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公路医生进乡村”党建联合体 党建引领合力铺就乡村振兴平安路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2024年08月05日15:2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江苏公路人扛起“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使命担当,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在全国交通系统中首创“公路医生进乡村”党建联合体,以农村公路安全治理为着力点,助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前全省已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30个,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在全国率先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并获评优秀等级,多家媒体相继报道江苏农村公路建设成就。

一、背景起因

江苏是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总里程14万公里,路网密度达139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前列。农村路网更畅通,农村物流更便捷,农民出行更便利。不过,农村公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交通安全设施不够完善、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等。农村地区公路交通事故总量仍然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省总数的四成和五成左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危害。因此,加强农村公路安全治理,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这一“急难愁盼”问题,是极其紧迫的任务。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由于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安全治理新老矛盾交织叠加,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仅凭交通部门一家之力,难以高质量完成安全治理的目标任务。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江苏交通运输厅、公安厅、应急管理厅在全省联合开展了“公路医生进乡村”安全专项行动(2023—2025年)。结合专项行动的开展,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创新农村地区公路安全共管共治机制,以县(市、区)为主,各地相继构建了由交通、公安、应急、乡镇等成员单位共同参加的党建联合体,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充分融合,合力打好专项行动的整体战、攻坚战。

二、主要做法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分析研判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形势,统一思想认识,聚焦工作的推动、矛盾的协调、问题的解决,在发现风险、防范风险和消除风险上下好“先手棋”,切实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顽疾。

1、共建党建联合体组织,形成高效协同联动机制。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形成强大合力。构建“公路医生进乡村”党建联合体,形成“省市县三级党组织上下联动,交通部门党组织牵头,交通、公安和应急等部门党组织横向协同,乡镇党组织同向发力”的工作新格局。省交通运输厅公路中心制定党建联合体工作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建立了会议联开、队伍共育、服务联动、品牌联创、督导联系的“五联”工作机制,直面问题、接续发力。以首批成立“公路医生进乡村”党建联合体的南通如皋市为例,围绕安全专项行动,成立了“公路医生进乡村”联合体党委,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党委书记,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担任党委副书记,其他参建单位党组织书记为党委委员,一着不让高效推进各项工作。

2、变“单打独斗”为“同向发力”,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党建联合体成员单位加强协调配合,健全定期会商、信息共享、联合治理等机制,共同制定“公路医生进乡村”安全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内容和各方工作职责,破解以往部门和职能方面存在的壁垒,实现由过去单独干转变为目标一致一起干,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有了党建联合体这个平台,现在文来文往少了、推诿扯皮少了,成员单位面对面主动认领任务清单,大家一起商量,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原来感觉难办的事不再难办,原来需要“等等再办”的事转变为“立马就办”。

3、组建“公路医生”团队,持续开展“三进”行动。充分发挥共建单位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整合公路交通安全专家资源,遴选公路交安设施、交通执法、信息技术、交通安全管理、安全应急等方面的资深专家,建立首批10名省级“公路医生”专家团队。各设区市参照省级“公路医生”专家团队做法并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全省百名市级“公路医生”专家团队。各县(市、区)共建立千名路长、网格员“公路医生”基层团队。持续开展“三进”行动,即“公路医生”进区县、进路段、进讲堂,送专家、送技术、送服务。进区县,就是深入农村区县乡镇,开展实地调研,科学评估农村公路安全运行情况,提出综合性治理措施,全过程、全方位服务指导安全提升方案设计、现场实施、检查验收、效果评价等工作。进路段,就是按照“一路一策、一点一策”思路,从工程、管理等方面提出综合性整治提升建议,全过程、全方位服务指导安全工作。进讲堂,就是采取名师带徒、团队共建等方式,为基层开展交通安全管理培训。

4、实施“222”挂牌督导,压紧压实整治攻坚责任。党建联合体组织精干力量,通过反复调研、摸排梳理,在面广量大的农村公路路段中,有针对性地选取了交通事故多发、群众反响强烈的路段实施挂牌督导整治,建立台账、挂图作战,将“问题清单”变成群众的“幸福账单”。省级层面每年对各设区市挂牌20条农村地区事故多发点段,各设区市每年对县(市、区)挂牌200条事故多发点段,全省每年挂牌事故多发点段里程2000公里,形成年度督导清单,分解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县(市、区)以省级挂牌路段督导整治为契机,建立“公路医生工作室”、“公路医院”等,科学把脉、靶向治疗。为强化督导整治,党建联合体还组织开展了“老党员老专家乡村行”活动,选派有经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专家,充分发挥他们独特的政治优势、专业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分批赴整治现场进行督导,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整治工作。

