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山西太原市学生发展服务中心:突出“五好三常两话” 擦亮“家常话”名片 抓好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中共太原市学生发展服务中心委员会

2024年07月12日14:1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

太原市学生发展服务中心党委是以毕业生流动党员为主体的基层党组织。毕业生流动党员是指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已走向社会,学习、工作地还不稳定,党组织关系转入我中心党组织进行教育和管理的党员。毕业生流动党员作为党员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三大二小一高”的特点,“三大”即数量大、流动性大、分布范围大,“二小”即平均年龄小、党龄小,“一高”即平均学历层次高。针对这些特点,如何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成为了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是组织管理难。中心党委现有毕业生流动党员近2000人,流动党员人数多、专职工作人员少,党组织在支部设置、班子配备、规范管理、组织生活开展等方面难以落实到位;由于流动党员流动性大、工作收入不够稳定,存在党费缴纳基数核定难的情况;鉴于流动党员学习、工作等地点与党组织所在地处于分离状态,具体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实表现较难掌握,流动预备党员衔接考察难度较大,预备党员转正大会难以按照组织要求召开。

二是学习教育难。中心毕业生流动党员分布在全国17个省,有107名出国(境)流动党员,分布在全球19个国家(地区),集中较困难,现场学习教育、活动组织都难以落实;流动党员党龄小,接受党的教育时间较短,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毕业生党员就业压力较大,备考择业、入职工作与参加组织规定的学习、活动相冲突,还不能完全正确理解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党员意识需进一步强化。

三是作风建设难。毕业生流动党员年龄较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是很成熟,容易受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党组织对他们的行为作风监管难度较大;毕业生流动党员多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历层次高,思维比较活跃,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出国(境)党员,如何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课题。

二、做法

(一)聚焦管理实际,创建“流动党员之家 ”

中心党委聚焦流动党员人数众多、流动性大的实际,全力创建“流动党员之家 ”,创新“五好之家”工作思路,通过建好“家庭”、选好“家长”、管好“家人”、立好“家规”、树好“家风”的措施,规范组织架构、强化队伍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工作机制、优化服务内容,打造“家”特色党建阵地,不断增强流动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是建好“家庭”。根据党员人数增长实际,申请成立党委,规范设置党支部,下设48个流动党员支部,确保每个支部党员不超过50名。专设在职党员第二支部,便于预备党员按组织要求考察和召开党员大会转正。创建党员学习活动场所,打造党建阵地,建成学习交流、互助友爱的大“家庭”。

二是选好“家长”。结合流动党员支部数量大、管理力量不足的实际,中心党委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队伍建设的新办法,组建党性强、素质高、业务熟的党建指导员队伍,遴选优秀流动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委员,增设党建助理、党建小助手岗位,为流动党员大“家庭”选出合格的“家长”。

三是管好“家人”。针对流动党员分布广、联系联络难的特点,中心党委建立五级包联排查机制、党务干部教育提升机制、流动党员管理专题会议机制,不断健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体系,确保每位“家人”都能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健康成长。

四是立好“家规”。根据中组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充分考虑流动党员的特点,中心党委制定一系列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制度,推动流动党员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开展,为流动党员“大家庭”建立公正严明的“家规”。

五是树好“家风”。对于流动党员之家,一个良好家风的形成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中心党委重视“家风”建设,聚焦流动党员思想意识、德行修养、行为实践方面的表现,倡导引领流动党员亮身份、讲奉献、显担当,逐步形成流动党员之家“家风”,助力流动党员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聚焦教育特点,开展常态化学习教育

聚焦流动党员分布广、流动大、集中难的特点,通过采取“1+X”主题党日活动“月常做”、“一二三”线上“日常学”、“四必谈”谈心谈话“时常谈”三常做法,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常态化学习教育,将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管理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到常学常新、常学常悟、常学常得,不断增强流动党员的政治素养,锤炼他们的政治品格。

一是“1+X”主题党日活动“月常”做。为进一步促进流动党员强化党员意识、铭记党员身份,中心党委精心定制“1+X”主题党日“套餐”,“1”为固定时间缴纳党费,“X”为各种教育套餐选择,充分利用每月10日—20日交党费的碎片化时间开展“缴纳党费+教育套餐”主题党日活动,真正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活动质效,让主题党日有“料”又有“味”。

二是“一二三”线上“日常”学。为解决流动党员无法集中学习、自觉学习难的问题,中心党委借助互联网手段,创新“一二三”学习模式、制作“学习教育资料包”,突破地点和时间的难题,把分散的流动党员重新“网”在一起、连在线上,让流动党员实现随时学习、随时参与,真正实现学习不脱节、活动不掉队、思想不滑坡。

三是“四必谈”谈心谈话“时常”谈。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将流动党员紧紧凝聚在党旗之下,中心党委创新了流动党员“四必谈”谈心谈话模式,即流动党员“转入时必谈、转正时必谈、党费缴纳异常必谈、组织活动参与度不高必谈”,由党建指导员与流动党员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集体谈”等多种方式沟通交流,增进了解,真正让谈心谈话触动思想、解决困惑、谈出动力。

(三)聚焦作用发挥,讲好党员青春佳话

聚焦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深入解读“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是一座堡垒”的内涵意义,挖掘流动党员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典型事迹,通过开展话优秀、话先锋“两话”活动选树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思践悟、比学赶超,激励流动党员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不断增强流动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话优秀。中心党委在每年“七一”前开展“两优一先”表彰活动,即“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党支部”,对日常在参加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等方面表现优秀的流动党员及在组织学习、志愿服务等方面成效突出的党支部进行表彰和鼓励。中心党委以优秀带整体,不断调动流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展现毕业生流动党员的优秀风采和青春力量。

二是话先锋。中心党委创新开展“话先锋——让青春在流动中飞扬”活动,在每年受表彰的优秀流动党员中选取一批先锋榜样进行广泛宣传,激励他们坚定理想、忠诚于党、勇担使命,在各行各业中踏实进取、甘于奉献,用平凡的故事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本色。中心党委用平凡中的先进事迹,讲述流动党员的青春佳话,展示毕业生流动党员的青春使命和责任担当。

三、成效

中心党委以“五好”之基为流动党员“筑巢安家”,以“三常”之为育流动党员“积习生常”,以“两话”之名讲流动党员“青春佳话”,将“家常话”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党建品牌打造为中心党建的亮丽名片。通过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有效教育管理,进一步强化了流动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提高了流动党员党性修养,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流而有学、流而有为”,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党员意识,让流动党员在各行各业中发挥表率作用。

四、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太原市学生发展服务中心党委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办法,充分利用信息化大数据平台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实时动态管理,创新流动党员积分制管理等办法,有效提高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实效,不断破解难题,切实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与服务工作。

(一)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政策支持是关键。流动党支部大部分党员在择业期,暂无收入,但日常支部工作联系党员、组织活动需通信费、交通费等补助费用暂无政策支持和经费渠道,流动党员书记、委员都是自费开展工作,需制定政策支持。

(二)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费是保障。中心现主要利用微信群管理2000名流动党员,管理效率低下,工作落实较为困难。要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化管理系统,让流动党员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三)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力量是基础。中心日常工作涉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学生资助管理、普通话测试、劳动教育活动、教育人才服务五大类业务。目前,中心党委管理2000余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任务较重,需要配备党务专职人员,充实专职党务力量,进一步夯实党建组织基础。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专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