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党建要参
分享

党建圆桌会

党建引领激发活力 科技创新迈出坚实步伐

人民网记者 张沛 周恬

2024年06月20日07:3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构建区域创新高地的重大布局,是赋予武汉的重大使命,是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武汉坚持把党的建设与科技创新工作相融合,用红色力量锻造出科技创新的“新引擎”,激活创新发展“新活力”。

武汉党建圆桌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王郭骥摄

武汉党建圆桌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王郭骥摄

近日,以“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互融互促”为主题的党建圆桌会在武汉举行,邀请武汉市相关部门代表、企业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参加,旨在汇聚多方智慧,探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探索、新路径。

融合赋能,党建引领释放产业新活力

武汉市“十四五”规划提出打造九大支柱产业、六大战略新兴产业、五大未来产业的“965”产业集群发展思路。

“科技创新突破到哪里、产业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武汉市委组织部组织三处处长罗世宏介绍,武汉紧扣“965”产业发展集群,实施产业集聚区“党建引领、融合赋能”专项行动,成立30个集聚区综合党委,整合25家职能部门力量,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高新企业申报培训、“青创贷”政策宣讲等惠企服务活动,打造“惠企直通楼宇”,充分发挥组织部门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优势。

武汉东湖高新区也称光谷,是全国重点建设的10家“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之一。

东湖高新区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副书记鲍志勇介绍,根据企业集聚的情况,高新区被划分为8个园区,分管委领导担任园区党委书记。在光电园、未来科技城、生物城、中心城等重点园区,创建数字经济集聚区、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总部经济集聚区,选派60名全职“两新”党建指导员到集聚区,联系服务科技企业。

武汉经开区正全面提速建设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其已纳入2024年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联合区内重点科创企业、平台、高校,成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联合党委和互联网行业党委。同时,打造互联网行业党委党建展厅、党建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采取大中小带建、产学研共建等方式实现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武汉经开区组织部一级调研员陈佑军说。

组织建优,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

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是提升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力、增强国有企业内部凝聚力、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根本保证。

武汉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陈红山表示,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大力开展强基计划,建强、筑牢、建优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提升服务水平,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保障。“指导企业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行业组建、龙头领建等方式,织密企业党建网络,用新的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

众创孵化机构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武汉市科创局二级巡视员王振旭表示,要强化高层级众创孵化机构党建工作,聚焦打造创新主体多元共生、创新要素多维聚变、创新服务多链融合的一流创新生态,助力武汉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成立于2009年的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已形成“高校院所源头优质项目—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五级科技创业孵化链条,为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和全省生物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王松列介绍,长期以来,研究院党委始终坚持结合自身优势打造“红色孵化器”党建工作品牌,在培育高水平创新企业的同时,源源不断孵化充满战斗力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实现“双孵化、共成长”。

先锋引领,把人才活力变为创新动力

武汉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党管人才,突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聚焦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动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武汉市人才工作局人才工作三处副处长金学龙介绍,武汉升级打造“英才计划”,优化整合全市人才重点项目,近两年认定支持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1500余人。创新实施“博士后人才倍增行动”,出台生活补贴、专项补贴、创业资助、专项编制、配偶就业等7条政策措施。持续实施“学子聚汉”工程,让更多在汉学子走进武汉、了解武汉、热爱武汉、选择武汉。

党建引领,让更多人才脱颖而出。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建忠介绍,公司制定“先锋引领”人才培养计划,实行“双带双培养”,通过党员业务骨干带入职新人、先锋党员带发展对象,着力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

湖北长江电气有限公司通过开展党员技术攻关、技能竞赛等活动,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党员技术骨干。该公司党委副书记、妇联主席陈珉介绍,在公司科研攻关、重大活动、急难险重的突击任务中,发展党员、锻炼党员,充分发挥优秀党员、工匠、青年等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

“能否创新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原副主任戴焰军教授表示,企业党建要在吸引、团结、关心、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更好的关键作用,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凝聚人才工作合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责编:王珂园、秦华)
相关专题
· 党建要参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