5、多阵地+多形式,让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党建联合体结合党群活动日和普法工作活动的开展,向辖区广大群众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文明驾驶知识。全面把握春运、农忙、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创新推出一批贴合农村地区实际、贴近农村居民出行的安全宣传用品。充分运用好农村地区“大手牵小手,安全伴我行”主题宣讲、本地网红自媒体、村居微信群、智能交通“哨兵系统”、乡村“大喇叭”、“双语”宣传小喇叭、乡村“大舞台”、流动宣传车等多种平台,让农村地区群众,特别是老年人、中小学生群体,交通安全意识入脑入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减少事故发生。

三、取得成效

从实践效果来看,“公路医生进乡村”党建联合体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服务、多层级跨部门的联动协同,共同画好农村公路安全治理“同心圆”。我们感到,是一个既符合新时代党建工作创新要求,又符合农村地区公路安全治理实际的系统性工作抓手、创新性解决方案。

1、农村公路畅达便捷。“公路医生进乡村”党建联合体扎实有效地推进安全专项行动,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公路通行条件,真正实现农村地区“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如今的江苏,阡陌交通变成康庄大道,一张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组为网点的交通网络,在江苏大地上不断延展。全省乡镇至普通国省道、行政村至县道、自然村至等级公路,平均时长分别为20分钟、12分钟、6分钟,构建起乡村全域振兴格局。全省镇村公交基本实现全覆盖,宜兴、扬中等5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邮政EMS、顺丰、京东3个品牌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

2、等级品质全国领先。在全国率先实现具有通达条件的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19.4%,位居各省区第一。规划发展村庄、特色田园乡村、重要产业、物流、旅游等节点全部实现通等级公路。深化“苏式养护”品牌创建,全省农村公路基本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农村公路MQI优良路率达到93.34%,百姓出行体验更加舒适。一条条高品质高颜值农路成为江苏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3、安全治理提质增效。在全国率先将农村公路“路长制”写入地方性法规,覆盖县、乡、村道的“路长制”全面建立,通过党建联合体的推动和实体化运行,“路长制”工作举措落地更实、效应更佳。出台全国首个数字公路发展行动计划,发布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网一平台”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并在全省所有涉农县(市、区)推广应用。制定出台“公路医生”专家团队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省市县专家团队,形成全省“十百千”公路安全专家人才体系。率先探索实施“网上远程会诊”的新模式。苏州昆山市等地针对部分重点整治路段遇到的“疑难杂症”,邀请安全专家通过远程视频方法“把脉问诊”,及时开出整治“良方”。

4、群众出行安全放心。全省农村地区基本实现通客运班线和接送学生车辆集中的村道、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安全防护工程全覆盖。专项行动以来,全省共完成危险路段安全提升548公里,完善标志5323块,封闭非法道口200处,整治提升省市挂牌事故多发点段200余处。改造农村公路桥梁759座,提前两年实现交通运输部“十三五”存量危桥清零目标。农村地区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保持“双下降”,群众出行更加安全放心。在2023年交通运输部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江苏围绕“农村公路安全提升”主题作经验交流。

5、乡村振兴保障有力。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通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村容村貌改善同步实施,助力打造农村公路“+产业、+生态、+文化”等融合发展典型样板,加快发展“路衍经济”,拓展农村公路服务附加值,让“交通线”成为“风景线”、“通上车”变为“富一方”,带动公路沿线产业发展、生态宜居、文化兴盛、百姓增收。近年来累计开发“四好农村路”就业岗位4.71万个,实现人均年收入约5万元,拓宽了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渠道。“十三五”以来江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达到8.16%,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0%的增幅,为农村特别是经济薄弱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环太湖公路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南通“农村公路+产业”、苏州吴江“农村公路+文旅融合”案例入选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助力共同富裕”典型案例,“溧阳1号公路”获评全国首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十佳案例”。

四、实践启示

“公路医生进乡村”党建联合体,探索了新时代党建引领推动农村公路安全治理工作的新路径,取得了初步成效。面对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政治责任感,更加有力地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农村公路安全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高品质出行提供有力支撑。

1、党建引领、资源共享,拓展党建工作新平台。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特别是在当前安全治理新老问题交织的背景下,更需要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共治的综合治理理念,来推动相关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交通、公安、应急、乡镇等,在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方面有很多相互关联的领域,在现有业务条线协作框架的基础上,以党建联合体为核心,围绕“公路医生进乡村”安全专项行动,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可以进一步打破行业壁垒和条块界限,实现组织、资源、人才、管理优势整合,协作共建、高效联动,形成整体合力,提升集成效应。

2、主动作为、治本攻坚,赋能乡村振兴新战略。农村公路是老百姓“家门口的那条路”,一头牵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要用主动作为、治本攻坚的实际成效诠释党建联合体的政治担当。在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的同时,不仅要重视农村公路数量的增加、里程的延伸,还要把建设“平安路”作为永恒的追求,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农村公路“微循环”运行安全通畅,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因路而兴、因路更美、因路致富。

3、当好先锋、做出示范,激发党建工作新活力。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勇当开路先锋、护路卫士。要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努力打造出一批优秀党建品牌和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示范县(乡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发展模式和工作经验,为全国农村交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江苏方案,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公路力量。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专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