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广西防城港深入实施“百里边关红”特色党建工程

绘就富民兴边新画卷

2024年06月18日08:0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广西防城港市作为我国唯一与东盟海陆河相连的“国门城市”,有101公里陆地边境线,沿线覆盖东兴市、防城区5个边境乡镇和90个边境村(社区),基层党建工作具有特殊性、差异性。近些年来,防城港市着力加强边境地区党建工作,积极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以陆地边境线上的乡镇和村(社区)为重点,深入实施“百里边关红”特色党建工程,坚持组织联建、产业共兴、政策赋能,强化组织优势、整合组织资源、凝聚组织力量,以高质量党建激活边境产业协同发展的“一江春水”。

组织联建——

边境村与星级村结对共促

“单个村力量薄弱,通过开展党建联建,把同一片区的不同村联结起来,改变过去单一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等情况,很多问题迎刃而解”。防城区华石镇冲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世钱深有感触地说。

按照毗邻协作、联建共富思路,防城港市大力推进党组织联建共建,以“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等形式,为产业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搭建帮扶平台,采取“一对一”“一对多”方式,推动47个边境村(社区)与星级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发展。聚焦“红姑娘”红薯、金花茶等边境特色产业,通过“先进”带“后进”,与东兴市金花茶、防城区特色水果等产业组建70个联建组织,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产业共谋、先进共创。

建立议事交流机制,定期研究解决边境村(社区)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等工作中村民反映强烈、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立村企党建融合机制,指导龙头企业党组织与边境村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从边境村(社区)各选派1名村党组织副书记,担任企业党建工作联络员,互相帮助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从重点龙头企业党组织、现代农业企业党组织中,择优选派27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担任各村集体经济指导员,出点子、拓思路,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今年以来,共解决各边境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问题96个。

产业共兴——

边境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近日,在东兴市马路镇,乡镇工作人员将近40万株肉桂苗依次发放给村民。去年以来,马路镇整合辖区内8个边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资源,与广西庚源香料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联合建设,推动肉桂产业全链发展,把“小肉桂”做成“大产业”。

为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各村资源分散、发展不平衡、产业规模小等难题,防城港市强化党建引领,在村村结对、村企共建基础上,以产业为纽带,推动边境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强化资源整合,引导90个边境村(社区)立足资源禀赋,盘活各村资源,培育特色产业,推动建成特色产业园,为周边群众提供生产、收购、管理、加工、销售等产业链全链条服务。强化村企融合,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引导25家龙头企业与90个边境村(社区)联农生产,采取“订单农业+保底收购”“联农共建+劳务工资”等运作方式,建立集体经济产业化联合体,以土地流转获租金,就地工作挣薪金,资金入股变股金,带动边民就业3000多人。

政策赋能——

以旅富农促就业增收

防城港市用活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政策优势,创新“边境旅游+”发展模式,按照“以旅促农、以旅富农、农旅互动”目标,以“党建引导、企业自愿、群众参与”方式,为具备劳动能力、对有参与旅游产业意愿的群众开展培训和就业指导,以边境旅游发展有力助推乡村振兴。2023年以来,东兴口岸出入境人数超500万人次,直接带动周边村民2000多户7000多人就业。

坚持用好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政策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创新“1+n20+1”党建互助模式,成立边民互助组,建立“1个党支部领航、n个边民互助组、每组成员20人以上、每组吸纳1户脱贫户”机制,通过党员带领群众参与互市贸易,推动边民增收致富,实现产业兴边。2023年,全市边境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1520.8万元,同比增长21%。(本报通讯员 防组轩)

(责编:王子锋、王珂园)
相关专题
· 党的建设数据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