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仁化县委组织部
2024年06月06日14:0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以创建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示范县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县为抓手,统筹推进强基础、固根本、保稳定、促发展,探索推行以“擦亮‘一线双联’‘民情夜访’党建品牌、建立一套激励机制、制定三张工作清单促进乡村振兴”为主要内容的“1+1+3”工作法,不断激活基层“神经末梢”,有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强大动能。
一、背景动因
仁化县位于粤湘赣三省交界处,总面积2223平方公里,辖11个镇(街道),125个村(社区),11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16万人。全县共有基层党组织584个,其中基层党委31个,党总支41个,党支部512个。全县共有党员12286人,农村党员4737人,占党员总数的38.56%。全县共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和党小组共452个,其中设立党总支的25个行政村,下设101个村民小组党支部,设立党支部的84个行政村,下设351个村民小组党小组。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有着引领农村基层治理、切实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职责。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迫切,农村发展进入深度转型期,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日渐凸显,基层治理也随之出现诸多困扰因素。在该县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在村组一级治理“末梢”困境较为明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村组党组织作用发挥有待加强。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外流,部分农村内部的“空心化”日益严重,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不足、力量薄弱; 同时,部分村组干部理论储备、工作能力等方面不足,与日益繁重复杂的基层工作局面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二是村组监管机制不健全,落实不够到位。如部分村民小组在组账村监镇管、资产交易监管、印章管理和使用备案等制度执行中落实不到位,导致村小组资产出现流失的风险,甚者会引发不稳定因素。三是村组干部干事推动力不足。现阶段村组干部待遇普遍不高,且激励措施偏少,难以调动村组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容易出现滞后、效率低下等问题,基层工作推动力不足。四是治理要素呈分散性,村组一级存在资源失衡。农村基层治理要素如民主参与、秩序稳定、文化驱动等有限资源较松散,且要素间缺乏有效的统筹和协同机制,治理功效输出受限制;部分村民小组资源资产较集中,出现“组强村弱”现象,易出现资产流失风险。因此,建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通过不断工作机制,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整合型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快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二、主要做法
为破解上述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该县结合仁化实际,创新推出“1+1+3”工作法。
(一)持续擦亮“一线双联”“民情夜访”党建工作品牌,破解基层“能力”不足难题。仁化县以“一线双联”“民情夜访”党建品牌持续激活村组一级“神经末梢”,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一是提升村民小组“两个覆盖”工作质量。全面推动以单建或联建的形式设立党支部,不断健全和规范村民小组党组织设置。充分发挥“一线双联”“民情夜访”工作机制作用,县镇村干部每周三深入基层尤其是村小组一级,进村入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列席党小组会议,指导推动“组账村监镇管”、财务公开等村民小组规范化管理制度落地落实,因地制宜推进村民小组党群服务室建设,推动党群服务室实体化、功能化,不断促进村民小组党组织作用发挥,推动村民小组“两个覆盖”提质增效。二是提升村民小组长履职能力。仁化县共有1119名村民小组长,其中50岁以上724人、占比64.7%,初中学历944人、占比84%。针对村小组长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对上级政策的理解、运用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托“一线双联”“民情夜访”工作机制,县镇村干部到组入户指导,与村小组长和村民座谈交心,列席参加村党小组工作会议,以实际的工作指导及宣传引导确保市委“一清单两图两表”等上级工作部署在基层强落实、有成效、得民心。通过“四议两公开”等形式,梳理可利用资源资产的家底,因地制宜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确保村级资源资产利用最大化。
(二)建立一套激励机制,破解基层“动力”不足难题。仁化县树立鲜明的实绩导向,创新建立一套激励机制,激发县镇村组干部在高质量发展一线担当作为。一在县镇干部层面,每年统筹100名年度考核优秀指标,奖励在县域镇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二在村级干部层面,每年开展“十佳”农村党组织书记评选,给予一次性奖励和固定补助,并每年投入100万元作为村干部绩效奖励。三在村民小组长层面,以“正面激励”“量化积分”“比学赶超”的形式,建立村民小组长积分制,与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文明乡风塑造等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有机结合,制定29项量化指标,既设置好“赛道”又亮明“警戒线”。在原有的村民小组长保障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县级安排200万元、各镇(街)安排10万-20万元的标准,设置村民小组长积分奖励金,将在积分评选中长期保持优秀的村民小组长纳入村干部储备人选,并作为其推优入党的重要依据。通过实施一套激励机制,全县县镇村组四级干部形成了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的良好氛围。
