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江苏无锡市:把支部建进小区 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中共无锡市委组织部

2024年08月14日18:0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坚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弘扬“支部建在连上”优良传统,全面推行“把支部建进小区”,探索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新模式,推动党的领导延伸覆盖至治理末梢,不断提升小区治理现代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一、背景动因

无锡是经济大市,城镇化起步较早、推进较快,目前城镇化率达到83%,全市投入使用的住宅小区超3600个,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组织根系“难扎深”。城市社区普遍面临服务半径过大、人口过多、力量不足等问题,社区党组织向小区、楼栋进一步延伸的组织网络还不够健全,组织覆盖还不够到位。二是资源力量“难统筹”。部分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能力不强,对辖区各类治理主体缺乏有效抓手,统筹整合内外资源、调动各方参与社区治理显得力不从心,治理合势尚未真正形成。三是作用发挥“难跟上”。一些社区党组织组织动员能力不够强,在担当重大任务、遇到突发事件时,组织发动还不够迅速有力;党员在“八小时”外习惯于“潜水”“隐身”,先锋模范作用难以有力体现。四是矛盾诉求“难兜住”。一些物业公司管理不规范、服务不到位,有的业委会不作为、乱作为,导致矛盾纠纷和群众意见在小区淤积。为此,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在“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党员联户、三报到三服务、红色物业、城管进社区等经验做法基础上,主动思考谋划,系统集成创新,大力推进“把支部建进小区”,进一步严密基层组织体系,构建小区党支部引领下的小区治理工作格局,推动小区资源由“散”到“聚”、邻里由“疏”到“亲”、治理由“弱”到“强”,形成以“党旗红”引领“治理优、生活美”的生动图景。

二、主要做法

(一)站在高处谋全局,增进小区党建引力

坚持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效率推进。一是整体设计定方向。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市委将“把支部建进小区”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全局性、牵引性工程,召开工作会议,制定出台“1+6”系列文件,即《关于推进红梅花香·把支部建进小区的实施意见》这1个管总文件,以及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联合执法进小区、“一老一小”关爱服务等6个配套文件,以体系化方式构建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二是多方协同抓推进。阶段性成立工作专班,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社会工作、机关工委、城管、住建、民政等27个部门共同参与、“组团”推进。创新实施组织扎根、红领物业、执法下沉、组团服务、志愿暖心、文化润心、科普惠民、法治教育、安全宣传、党员先锋“十项行动”,明确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具体任务、完成时限,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压实职能部门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三是精准施策求实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领域、地域的实际情况,针对商品房小区、老旧小区、安置房小区、商圈小区、集宿区等,分类建立《指导手册》,加强调研指导,推动各市(县)区既认真落实面上规定要求,又结合实际抓好创造性贯彻落实,不断提升小区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落在细处抓覆盖,增添小区党建动力

聚焦提升组织力,持续抓好支部组建运行、队伍选育管用等重点,坚持在细微处用力,把小区党支部建成小区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一是支部组建科学化。按照“利于管理、便于活动、发挥作用”原则,根据党员数量和治理实际,以小区为单元、以单独组建为主要方式,普遍建立功能型党支部。研究制定统一规范的支部组建标准和流程,确保组建过程稳妥有序,同时充分尊重基层实际,对于已经成立并运行良好的实体型党支部予以继续保留。全市已建立2652个小区党支部,初步构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大支部”组织架构。二是队伍配备标准化。按照“讲政治、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有热情”的“一讲四有”标准,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推广“1+7+N”模式,一般由社区“两委”兼任支部书记,居民、在职党员、业委会、物业、城管、网格员、“三官一律”和党建联建单位党员担任支委,同步建强小区党员楼栋长队伍,着力打造一支群众信得过、服务有本事、治理有办法的小区党建工作队伍。三是工作运行规范化。强化小区党支部权责,主要承担教育、管理、监督小区内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赋予一定的议事权、建议权、监督权和评议权。加强小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有制度、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要求,健全日常规范运行机制,细化议事决策、联席会议、审议评议等具体办法。指导基层梳理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基本情况、党员名册、居民骨干、联建资源等5类“必清底册”,明确组织、队伍、保障、机制4类10项“必有清单”,确保小区党建方向明、情况清、运行顺。

(三)耕在深处链资源,增固小区党建合力

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统领作用,链接各方面各领域资源力量,增强小区治理的“磁场”效应。一是红色物业聚能。纵深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全面推行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并建立“三位一体”协同联动机制,由小区党支部牵头每月召开1次联席会议,讨论涉及物业管理、便民利民、商业配套等重大服务事项,切实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将物业公司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与信用管理、行业评先评优等挂钩,将小区党支部对物业公司的监管评价意见列入业绩信息、记入信用档案。二是党建联建聚力。用好“六联六共”党建联建机制,推动市县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区单位、群团组织等与小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小区党支部定期梳理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推动资源供给和居民需求精准对接。深化组团式零距离服务,固定设立服务点、服务日,实施“政策进基层、服务进小区、党员进楼栋”行动,今年以来累计办好各类实事1430件,开展政策宣讲1531次。三是执法力量聚焦。构建小区党支部引领下的“联合执法进小区”机制,由城管部门牵头整合住建、公安、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生态环境、消防救援等单位以及街道、社区工作力量,原则上每5—10个小区设立1个“联合执法进小区”工作站,建立部门轮流坐班日常联络机制、快速反应逐级响应机制,每月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行动2次以上,协调解决电动车安全管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垃圾分类等痛点堵点问题1810个。四是先锋服务聚效。开展机关党员“先锋行动”、青年志愿服务、“夕阳正红”等进小区行动,严格落实在职党员“三报到三服务”制度,用好“锡先锋·码上到”线上平台,推动5.56万名机关在职党员在居住地小区亮身份、领岗位、办实事,带动更多居民群众服务在小区。创新“党员+”志愿服务,打造“小区睦邻日”“幸福邻里节”等,今年以来已举办党员服务集市、开展志愿便民服务3156场次。

