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龙陵县委组织部
2024年08月02日09:4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近年来,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聚焦农业产业小散弱,联农带农机制不健全,集体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坚持以基层党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抓手,推动基层党组织在联农带农、促农增收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相结合,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提升乡村振兴组织化程度,助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打造了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带动、抱团式发展的乡村振兴“龙陵样板”。
二、主要措施及做法
(一)强化系统“谋”,一体化落实推动
把领办合作社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两个功能”,发挥“两个作用”的重要载体,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推进工作格局。突出全局性谋划。研究制定《龙陵县推行基层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实施方案》,精准锁定全县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方法路径和责任分工。召开安排部署、业务培训、现场推进会议,对全县领办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一盘棋”布局、“一体化”推动,确保领办工作规范、有序。将领办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体系,作为“书记示范项目”高位推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抓、负总责,推动压力层层传导,责任级级落实。突出全过程引领。充分彰显合作社党组织领办属性,77名村党组织书记依法兼任合作社负责人,381名村“两委”成员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交叉任职,合作社重大事项由党组织研究讨论后按程序决定。构建党组织与农户利益共同体,广泛吸纳农村党员和党员致富带头人加入合作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调动群众参与合作经营的积极性,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放心干”的局面,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提升了党组织组织力。突出全域化推进。健全县乡村三级无缝对接、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组建县乡工作专班11个,完成4轮综合调研,覆盖10个乡镇100余个村(社区)。加强财政、土地、金融等政策扶持,积极整合相关项目资金支持合作社发展,涉及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的项目和资金向合作社运行较好的倾斜。围绕合作社组建流程、社员组织、资金管理、产业培育、市场营销等重点任务,建立县级单位、乡镇、村(社区)三级责任清单,将任务细化、量化到部门和乡村,确保工作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二)注重稳步“推”,科学化组建运行
坚持党组织统筹,把领办合作社作为推进农业合作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助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整合资源科学建设。按照示范组建、改造清理、转办壮大“三个一批”思路推进,不搞“一刀切”,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推动合作社规范、有序、高效组建。对全县400余个合作社全覆盖“过筛子”,鼓励和引导产业类型相同、经营范围相似、服务对象相连的合作社成立联合社,有效杜绝盲目推进、大建大撤、恶性竞争等情况。全县新组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44个、改造提升54个、规范运行38个。严密体系分级领导。依托严密的党组织体系次第推进领办工作,乡镇党委按照“区域联合、优势互补、做大做强”的思路,引导3个以上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立联合社;村党组织立足资源禀赋、产业优势等领办村级农民合作社;村民小组党支部围绕产业基础好、群众意愿强、资源优势明显的成立小组合作社。全县有党组织领办合作社98个,乡镇领办10个,村级领办86个,村民小组领办2个,领办合作社覆盖全县71.67%的行政村。外学内培高效推进。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对点、小分队形式组织县乡村领导干部到市内、市外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通过外出考察、专题培训、动态管理三项举措,进一步开拓县乡村干部视野,为高质量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提供参考借鉴。共组织县乡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12次、专题培训乡村干部500余人次,通过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拓宽工作思路和视野,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凝聚共识,找准推动合作社目标方向,高效推动领办工作,合作社运行质量全面提升。
(三)健全机制“联”,多元化助农发展。将领办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利益联结,推动集体、企业、农户等多方互惠共赢。助推产业发展。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带动群众加入合作社发展产业,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小散弱、农户单打独斗、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等问题,产业组织化程度有效提升。2023年整合涉农资金8696万元支持产业发展;合作社流转土地、山林等约1.2万余亩,带动销售农产品总值1.3亿元。比如,坡头村领办合作社发展火腿产业,腌制火腿4000余个,带动7个村430户农户增收300余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勐糯镇结合褚橙、甘蔗等规模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的方式,实现农业产值4.4亿元,较成立合作社前增加2000余万元。助推群众增收。采取“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家庭农场+电商”等多种模式加强合作,建立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带动农户融入产业链。2023年,98个合作社实现收入1300余万元,带动群众收入3000余万元,集体经济增收300余万元。比如,安乐村茶叶产业合作社与企业联动,带动50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实现务工收入100余万元;田坡村领办合作社加强与褚橙公司合作,建立出租土地、承包果树管理和分红机制,实现土地收租金、务工挣薪金、利润返年金、集体有佣金、农肥卖现金,335户租金和分红503万元,226户管理户户均收益分红8.6万元。助推乡村治理。探索领办合作社与乡村治理有机融合,整合农村资源,围绕规范集市管理、物业服务、推动农村移风易俗等方面,吸纳社员组建服务类合作社,凝聚治理合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比如,镇安村领办公共管理服务合作社,通过盘活集镇资源、吸纳社员筹集资金建成农贸市场,实行合作社市场化规范化运作,有效解决“以路为市”问题,实现集市由堵到疏、社会治理从粗到细的蝶变;丛岗村松坡村民小组领办的惠民服务合作社,通过服务群众婚丧喜庆事宜,统一婚丧嫁娶标准严控攀比,促进了农村移风易俗。
三、工作成效
全面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通过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村党组织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抓牢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权,农村党建工作有了抓手,组织群众有了载体,服务群众有了实力,构建党组织与农户利益共同体,增强了村民对党组织的信任和支持,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提升了党组织组织力。
有效推动了农业农村发展。相比传统合作社,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更高效地统筹好人、财、物等资源要素,能将有限的资源和分散的资金聚起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通过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农业产业小散弱、农户单打独斗、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种植养殖等产业组织化程度全面提升,在稳定农户增收的基础上,提升了农特产品质量。
充分带动了集体经济增收。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通过整合人力、资金、项目等资源,盘活集体资源,使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村集体通过合作社参与产业发展、以固定资产入股、流转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有偿服务等多种形式,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有效破解了村级集体经济无经营收益、难以发展壮大这一瓶颈,提高集体经济收益的同时优化了发展结构。
不断拓展了群众增收渠道。群众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后,通过农民合作社绑定农户、龙头企业绑定农民合作社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在农产品销售方面有了更强的保障。群众加入产业发展等专业合作社后,能够学到种植、养殖、经营管理等技术,为群众持续增收提供有力支撑。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务工,直接增加群众收入。
四、经验启示
党的领导是前提。要坚持合作社姓党、负责人在党、决策权归党,由村党组织书记代表村集体成立合作社,组建、领办合作社的全过程均在党的领导下,合作社重大事项由党组织研究讨论后按程序决定,确保合作社姓公不姓私,能够真正把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落细落实,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确保合作社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因地制宜是关键。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受政策、产业、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群众需求等,尊重市场规律,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不能“一刀切”和盲目跟风。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地方,要立足优势产业,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规模、特色农业;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领办服务型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
联农带农是保障。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最终目标是联农带农、促农增收,要让群众站“C位”,把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惠及更多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联得紧、带得稳、收益久”不断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让群众成为享受政策红利的主体,才能全面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激情,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相关专题 |
· 党建专题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