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内蒙古兴安盟做好减、增、优文章

为村社“松绑” 促治理提效

2024年06月22日08:17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近日,清理标牌标识后,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镇乌珠尔村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现在服务事项一目了然,村里工作理顺了,群众办事更方便了。”乌珠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海河说。

今年,整治“滥挂牌”现象,是兴安盟为基层减负的一个重要部分。兴安盟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减基层负担、增干事动能、优治理效能上做实功,打出“组合拳”,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解脱出来,让基层有资源、有人员、有精力抓治理优服务。

减事项减牌子

破解“事多”困境

在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幸福嘎查党群服务中心,曾经的技能培训功能室经过资源整合,被打造为养老服务站,室内增设按摩椅、棋牌桌等休闲设施,让村里老年人有了休闲的好去处。

兴安盟在减事项、减牌子、减压力上多管齐下,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精力研究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以旗县市、苏木乡镇(街道)为单位,依据发展定位和主体功能,对所辖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实行分类管理,“一地一策”确定1—3项差异化重点任务,并建立衔接配套的分类考核体系,引导基层握指成拳集中攻坚。定期开展苏木乡镇(街道)职责事项运行情况评估,保留基层治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事项,同步下放相关资源;制定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事项清单,对基层不具备承接条件或“僵尸”事项进行清理,建立新增事项准入制度,确保部门“放得下”、基层“接得住”。

此外,持续开展党群服务中心优化提升行动,清理无工作内容、无功能作用、名不符实的虚牌,调整优化功能室设置,并建立标牌标识准入机制,实现摘牌子和优服务并举、减负与赋能并重。截至目前,已精减苏木乡镇和街道行政权力事项43项,整合优化嘎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949个。

“我们通过清理非必要标牌标识、动态调整优化功能室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的使用率,能够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联系、组织、发动、宣传群众的作用。”兴安盟盟委组织部副部长赵新友说。

增力量增关爱

激发干事动力

扎赉特旗党群服务中心通海路社区党支部书记邢丽英,今年与同事们一起参加了旗委组织部安排的专项健康体检,感受到组织的关怀,“感觉动力更足、更有干劲了,我们一定要为居民多办好事、办实事。”邢丽英说。

为让基层有人干事、有动力干事,兴安盟着力在增力量、增关爱、增保障上见真章。招录县级事业编制干部下沉嘎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实行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后备人选储备培养管理,在提升学历水平、提高为民服务能力、累积群众威信等方面,分类施策、因需培养,确保基层党组织力量接续、后继有人。

提高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出台关心关爱措施,建立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让基层干部切切实实感受到党组织关怀。全面落实谈心谈话、职级晋升、健康体检等关心关爱措施,足额落实“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20%以上”政策待遇,完善嘎查村“两委”干部绩效报酬发放机制,试行嘎查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制度。定向考录(聘)优秀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岗位工作,开展“担当作为好支书”评比表彰,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明显提高。先后有78名嘎查村党组织书记获得“担当作为好支书”荣誉称号,累计储备“一肩挑”人选1905名。

优职能优机制

提升治理效能

“村干部就是为村民服务的,作为代办员,只要村民有需要,我们就全力做好服务。”突泉县突泉镇新生村帮办代办员聂春颖说。在突泉县,像聂春颖一样的帮办代办员共有836人,他们每天奔走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兴安盟在优职能、优机制、优方式上出实招,把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上来。实施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行动,常态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石榴籽同心筑梦”等活动。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情况,作为党组织星级化“亮晒比”的重要内容,作为“模范”支部创建的必选项,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实行网格一体化服务管理模式,把党建、综治、民政、信访等重点工作纳入网格事项,健全信息收集、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工作流程,强化支部争星、书记示范、干部包片、群众参与,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全盟规范设置网格4631个,配备网格员1.4万名。

进一步优化服务机制,实行苏木乡镇(街道)和嘎查村(社区)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推行直办帮办代办和“网上办”,实现居民需求精准对接、快速响应。同时,健全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一窗受理、限时办结、预约延时错时服务和上门服务等制度,让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贴心周到。实施“全域互联共建晒单”计划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星级管理。全盟918个基层党组织签订共建项目955个,解决群众难事641件(次)。

“负担轻了,动力足了,步子才会快。我们将继续在减负上做实功,让基层力量从‘千条线’中解放出来,用更多时间精力把服务做得更优。”赵新友说。(本报通讯员 兴组轩)

(责编:王子锋、唐宋)
相关专题
· 党的建设数据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