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阴市委组织部
2024年08月14日17:4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江苏省江阴市以“把支部建进小区 将服务送进家门”为主线,坚持吸纳与重塑理念,做好思想、机制、主体、空间四个支撑模块的统合,逐步推动小区治理提质增效、蝶变焕新,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江阴路径。
一、背景起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江阴市城市社区普遍面临服务半径过大、服务人口增多、服务力量不足等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突破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和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城市基层治理是一盘棋,小区治理是棋眼,牵动着千家万户。近年来,江阴市坚持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集成推进“把支部建进小区”,先后推行了小区“三位一体”治理、联合执法进小区、“一区两员”等实践,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效能治理,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治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以思想统合吸纳重塑共建共享治理共识
“一轴心”实现上下聚合。以“党建+基层治理”书记项目为杠杆,撬动市镇村三级党组织发挥“轴心作用”,实行市委书记出题、镇街党(工)委选题、市级部门领题相结合,推动红色物业进小区、联合执法进小区等重点工作列入年度“书记项目”。聚焦小区治理专题,举办“澄述·思享汇”书记论坛,实施党委书记UP行动,积极推行党员责任区、支部观察员、近邻监督员“一区两员”做法,通过月推进、季调度,层层拧紧街道—社区—小区党组织书记责任链条。
“一盘棋”推进组织整合。集成推进“把支部建进小区”,落实社区大党委、小区大支部要求,全覆盖组建766个小区党支部、3402个楼栋党小组,让党的组织和工作真正进小区、入楼栋。精选社区“两委”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优选党员骨干担任党小组长、楼栋长,通过党员联户“1+10+N”制度,引导1402名社区党员、4200余名热心居民积极认领党员责任区、志愿先锋岗。构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治理模式,通过服务联心、问题联处、要素联育,畅通居民诉求渠道,建立小区事小区办的治理闭环。
“一条链”确保能力契合。完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连续4年实施“青苗计划”,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社局统一组织招录399名社工,启动中青年社工“青雁澄长营”,实施社区带头人“澄雁先锋”培育计划,注重在为民服务、矛盾调解等治理一线发现考察干部,村(社区)“两委”换届以来,已有145名返乡大学生、镇街编外、网格员提拔进社区“两委”。开展“澄江小支书”赋能沙龙,依托“社创·澄长营”社工培养平台,围绕小区治理实际案例,开展体验式调研、“解剖麻雀”式研讨,推动小区党支部书记提升履职能力。
(二)以机制统合吸纳重塑高质高效治理体系
“党建联建”全周期组团服务。扩大党建“朋友圈”,按照“地域相邻、治理相融、优势互补”原则,深化“澄锡惠”“澄张虞”“锡常”等党建共同体,组建163个小区治理类党建联盟,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合力解决治理难题,实现“1+1>2”的联建效果。强化小区党支部与驻区单位的联建共建,深度梳理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引导联建党组织每年至少认领2个“澄治·微幸福”小区服务项目,丰富“澄治荟”党建品牌矩阵。
“吹哨报到”全流程协同赋能。推动“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向小区延伸,实现小区服务诉求“一口受理、一键派单、上下联动”。小区党支部围绕居民反映强烈的、小区无法解决的问题向社区、镇街园区党组织发起“吹哨”,对涉及多个部门、镇街层级无法解决的问题,实行逐级“吹哨报到”,切实做到需求在小区发现、服务在小区开展、问题在小区解决。
“管执联动”全方位提质增效。全面推行“联合执法进小区”,整合城管、住建、公安等7个执法部门力量,建立“管执联动”巡查队,提供照明、消防、燃气等30余项服务,为居民和沿街店铺量身定制“家庭装修一图览”“门店经营须知”等7类个性化服务指南,开展小区全覆盖“综合体检”,推动解决垃圾分类、违章搭建等问题189个。
(三)以主体统合吸纳重塑善作善为治理优势
“在职党员”创优成势。以在职党员“三报到三服务”活动为抓手,推动14500余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小区党支部报到,推广入户走访常态化、按需设岗菜单化、睦邻议事特色化等三类服务模式,落实“五个一”举措,在职党员挂钩服务期间完成一次入户走访、参加一次协商议事、办好一件好事实事、开展一次志愿服务、全职在小区工作一天。
“三新党员”乘风聚势。推行“聚新入格”助力小区治理行动,联动122家暖“新”商户提供全生活领域优享服务,在新就业群体集聚区建设暖“新”街区、“骑手之家”,发布暖“新”项目52个,惠及全市1800余名新就业群体。扩大主播、网约车等党群阵地辐射效应,引导433名新就业群体担任小区“新手网格员”,吸收入党积极分子15人。
“群团组织”整体起势。深化党建带群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统筹整合工青妇群体、党外人士、乡贤、离退休干部等力量,坚持开展法律“夜门诊”“群心共治”“银领先锋”进小区,打造“银龄客厅”“友邻市集”“妇女微家”等阵地,每个小区成立1支常驻青年志愿服务队,设立一批“老党员调解工作室”,汇聚小区治理强大合力。
(四)以空间统合吸纳重塑可观可感治理生态
营造具有归属感的睦邻空间。实施小区微阵地集群计划,以“澄事·睦邻点”作为小区治理突破口,重服务性和去行政化,集“党建活动、便民服务、民意征集、协商议事、文化宣传”等功能于一体,以营造的理念将空间还给居民。
营造具有社区感的公共空间。充分发挥“小区事小区议”功能,推广“小板凳大民生”“红色星期五”小区接待日等做法,形成“提、议、定、做、评”固化流程,开展“民情帮帮团”“民声七点办”等共商共治活动170余次,有效解决老小区改造、加装电梯、污水管网改造等诉求700多项。增设大拇指投票卡、娃娃楼栋长等议事形式,用参与仪式感换居民认可度、增强小区凝聚度。
营造具有科技感的未来空间。打造“澄心治”现代社区数字化平台,建设“一项管理办法、四中心、五大库、十七项能力”数字底座,引入RPA智能机器人、万能表单等实用工具,实现基础信息、报表数据自动采集,丰富应用场景“清单库”,将治安防控、居家养老、AI车位共享等链入小区数字治理平台,实现小区治理线上线下互通互补。
三、启示探讨
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必须让党建“引领其上”,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号召力;“领跑其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改革创新,率先攻坚克难;“贯穿其中”,推动党建覆盖基层治理全领域、融于基层治理全过程,加快同向并行、同频共振;“赋能其用”,引导各方资源注入基层,推动各方力量沉入基层,协调帮助基层解决问题矛盾;“坚实其底”,推动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切实筑牢基础基石。
一是站稳政治立场,发挥基层治理领导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既是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导向,更是固根基、管长远的政治要求,必须深刻理解党建对于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加强和创新基层党建,引领和推动基层治理不断走深走实。
二是优化治理体系,增强基层治理组织力。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需要坚持系统思维和突出工作统筹,理顺基层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内外融合的工作新格局。
三是激发主体活力,提升基层治理凝聚力。基层党组织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充分激发社区工作者、党员、楼栋长等群体的动力活力,建设一支具备组织力、执行力、战斗力的队伍,以大党建思维推进系统性增效、内涵式发展,攥指成拳汇聚治理合力。
四是聚焦路径创新,延伸基层治理影响力。基层党建路径创新不是花样翻新,也不是拆旧建新,应该是立足基础主动挖掘、主动提升,打造贴合实际、讲求实用、具备实效的创新亮点。
相关专题 |
· 党建专题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