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贵州贵阳市:“小切口”撬动“大变化”——开展“港湾”行动破解城市超大型社区治理难题

中共贵阳市委组织部

2024年08月01日09:0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贵阳市以南明区花果园区域为试点开展“港湾”行动,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着力破解城市超大型社区治理难题。

一、背景动因

花果园区域位于贵阳市南明区西北侧,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830万平方米,是集住宅、商业、艺术文化、商务办公、旅游、智能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区域辖街道4个、社区34个,入驻经营主体7.5万余家,现有常住人口38万、流动人口16.5万,日均人流量“上百万”,作为全省乃至全国城市超大型开放式社区的典型代表,“超大楼盘、超高楼层、超多人口”为社区治理带来了诸多难题,安全隐患多、矛盾纠纷多、服务需求多等问题逐步显现,仅靠区域内街道和社区资源力量难以满足服务需要、治理需求。为此,贵阳市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社区治理和发展的新变化新任务新要求,创新开展“港湾”行动,明确3个方面9条措施,积极探索超大型社区基层治理新模式,全力把花果园区域打造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二、主要做法

(一)“一盘棋”统筹,构建协同配合、领导有力的体制机制。突出市级“把方向、建机制、定标准、抓改革、解难题”的牵头抓总作用,形成“上下联动一体抓、条块结合双落实”工作格局。一是组建工作机构“排兵布阵”。由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花果园区域“港湾”行动市级指导组,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政法委书记任“双组长”,下设“基层党建”“社会治理”“身心健康”“民生服务”4个工作组,分别由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卫生健康局、市民政局牵头,同时将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住建局、市人社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15家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合力攻坚。二是强化顶层设计“谋篇布局”。制定《花果园区域“港湾”行动市级指导机制》,畅通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沟通联系渠道,精准对接基层实际需求,围绕关注身心健康、完善处置体系、筑牢管控网底、服务就业创业、强化组织保障等5个方面,细化21项重点任务,逐项明确牵头工作组、主体责任单位、配合责任单位以及区级责任单位,根据不同时期基层治理重点任务反映出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调整、动态增补。三是健全制度机制“落子发力”。建立工作调度机制,推动各职能部门常态化开展调研摸底,逐步完善花果园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场所基础数据台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调度工作推进情况,研究分析困难问题,协商解决办法,制定具体措施,项目化、清单化推动落实。

(二)“一条链”推动,筑牢执行高效、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推动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基层治理资源要素聚合起来、各方力量动员起来,唱好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群英会”。一是建强“头雁队伍”。坚持高进、培强、严管、优出,强化34个社区党组织书记跟踪管理,及时调整、优化、补选,按照“市级提级、县级分类、街道兜底”的原则,每年开展全覆盖培训,通过“名支书帮带”、“擂台比武”等方式,持续提升党组织书记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制定社区党组织书记任务清单和履职要点,明确1名街道党工委委员结对联系1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二是壮大“骨干力量”。推动市、区两级党员发展名额向花果园区域倾斜,强化党员队伍教育、监督和管理,引导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当先锋、作表率,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统筹用好“内选”“外引”等方式,注重从复退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选拔社区“两委”成员,不断充实基层治理骨干力量。推动社区党组织加强与辖区热心群众、志愿者服务队伍的沟通交流,定期开展联系走访,广泛凝聚基层治理力量。三是打造“服务中心”。聚焦为民便民安民,充分整合基层治理、党群服务、政务公共服务等资源,规范设置4个街道、34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完善运行管理制度,合理调配人员,优化办事流程,推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拓展错时服务、上门服务等模式,让群众就近就便享受优质高效服务。积极引入公益性、服务性社会组织,打造“亚太中心党群服务站”、“南明青年创客空间”等服务站点,更好地满足区域群众多元化服务需求。四是落实“制度机制”。督促社区“两委”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完善居务监督委员会履职清单,加大对社区各项重大事项的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党建联席会、居民议事会、楼栋共治会3项议事制度,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居民群众由“服务对象”变“治理力量”。五是创新“治理路子”。以市级“城市大脑”建设和迭代升级为契机,建设集“AI视觉分析、物联网管理、数据清洗及交换、数据中台、综合网格管理”等为一体的花果园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同步推动“智慧消防、智慧电梯、油烟监测、噪声监管、社区安防”五个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安装高空抛物、手机征码、全时空监控等前端感知设备14500余套,以大数据支撑社区治理提档升级,赋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一体化”融合,健全平急衔接、应对有力的共治体系。按照“平时联系服务、急时合力应对”的原则,加强各领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全区域推进,推动基层治理由“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转变。一是兼职委员聚合力。按照“1+N”、“3+N”的方式,选聘11名与辖区治理密切相关的驻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的党员负责人,担任4个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选聘51名辖区党员民警、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中的党员负责人,担任34个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同步细化参与议事决策、辖区治理、民生服务3项职责,推动区域单位、行业及领域党组织主动融入辖区中心工作。二是民情助理添动力。聚焦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把选派专项民情助理作为“为马赋能”的重要抓手,从市县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党员干部,下沉到辖区各项工作排名靠后的社区党组织,担任专项民情助理,认真落实“四清四帮两提升”十条履职要点,帮助社区党组织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三是结对共建提效力。围绕组织联建、实事联办、难题联解3项共建内容,推动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委社工部、市公安局等8家市直单位机关党委及171个下属机关基层党组织,分别与花果园区域4个街道党工委、34个社区党组织开展结对帮扶,协助街道社区党组织增强统筹协调能力。

