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安市委组织部
2024年07月25日17:0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近年来,福建省福安市针对城市住宅小区日益凸显的各类问题,构建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1+3+N”物业党建联建机制,强化“红色业委会”建设,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小区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推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健康良性发展。
一、基本情况
住宅小区是城市的最基本“细胞”,也是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福安市城区共有3个街道办事处,辖19个城市社区,常住人口约15余万人,其中31封闭(半封闭)式小区已成立业委会30家,业委会组建率96.8%。当前,小区业主投诉多、意见大、与物业企业关系紧张成为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成效的重要症结,理顺小区居民、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关系迫在眉睫。业委会作为依法选举产生的最贴近业主、最熟悉业主、能及时反映业主诉求的群众自治组织,在基层社区治理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产生和发展给城市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元素,但也面临着组织困境、制度困境、结构困境、身份困境等诸多问题,“不作为”“难作为”,甚至“乱作为”现象,严重影响其功能发挥。健全完善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和协调共治机制,需要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三驾马车”同向发力、精准发力、持续发力,聚焦群众需求,以实际行动和工作实效,答好小区治理“最优解”。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建设,亮明“红色属性”。强化小区党组织对业委会组建、履职和运行等指导和监督,提升业委会的组织能力和运转效能。社区、小区党组织通过上门入户走访、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党员业主参与小区治理的意愿,对“有公心、有热情、有能力”的居民党员,优先作为推荐人选,鼓励他们依法依规参选进入业委会。推动新成立或换届的业委会党员占比均超过50%,实现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为业委会建设夯实党员基础,突显“红色属性”。会同住建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基层党建知识、物业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履职能力提升等专业课题培训,搭建业委会交流平台,分享小区管理成功经验。针对业委会工作中出现的权责主体不明确、议事流程不统一等问题,指导30个小区制定《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小区协商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保证业委会管理服务有章可循。在公共区域设置公开栏,定期公开业委会活动决策的大事、小区经营性收益情况等小区居民关注的事项。以业委会自评、业主评议和街道(社区)综合评价的模式,试点开展业委会年度履职评估,为业委会良性运作“把脉问诊”。
(二)找准工作定位,激活“红色动能”。搭建小区党组织引领业委会、业主监事会、物业服务企业及各类组织多元共治的“1+3+N”共治格局。推动300多名在职党员、银发党员、居民代表等担任楼栋长,设立业主“党员中心”户600多户。发挥业委会成员住在小区、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引导业委会成员常态化走访联系群众,广泛收集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小区党组织反馈,架起党群“连心桥”。近年来,协助完成8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垃圾分类屋20多座、新增停车位710个,解决410多条居民诉求。建立“民需我应、民难我帮”问题响应机制,建立问题收集、分办、反馈、评价、督办工作闭环,业委会配合小区党组织对居民反映的问题统一汇总形成问题清单,以“居民点单、小区党组织(业委会)下单、部门(党员)接单、居民评单”的“四单制”服务模式,对自身能解决的问题通过业委会自治管理自行解决,重点问题上报小区党组织疏解,复杂问题由社区或街道党工委协调解决。依托“邻里议事厅”“红色邻里驿站”等议事平台,深化物业党建联建,发挥业委会成员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当好民情民意“传话人”、业主和物业公司矛盾纠纷的协调人。近年来,累计调解矛盾纠纷230多件,矛盾化解率达99.8%,确保“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矛盾不上交”。
(三)聚焦民生需求,当好“红色先锋”。集结共驻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志愿团队、小区居民等各方资源和力量,营造小区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氛围。将社区共建单位挂钩联系服务延伸小区,业委会配合小区党组织建立“共建清单”“供需项目清单”等,推动800多名在职党员回归社区(小区)报到,认领服务项目380多个。每年帮助挂钩小区协调解决1—2个突出问题,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根据“居民所需,党员所长”,组织小区业主成立志愿服务队50余支,认领政策宣讲员、党建指导员、信息收集员、矛盾调解员、文明劝导员、安全巡查员等志愿岗位。组织志愿者常态深入网格、楼栋开展入户走访,让居民“少跑腿”或“不跑腿”,累计开展政策宣讲、尊老爱幼、健康义诊、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320多场次。开展文明楼栋、五好家庭、好婆媳、优秀小区志愿者等评选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广大居民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涵养优良家教家风。灵活利用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邻里文化节、趣味运动会、“家门口的春晚”等活动132场次,为居民提供沟通交流平台,拉近“远亲不如近邻”的邻里关系。
三、主要成效
(一)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党的组织体系向基层治理末梢延伸,强化小区党组织“主心骨”地位,“红色业委会”当好小区“红管家”,把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小区治理优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小区得以贯彻落实,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以满足,社会矛盾得以化解,全面提升小区治理质效。
(二)物业党建联建的工作机制得到有效推动。业委会依托小区党支部引领的“1+3+N”近邻党建工作机制,搭建业主与物业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协商平台,既及时反映事关群众民生的合理诉求,又监督物业企业履行合同,形成良性互动,为打造共管共治、共建共享的和谐小区奠定坚实基础。
(三)居民参与小区事务的热情得到有效调动。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征求意见建议,定期召开业主大会、居民议事会,发动居民积极参与小区协商治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常态开展“亲帮亲、邻帮邻”志愿服务,有效解决居民生活中烦心事、揪心事,小区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提升居民认同感、归属感,强化了居民自治意识。
四、经验启示
(一)党建引领是“红色业委会”有为有位的根本保证。将党组织链条延伸到小区,进一步发挥小区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业委会、业主监事委员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步调一致、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有助于构建多方主体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共同体。
(二)党员骨干是“红色业委会”有为有位的有力支撑。业委会是全体业主的“代言人”,其作用发挥好坏,直接影响小区业主的幸福指数。通过挖掘、吸纳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服务意识强的党员依法依规参选进入业委会,用真心换取居民的信任和支持,树立党组织和党员在居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三)制度建设是“红色业委会”有为有位的重要保障。业委会不作为、难作为、乱作为等履职不规范行为,严重影响业主权益和小区和谐。实践证明,建立健全业委会良性有序运转机制和规范标准的评价机制,细化业主自治规范,通过议事规则、管理公约等制度有效规约业主行为,有效实现业委会权力、责任、利益相协调,使之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相关专题 |
· 党建专题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