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浙江嘉善县:深化“城镇圈”党建助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中共嘉善县委组织部

2024年07月24日14:1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起因

2019年11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上海、江苏、浙江吹响了共建一体化示范区的号角,同时,在被列入示范区的青浦、吴江、嘉善三个区县(以下简称“三地”)中选择金泽、朱家角、黎里、西塘、姚庄五个镇(以下简称“五镇”)作为先行启动区。2020年7月,三地共同发布党建联建“1+2”制度文件,五镇建立“城镇圈”党建联建机制,形成党建事务共商、工作共推、活动共办、难题共破、责任共担的运行模式,正式开启跨域党建联建工作,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力助推了示范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内涵是基于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的比较优势,通过合作和统一,在不改变现行的行政隶属关系基础上,打破行政边界,促成区域内生产要素充分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提升区域整体经济效率、增强外部竞争力,并最终实现一体化的过程和状态。“城镇圈”党建是推动跨区域党建联建的一种有效形式,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典型党建创新实践经验。

二、做法与经过

“城镇圈”是上海市在新一轮城市总规中提出的概念。以地理空间角度来讲,“城镇圈”泛指城镇较为密集的区域,是各城镇的组团模式,辐射范围包括城区、街道、乡镇和农村;以圈层文化角度来讲,“城镇圈”是对于特定片区内相关城镇的概括。五镇处在同一“城镇圈”内,具有相似的经济条件、生活形态、文化底蕴等,在长期互联互通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交流圈,这是推进“城镇圈”党建的一项重要基础。

1.把党建联建的“制度”转化为合作交流的“力度”。用党建联建架起沟通桥梁,不断凝聚一体发展的思想共识,推动交流合作越来越紧密。“轮值制”提供组织保障。五镇建立党建联建机制,推行“轮值主席”,即:由各镇党委轮流牵头,推进年度党建联建各项任务,以党建助推区域协同建设、产业协同发展、服务一体贯通等。如,2024年度轮值主席为嘉善县姚庄镇党委,由其牵头召开年度示范区“城镇圈”党建工作会议,梳理当年度工作重点,会同其他四镇系统总结并发布《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党建创新实践经验清单》,推动实践成果固化为制度成果的同时,为下一阶段推进“城镇圈”党建明确方向。“互培制”拓宽干部视野。五镇建立干部共育机制,创新“青蓝工程”帮带培养、“四百”队伍建设、流动党员联合管理等5项机制,常态化互派毗邻村“双委员”,开展“书记走亲论坛”等,以“能政善政”培训、“创新实践”分享、“进企访村”调研、“赛场赛马”攻坚等形式,促进五镇机关、村社、企业等党员干部互培互促,已累计互派机关干部13人、“双委员”56人,联合举办培训班9次。“联席制”加强日常协作。建立例会制度,五镇定期召开“城镇圈”党建共建会议,通过经验分享、问题讨论、项目协调、资源对接等形式加强沟通,推动区域协同共建,深度融合、凝聚合力,实现互利共赢。毗邻村之间按需召开党建联建会议,及时“会诊”解决毗邻区域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问题。

