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青海西宁市:“五化协同”推动党员教育体系化建设

中共西宁市委组织部

2024年08月02日08:5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把抓实党员教育作为提升党员素质能力、夯实基层组织基础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构建党员教育科学化、特色化、系统化、共享化、智慧化“五化协同”工作体系,实现了党员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提高了党员经常性、集中性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切实推动党员教育从“入脑入心”到“见行见效”,有力护航组织工作行稳致远、取得实效。

一、背景起因

西宁市针对党员教育内容零碎、施教不准、保障薄弱、机制不畅等问题,结合西宁实际,统筹推进、多点发力,不断加强党员教育制度体系、项目体系、内容体系、资源体系、平台体系建设,着力在解决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方法缺乏灵活性、工作缺乏经常性、知识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持续推进党员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化加强制度体系。牢牢把握党员教育的政治属性、政治功能,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工作大局科学谋划推进党员教育工作,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西宁市推动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具体措施》《“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推动学习范围“全员化”、学习内容“精细化”、学习培训“系统化”、工作推进“责任化”。制定《西宁市推动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具体措施》,从健全党员教育内容体系、方式方法体系、信息化体系、基础保障体系、组织领导体系、制度体系等方面制定22条具体措施,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党员教育工作格局。编制《全市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大纲》《全市党员教育培训大纲》,分领域、分群体确定学时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按年度制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建立市级党员教育联席会议协调制度,细化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党组)把党员教育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列为年度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形成了立足实践、发挥作用、科学完备的制度框架。

(二)系统化加强项目体系。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和全国、全省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按照市级重点、县区普遍、基层党(工)委兜底分级培训模式,科学制定印发年度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根据培训对象、培训主题的不同,精准科学设置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工程”“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等集中培训项目。紧扣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要会议活动、重要时间节点,扎实开展党员政治素质、履职本领提升等行动,以大学习促进素质大提升,以大调研推动作风大转变,以大实践实现事业大发展,全面提升党员素质能力。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轮训,激发乡村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分批次对符合条件的村(社区)“两委”成员和党员干部开展学历提升培养。同时,运用“‘靶向式’开课+‘导师制’管理+‘现场式’培训+‘回炉式’重造”的立体培训模式,开展“实战化”党员教育集中培训,切实提升基层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精细化加强内容体系。各级党委(党组)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党支部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党员开展集体学习,不断筑牢思想根基。为确保培训的精准性,根据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特点和需求,分领域制定培训大纲因类施教,打造必修、选修、自学、实践、研讨、体验六大课堂。对农村、城市、机关、事业单位等7个领域党支部书记和新党员、青年党员、老年党员等11类党员群体开展意见收集工作,兼顾实用性和针对性,科学制定党课学习、实用技术等方面的个性化“学习菜单”,党员可按需要自主选择课程,实现党员教育内容精准供给。通过案例解析、情景模拟、咖啡论坛等方式,用学术把思想讲深、用案例把思想讲透、用实践把思想做实,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优质化加强资源体系。把基地建设与特色教学紧密结合,建立全省首家社区干部学院,统筹推进“一县一基地、一县一特色”党员教育基地与县级党校建设,做到集中培训有阵地、日常教育有场所。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党建综合服务中心、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红色教育基地、党史党建馆等资源拓展教育培训阵地,组织各级党员开展沉浸体验式教学。从基层党组织书记、优秀党员代表等9个层面,推荐选聘141名讲师组建“党课讲师团”,从农业、林草、司法等11个领域选聘120名专家成立“专家服务队”,采取组团式下沉、区域化送学的模式下支部、下基层,以“点题党课”“菜单党课”“巡回党课”等方式,发挥带学、导学、督学、促学作用,将教育课堂延伸至社区广场、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力促形成全域整合资源、上下联动的培训工作格局。充分发挥“西宁党建”系列平台灵活性、便捷性优势,持续推出一批精品党课课程、身边榜样、典型案例等为主要内容的线上党课体系,为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提供良好条件。

