退休干部桂万发是攀枝花社区居民信任的“红管家”队员之一,也是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小区里哪里有矛盾纠纷、有服务需求,他都会马上记下,第一时间去沟通解决,解决不了再上报到社区协调解决。“通过业主委员会每天的走访、宣传,邻里间的大部分问题在小区内都能得到解决。”桂万发说。
为持续强化社区治理自治模式,文山州建立“物业行业党委—乡镇(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物业)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六级治理架构,充分依托物业行业管理部门、乡镇(街道)、社区、小区业主力量,不断健全机制推动社区治理向居民小区、楼栋延伸。截至目前,全州组建“红管家”队伍140余支,为群众提供服务17万余次。
村级活动场所“瘦身提质”
走进马关县夹寒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只见门口挂牌规范整齐,“一站式”服务办公场所整洁大方,办事指南职能事项清晰明了……
“以前,居委会办公场所大大小小的牌子、制度就有二三十块,什么事情都要做、都要抓,很难抽身去社区走访,现在牌子和证明事项都精简了,我们有了更多时间到群众家中了解情况,群众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了。”谈起村级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瘦身提质”行动带来的变化,马关县夹寒箐社区党委书记杨安伦说。
“小马”拉不动“大车”,大部分原因是压在身上的担子太重、太多,办理事项太烦琐。为此,文山州全域推进1016个村级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瘦身提质”行动,通过整合办公场所和规范机构牌匾、标语标识、制度上墙、宣传公示、日常管理的“一整合五规范”标准,清理没有法律法规或政策依据、实际效用的“空”牌匾1600余块,规范清理制度标语8000余处。腾挪出2000余间村级办公用房,用于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老年活动室、少年儿童之家等便民活动场所,并规范设置“一站式”便民服务站,变“多门找人”为“一站直办”。
为确保基层减负常态长效,文山州配套制定村级为民服务主要事项清单等措施,细化村级阵地标识标语、牌匾制度准入机制,进一步明确村级党组织履行职责等事项,村级活动场所布局不合理、标牌标识不规范、权责不清晰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源头上进一步减轻基层工作负担,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群众办实事。
相关专题 |
· 党的建设数据库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