(四)投在用处强保障,增强小区党建实力

坚持钱往基层投、事为基层做、力向基层使,为小区党支部有序运行提供支撑保障、解决后顾之忧。一是实打实提供经费。不新增基层财政负担,通过党费划拨、财政扶持、专项补助等方式,为小区党支部提供必要经费支持,同时挖掘存量、拓展增量“两手抓”,统筹用好社会公益慈善资源,把社区为民服务专项资金20万元优先用于小区党建,对党支部书记、委员、党员楼栋长等给予适度工作补助,确保小区党支部做事有钱、干事有人。二是心贴心打造阵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突出服务功能,深入实施基层党群服务阵地“三优三提”十项举措,充分利用闲置资源,统筹现有阵地资源,“一事一策”推进“一小区一支部一阵地”建设,建好用好小区党群服务驿站,统一悬挂“红梅花香”标识,规范驿站建设管理标准,创设多样化服务场景,为群众打造“家门口”的党群服务阵地。三是端到端加强数治。树立数字治理思维,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智慧社区(小区)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居民自治”,鼓励社区推出小区微信群、社区APP等信息媒介,既方便居民在用户端上“找书记”“找物业”“找商家”“找志愿者”,又方便服务端调度任务、匹配资源,以数字治理与基层党建的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小区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服务水平。

三、工作成效

一是进一步严密了组织体系,党的执政根基扎深扎实。在“把支部建进小区”实践过程中,我们进一步严密基层组织体系、畅通基层组织脉络,推动党组织的“毛细血管”向基层治理最末梢延伸覆盖,实现城市党建的“神经末梢”和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深度融合,让党组织离群众更近、党对城市基层工作的领导更实。通过赋权增能,小区党支部作用发挥越来越好,影响力和美誉度越来越高,让小区居民有了“主心骨”、小区治理有了“领头羊”,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

二是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机制,基层治理水平向上向优。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机制有效运行,及时协商解决物业管理问题,今年以来全市小区管理方面的投诉量同比下降11%,物业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推行“联合执法进小区”后,执法重心有效下移、服务有力前移,切实把矛盾纠纷和问题解决在“家门口”、化解在“萌芽期”,防止出现“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通过建强小区党支部,促进小区党员、周边组织、上级部门和执法力量等紧密联系,小区治理从见招拆招、形式单一向常态长效、多彩多样转变,基层治理效能显著增强。

三是进一步赢得了群众满意,党群干群关系趋密趋牢。搭建了民情恳谈会、邻里议事会等协商议事平台,形成“民意收集、分析研判、协商议事、跟进落实”的协商议事工作闭环,居民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温度、有人气的群众“家门口”党群服务阵地,让群众想来、爱来、常来。开展了一系列集中便民惠民服务,办好了一批“微幸福”民生项目,把党建工作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随时随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四、经验启示

一是必须牢牢把握党建引领这个根本方向,抓住小区治理主导权。基层治理关键在党,党建引领是小区治理的行动指南。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到基层治理末梢,党的领导才能一贯到底,党的号召才能一呼百应,基层治理才能不偏向、不走样。必须突出“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导向,大力推进“把支部建进小区”,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不断提升小区党支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实现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同频共振、互融互促。

二是必须牢牢把握群众需求这个目标靶向,畅通小区治理主干道。基层治理千头万绪,说到底是为了千家万户。只有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用心办好每一件群众的事,耐心解决每一个群众的难题,小区党建才能真正赢得民心、获得民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小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需求端着手、从供给端发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推动基层治理之路越走越宽广。

三是必须牢牢把握共治共享这个工作指向,合唱小区治理主旋律。小区治理不是哪个主体的“独角戏”,而是在党组织引领下的群体“交响乐”,只有引导多元主体共同投身小区治理,推动更多资源、力量、服务下沉小区,才能切实挖潜能、增动能、聚势能,下好基层治理“一盘大棋”。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治理“主心骨”作用,通过机制共建、资源共享、品牌共创等方式,串联治理主体,牵引治理对象,整合治理力量,不断激发相关利益主体的内生动力,推动形成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赢格局。

四是必须牢牢把握基层首创这个实践导向,打好小区治理主动仗。党组织越向基层延伸,越是倚重基层的探索实践。“把支部建进小区”需要统筹设计,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和重点,更需要基层勇突破、善创新,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探索新路子、打开新局面。必须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引导基层找准“上情”和“下情”的承接点、“想到”和“做到”的结合点、“抓住”和“抓成”的突破点,推出更多原创性、差异化、集成式的创新举措,形成更多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以基层首创的“源头活水”激活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专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