(五)智慧化加强平台体系。紧跟网络时代趋势,发挥新媒体快速便捷、资源丰富、受众广泛等优势,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教育”新模式搭建“网上党校”,打造教育“云课堂”,提供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相互促动的学习交流平台,让党员在交流互动中纠偏正向、升华提高,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深化内化转化。先后研发建设西宁智慧党建网站、“夏都好声音”党建广播栏目、“西宁党建”短信等媒体平台,实现网络载体与教育本体有机结合,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利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站、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等站点,搭建“云端矩阵”,延伸党员教育“触角”。运用“信仰的力量”党员教育手机APP,开设“聚焦、关注、动态”等栏目,实时更新发布最新、最热、最精的党政讯息、视频,为党员提供了教育学习的“自助餐”,打造了多能融合、宣教文娱等多重效果的网络化“指尖课堂”,让党员干部随处可学习、随时受教育,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

三、取得的成效

(一)理想信仰之“魂”不断铸牢。根据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特点开辟新路径,培训内容上积极打造必修、自学、实践、研讨、廉政、能力提升六大课堂;培训模式上运用“集中培训+网络学习+实践锻炼”“课堂讲授+现场教学+讨论交流”,突出党员教党员、同行教同行,满足党员“点单”学习需求,使党员教育“施之有序、行之有效”。近年来,共举办市级党支部书记培训班21期,培训2150人次,各县区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55期,培训5266人次,其他领域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17期,培训1628人次,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每年参训率达100%。组织实施农村党员冬春训活动,共举办集中培训2600余场次,参训党员近10万人次,农村党员轮训均达到32学时以上,农村“两委”委员轮训达到40学时以上,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参训率达到100%。

(二)日常教育之“径”有效拓展。西宁市充分运用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月月讲、基层巡回送党课、榜样示范讲党课、党组织书记赛党课、行走的党课、精品党课展播”等七项举措持续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创新组织开展全市“党组织书记赛党课”活动,利用“西宁智慧党建”平台开设“党课月月讲”专栏,每月定期集中推送。近年来,累计组织340名“专业老师”“草根老师”深入生产车间、田间地头等场所讲授党课2397堂,“党课讲师团”成员面向基层党员,注重实践实效,积极发挥作用,不断提高党课教育质量。从农牧、林业、卫生、司法、文化、公安等11个领域选派的380名专家深入对口帮扶村“一对一”“点对点”送技术送服务3458次,捐赠帮扶资金和相关物资共计525.83万元。

(三)教育培训之“基”持续夯实。积极整合党员教育资源,突出资源整合和学用转化。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建设活动,择优确定市级“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建立优质党员教育资源共享共用机制,推出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一县一基地、一县一特色”党员教育基地、“党课讲师团”入选师资、“专家服务队”入选专家、党员教育精品教学课程、党员教育教学课件、线上智慧党建平台7个共享共用项目,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5000余场(次),为基层一线党员干部送上1万余堂精彩纷呈的优质课程,党员群众参与100余万人次,推出市级精品党课463堂。推进“西宁智慧党建”系列一体化平台建设,建立网上党校,打造一批精品党课课程、教学课件等为主要内容的线上党课体系,形成开展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的“西宁模式”。

四、研究与探讨

(一)必须把党员教育作为“首要工程”,在培根铸魂上持续用力。党员教育是我党长期以来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是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更是培根铸魂、筑牢理想信念的关键环节。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强化政治学习、提升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理论武装头脑和实践能力培养,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育质量效果,努力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党员队伍,使党员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和升华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必须把党员教育作为“系统工程”,在制度体系上持续用力。制度既是先导也是核心,有着指导和约束、鞭策和激励、规范和程序的效应。必须牢牢抓住健全制度这个“牛鼻子”,从理顺体制机制破题,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制定完善党员教育工作的各项制度,包括学习计划制度、教材管理制度、考试考核制度等,确保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定期对党员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确保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将党员教育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体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教育工作长期有效开展。

(三)必须把党员教育作为“基础工程”,在提质增效上持续用力。理论学习贵在联系实际,重在转化运用,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领域层次党员特点和吸收消化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找准问题、把准穴位,制定差异化的教育形式和方法,运用专题讲授教学、情景案例教学、现场教学、视频教学和研讨教学等多种形式,按照“做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做好结合融合、推动实践转化。进一步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和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专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