2.把党建联建的“深度”转化为推动发展的“速度”。用党建联建推动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加速各种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搭建产业“朋友圈”。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五镇聚焦通信电子、半导体、汽车、食品等特色产业搭建合作平台,梳理链上企业信息并推动党建联建、资源共享、技术共研、人才共育、合作共赢。共同推进水乡客厅、西岑科创中心、苏州南站科创新城、祥符荡科创中心等重点项目、重要平台。以嘉善县为例,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嘉善复旦研究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已挂牌运行,其中浙大智慧绿洲已经集聚未来食品、未来健康等6大未来实验室,引进硕博士540名,科产联动项目42个,让党建成为助推企业发展、行业发展、产业发展的红色动力。构建乡村“生态圈”。加强沟通协作、互学互鉴,三地五镇用好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江苏“特色田园乡村”、浙江“千万工程”等模式经验,优化配置资源要素,集成推进乡村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联动建成总长114公里的首条跨省域的吴根越角党建引领美丽乡村风景线,集古镇旅游、水乡风光、乡村创客、农耕体验等于一体,将产业、文化、田园等有机串联,推动沿线风貌协调、产业互促,推动省际毗邻区协同发展的“盆景”连接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亮丽“风景线”。聚焦现代“新农人”培育,整合组织力学院等资源,依托农村创业创新大赛等载体,以联学联训加速培养遴选一批高层次、创新型农业农村技术人才、科研骨干和创业创新带头人,蓄势赋能乡村建设发展。共建古镇“文化圈”。通过“文化走亲”等形式,五镇加强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民间组织等文化交流,推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乡贤文化、文化遗产等有机融合。创新推进景区党建联建,由西塘镇牵头制定景区“党建八有”建设标准,召开长三角古镇一体化发展大会,五镇差异化推进“一镇一品”,打造长三角乡村主题旅游精品,以跨地域文旅商贸业带动全业态联动发展,让江南水乡古镇群成为长三角最具吸引力的文旅标识。今年上半年,西塘古镇景区接待游客577万人次,同比增长4.49%。

3.把党建联建的“热度”转化为为民服务的“温度”。用党建联建补足一体化发展中的民生“短板”,谋实民生之利、解决民生之忧。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五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每年制定协同推进党建项目清单,共同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联合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一键升级”,创设“跨省通办”综合受理服务机制,政务事项实现异地通办。开通跨省公交线路,满足三地五镇居民旅游观光、通勤探亲和购物就医等出行需求。西塘镇成立长三角零工市场,姚庄镇打造长三角“YAO相帮”共富工坊,汇聚先行启动区企业订单资源,构建“15分钟灵活就业圈”。加速推动优质资源互通。依托党建联建,五镇持续加强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合作,并实质性推动成果转化。如,西塘镇启用长三角首个5G“智慧健康屋”,引进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周边居民足不出户就能看上海三甲医院的专家门诊,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五镇实施流动党员联合管理,推行流动党员暖“xin”积分机制,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作用发挥提供新途径。共同打造示范区党群服务阵地,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可拓展到青浦区的陈云纪念馆、吴江区的海棠花红初心基地、嘉善县的祥符驿站等98个红色阵地。大力推动基层治理联动。坚持深化党建统领网格智治,五镇共享治理经验,共同探索跨省域治理、跨市域(城市群)治理等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与实现路径,着力解决治理难点堵点。三地五镇执法部门联合成立党员执法先锋队,建设城市管理一站式服务中心,常态化召开执法协作座谈会,重点解决渣土跨区域偷倒违法行为等执法难点。建立水源地共治联保机制,建成村级跨界联合河长制工作站,定期开展交界区域联合治水、党员巡河护水行动,太浦河水源地连续3年获评省优级水源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源地的“守护人”》被列入浙江省河湖长制工作典型案例。去年6月,五镇共同签署“五‘馨’基层治理共同体”五大行动,进一步协同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三、成效与反响

近年来,五镇紧扣“一体化”“高质量”,创新推进“城镇圈”党建,努力破除行政壁垒,创机制、搭平台、育人才、强服务,联建案例登上主流媒体。

1.凝聚党建联建合力。三地五镇强化一体发展的思想共识,形成了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打破区划界限和行政壁垒为指向,以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为路径,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圈”党建工作模式。近5年,累计开展各类联建活动近百场次,相互承接干部、人才、党员等培训超210批、8300人次。今年7月,五镇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城镇圈”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提升、生态绿色联防联控、党建助力高质量发展攻坚提效等“十项行动”,为下一阶段深化“城镇圈”党建明确方向。

2.释放创新发展动能。三地五镇加速一体发展的进程,凝心聚力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产业发展共同体、区域发展共同体提供示范区实践样本。示范区自揭牌以来,坚持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经过5年建设,累计形成136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5项已面向全国复制推广;持续推进145个亮点项目建设,“一厅三片”重点区域已启动实质性开发;示范区开发者联盟已集聚64家高能级主体,为示范区建设赋能。2019年至2023年,青吴嘉三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9%,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06%,上市公司数量从44家增至7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1560家增至3319家。

