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云南宁蒗县:党建引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

中共宁蒗县委组织部

2024年07月15日15:1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案例背景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宁蒗县)有11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2%,作为从多种社会形态“一步跨千年”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地区,社会发展背景特殊,基层治理在环境、主体等方面与其他地区对比更显其复杂性,县域有3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小区,人员构成复杂。近年来,宁蒗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

二、主要成效和做法

(一)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定《宁蒗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强化统筹协调、整合网格管理,构建“县委一乡镇(街道)党(工)委一村(社区)党总支一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一党小组一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将各部门在村(社区)内设置的基层党建、政法综治、护林防火、抗震救灾、防汛减灾、民生保障、卫生健康、市场监管、信息采集、人居环境、移风易俗等各类城乡网格整合为“党建引领一张网”,实现体系合一、资源合一、功能合一,配齐配强网格内人员力量,推动网格高效运行,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二)打造人民调解工作平台。为抓好少数民族人民调解工作,实现矛盾纠纷有效调解化解,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宁蒗县针对新形势下民族工作新特点,打造多个调解平台,助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创新打造“摩萨调解室”“让和调解”“祖母房调解”等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治理平台,对辖区案件提前介入,用各民族同胞都能接受的调解方式处理纠纷、化解矛盾。打造以“维权、援助、和谐”为宗旨的婚姻纠纷调解“金牌”平台——索玛花调解室,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在全县89个村(社区)开展“一村一辅警到村挂职”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提升治理成效。

(三)推动毗邻区域共治共享。一是针对毗邻区域基础设施薄弱、山水等自然资源管护不到位、土地水源争端等现实存在问题,经毗邻区域双方党委协商,成立联合党支部,以“毗邻党建”为引领,广泛发动群众,共同协商解决护林防火、矛盾纠纷、人居环境等基层痛点、难点,实现“共护一片山、共守一道卡、共治一条河、共管一条路”的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建立召集人提议、定期例会、专题会议等制度,对重难点事宜,由属地党委书记担任召集人提出“议题”,召开专题会议共同研究决定,日常事务通过召开定期例会研究推进,对每天巡山、巡河、巡路、卡点值守等建立2人1组的轮班机制,对问题摸排、信息报送、专人专报等建立畅通的点对点机制,对工作开展、成效检验、问题督办形成层层压实机制,推动形成事务共商、工作共推、活动共办、难题共破、责任共担的常态化工作运行机制。二是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共兴”转变,充分发挥毗邻地区先进村优势产业的辐射功能,盘活两地资产资源,抱团促进村集体创收、群众增收。在“街子天”,毗邻村村民到农贸市场赶集,两地居民互通往来交流,毗邻村苹果基地产业发展带动两村村民就近就业务工增收,毗邻河湖得到共同治理呵护。

(五)着力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为充分发挥“党建一张网”的管理服务功能,强化基层治理,净化社会和政治生态,在“党建一张网”中开展“遇事找组织”行动。着力增强为民服务能力,强化党群服务中心为民服务功能,优化办事流程,全面推进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进一步让群众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等能够及时、按程序、按层级等将诉求在合理化、正常化、程序化的情形下得到最快速度有人管、有人听、有人办,采取“线下+线上”的方式搭建反映诉求平台。建立问、找、分、担、督、评六大机制,确保反映诉求有畅通的渠道、诉求办理有严格的机制、办理质量有明确的保障。

(五)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将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用党的政策教育群众,用党的基层组织凝聚群众。着力打造“红石榴”工作站,由村两委成员、“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和企业负责人等组成“红石榴”监事会和“红小组”,积极主动讨论研究解决村内中心工作、重大事项、矛盾纠纷以及村民关注的民生事项,变群众“进来办事”为干部“上门服务”,推动基层治理和民族团结共促共融。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打造100个创建示范点,形成幸福家园、小凉山学校等11个创建典型,建设宁蒗县博物馆、民族中学等4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推进经验做法的复制、推广和借鉴。

三、探讨与启示

(一)推进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完善治理体系是前提。基层治理体系是基层治理的制度框架,基层事务复杂多变且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有科学的治理体系,统筹发挥作用。现代化的基层治理体系需要打造“一核多元”的治理主体。“一核”是指党的核心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不同治理主体、合理配置各种治理资源的功能;“多元”意指党委、政府、社会、市场和公众等主体均参与到基层治理实践中。

(二)推进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是关键。要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群众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急难愁盼问题,只有群众的每件“小事”解决好了,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才会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也才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也方能凸显出来。

(三)推进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激活自治能力是基础。提升自我管理与服务是实现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多民族聚居,各自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化等各有不同,但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约定俗成的自我管理办法,只有充分激发自治原生动力,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才能让基层治理“事半功倍”。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专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