(四)“一揽子”保障,完善配置有效、支撑有力的要素供给。强化四级联动、明晰权责边界、整合资源要素,着力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运行高效的保障体系。一是理顺权责让基层“放开手脚”管事。主动顺应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和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需要,聚焦区域内管理界限不清、半径过大、布局交叉等问题,析置小车河街道,增设兰花都街道及3个社区。完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制度,优化街道“属地管理”清单,推动形成“条条围着块块转、机关围着基层转、上级围着下级转”的良好格局。二是深化减负让基层“轻装上阵”谋事。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履职清单,厘清基层“应尽之责”和“应减之负”,推动市、区、街道三级严格落实“减文件、减会议、减考核、减报表、减APP和微信工作群、减督查检查、减抽调人员”等“十减”要求,为基层腾出更多时间、更多精力谋工作、抓服务。三是充实力量让基层“心无旁骛”干事。深入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健全完善跟踪管理机制,招聘535名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优秀青年人才进入社区工作者队伍,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51名社区工作者获职业资格等级提升,队伍力量、专业化程度和履职能力持续增强。

三、工作成效

(一)党建联建更加规范有序。通过纵向推进“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党委)+楼栋党支部+单元(网格)党小组”四级体系,横向统筹党建资源聚在链上、志愿服务深入社区、组织覆盖延到楼宇,按照“抓两头带中间”思路,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排队抓尾、双整双创”工作,“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建带群建的效果进一步凸显。比如,五里冲街道、花果园街道通过制定“需求、资源、项目、评价”4张清单,吸纳57家单位和企业组建的“五里同心”、“小花商圈”等6个区域联结型、治理发展型、领域关联型党建联盟,以“党建联建”的方式汇聚各方资源力量,帮助辖区企业商户、居民群众解决诉求200余项、问题1200余个。

(二)社区治理更加精细有为。在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智慧化应用平台等“数据底盘”的加持下,通过对区域网格巡查、居民上报、感知设备预警等事件,分网格区域、分类、分级、分拨流转,实现重点人群精准管控、“群租房”精准识别、违法犯罪精准排查等,区域精细化、层次化管理进一步加强,群众安全感逐年上升。比如,以区域内双塔社区、中园社区等12个社区为试点开展的“智慧社区”建设,汇聚整合了指挥调度、智慧消防、智慧城管、智慧门禁等应用平台,将城市服务体系与管理体系融为一体,建成以来已实现十余类37200余起事件的闭环管理,社区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三)为民服务更加便捷有效。通过深入推进“15分钟服务圈”建设,对区域内4个街道、34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延伸打造社区托幼、老年食堂、社区运动馆等特色服务阵地,改扩建10所学校、新增学位2160个,配套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就业岗位4200个,有效化解辖区群众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等问题,实现便民服务功能由“量”的增长向“质”的转变。比如,兰花都街道花园社区通过盘活闲置物业打造的“阳光花园社区食堂”,营业10个月来总接待量已达13.5万余人次,不仅满足了辖区内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就餐需求,也让附近的年轻上班族和中小学生享受到温馨、便利、便宜的就餐服务。

四、经验探讨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必须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城市基层党建涉及区域、单位、行业等方方面面,必须从更高层面建立统一领导、协调各方、有序推进的领导机制,把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组织贯通起来、联动起来,形成一贯到底、强劲有力的“动力主轴”,定期研究重大政策、部署重大工作、督办重大任务,不断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内涵式发展、系统性增效。

(二)夯实基层基础是关键,必须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推动社区党组织履行好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教育、管理、监督好党员,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好群众,不断增强自身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三)坚持以民为本是重点,必须把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重要检验标准。基层治理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常态化深入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做到发现问题“从群众中来”,解决问题“到群众中去”,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实现共治共享是目标,必须推动各行业各领域互联互动、互帮互促。城市超大型社区治理必须坚持开放融合的工作理念,破除观念束缚、条块壁垒、机制障碍,持续深化区域化党建格局,把街道社区和单位、行业及领域拧成一股绳,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实事共办、难题共解,形成互联互通互融、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专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