3.筑牢基层治理底座。三地五镇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毗邻地区构筑基层治理共同体,有力破解“跨界”治理难题。联合执法方面,建立区域联合执法体系,实现信息共享,有效提升执法监管一体化水平;完善协同处理重大矛盾纠纷处置联动机制,实现矛盾联调联动和长效协作;签订《镇级“省界河湖”一体共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系列协议,推动实现跨界河湖统一治理、统一管养。毗邻村共治方面,常态化互派毗邻村“双委员”,合力推进环境整治、违章拆除、河道治理等工作。三地五镇通过提高制度协同,充分凝聚共治合力,逐步形成了一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成果和工作方法。

4.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三地五镇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积极推进政务、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一网通办”已开通跨省通办服务应用173项,全程网办超700万件,服务范围拓展至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构建同城化综合客运体系,五镇8条跨省公交线路,累计发送18.34万班次,乘客人数达到252万人次,带动“三省一市”开通省际毗邻公交108条,惠及半数以上毗邻县级节点。沪浙名校合作共建附属学校12所,三地中等职业教育实现统一招生、统一教育标准和学籍管理。加速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医保跨省结算、检查结果互认互通、远程医疗咨询服务等,门诊异地就医、购药等便捷度逐年提高。

四、探讨与经验

“城镇圈”党建是抓长三角一体化党建工作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法,三地五镇通过党建联建整合资源、补齐短板,让各方充分释放创新发展活力、促进干部人才交流互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升民生服务效能,各领域党建工作实现共建共赢。

1.组织联建,变“单打独斗”为“握指成拳”。三地五镇推进“城镇圈”党建,聚焦组织联建,围绕“突出政治功能、建强战斗堡垒”,共同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一盘棋”思想,建立轮值主席、定期工作例会、专题协商会议等机制,形成了事务共商、工作共推等常态化工作运行“五共”机制。区县、镇街、村社等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积极开展理论联学,分享交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联合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促进党员干部交流互动,进一步统一各方思想,为后续党建联建工作搭建桥梁。同时,立足各自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的特色工作,联合举办“书记论坛”“领雁擂台”等活动,交流展示党建工作经验,强化毗邻协作,实现互促提升。

2.资源联享,变“枝叶分散”为“协同发展”。三地五镇推进“城镇圈”党建,紧扣资源联享,围绕“优势互补、开放共赢”,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在更多领域协同发展。支持引导已挂牌和即将组建的国家实验室在长三角区域内互设基地,集聚优势科研单位、团队。深化创新人才跨区域互认机制,提升人才共育成效。共建科技创新共同体,累计超三千家企业申领通用科技创新券。畅通干部互派互挂机制,经常性互派干部开展挂职锻炼、跟班实训。连续多年互派毗邻村“双委员”,将党建“神经元”接入彼此系统,促进联建村相互融合,进一步加强毗邻村党组织协作处理毗邻事务的效率、能级和水平。依托三个组织力学院,整合党建阵地、实训基地等资源,形成覆盖近百个点位的“15钟党群阵地地图”,联合举办各类培训班,最大限度提升师资和阵地有效利用率。

3.工作联动,变“一家独奏”为“多方合唱”。三地五镇推进“城镇圈”党建,围绕“重大任务、重点项目”,广泛动员党组织和党员攻坚克难,凝聚起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联建各方党组织携手,全力助推重点项目攻坚、科技创新赋能、生态环境美化、交通先行提质、公共服务共享,不断凸显党建联建的“乘数效应”。加强相互协作、整体联动,推动治安联防、水体联治、环境联保、服务联网等,并不断优化提升工作水平,保障长三角地区群众共享发展红利。联合制定为民办实事清单,共同开展志愿服务,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互学特色工作,集思广益加以深化推广,及时提炼成党建创新实践经验清单,推动形成理论、实践、制度成果,为长三角及其他地区提供更多借鉴参考。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专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