(三)制定“三张”工作清单,破解基层“职责”不清难题。基层工作点多面广,为解决部分基层干部存在的工作方向不明、职责不清等难题,仁化县结合实际制定“三张工作清单”。一是制定党小组工作清单,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围绕党在农村工作的任务,赋予党小组宣传贯彻党的政策、密切联系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对村民小组监督等11项工作职责要求,让党小组明白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好;每周由县委组织部统一发出“一线双联”工作清单,明确县镇干部每周到村组开展工作的具体事项,让县镇干部带着政策、带着工作任务联村联户。二是制定党员群众积分清单,以创建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示范县为契机,实行基层治理“积分制”,通过积分超市兑换奖励,充分调动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在全县党员中开展党员管理“积分制”,党员可通过小程序自行申报参与网格工作情况获得相应的积分,作为评星定级、评优选先、职级晋升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以激励广大党员在高质量发展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制定网格联系清单,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设置网格,编织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田字型”基层治理网络,“三横”分别代表镇、村、组三级网格员,并将“两代表一委员”、农村党员、社工、志愿者等群体纳入网格员管理,全面建强网格队伍,“三纵”分别代表“一线双联”“网格管理”“基层治理积分制”三项工作机制,严密贯通的基层治理网格体系有效推动风险防控、基层治理等各项任务在基层落地落实。通过各网格开展群众性活动、宣传惠农政策、关心特殊群体,充分发挥网格哨点作用。
三、取得的成效
(一)突出党建引领,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直接联系广大农民的“最靠前一公里”,通过有形覆盖与无形覆盖相结合方式,探索多样式的“支部联建”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对农民群众、新型合作社、各类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全覆盖,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有力筑牢党在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进一步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功能,利用“一线双联”“民情夜访”党建机制,充分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不断深入群众、密切干群关系、赢得民意基础,通过实施基层治理积分制,持续建立健全党的领导、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社会治理体系,依托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充分发挥农民参与治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转化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不竭动力。2023年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共开展“一线双联”“民情夜访”活动4194次,成功推动村民小组党的组织覆盖率、工作覆盖率均达100%,为基层群众解决问题1175个。
(二)突出高效规范,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以制度创新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力,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充分落实“一线双联”“民情夜访”机制,健全为人民执政与依靠人民执政的制度,填补了以往一次性帮扶、短暂性帮扶的短板问题,实行挂点定期帮扶指导,推动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切实解决群众多样化需求,有效衔接“上层”与“基层”的联系。制定落实三张工作清单,通过明确任务职责、优化资源配置、推行网格管理等方式,健全清单化项目化村级治理制度,有效克服农村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相互脱节、管理条块分割等弊端,有效形成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的工作体系以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系服务网络,进一步持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能力和水平。仁化县群众安全感和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满意度2022—2023年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城口镇恩村2023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三)突出领航效应,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建设。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作为基层社会中的“关键少数”,应充分发挥其参与农村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头雁”功能。面向县镇村组四级干部制定实施一套激励制度,突出实绩导向,注入竞争活力,有效解决部分村党组织书记等靠要、庸懒散、进取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足等问题。通过制定经济奖惩、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形式,提振了基层各级党员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达到互相学习、加压鼓劲、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良好氛围。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各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提升了带领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有效充实基层党组织队伍力量,为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村“头雁”队伍奠定良好基础。全县党员干部上下联动,持续激活村组一级干部带动作用,广泛凝聚群众共识一同推进“绿美广东”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种植树苗18万余株,党群合力打造3832个“四小园”,共建178个“乡贤林”“人才林”“巾帼林”等主题林。
四、经验启示
(一)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要注重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必须以党的领导核心和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为第一要义,若不能坚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党建引领就会缺乏“引领力”和“驱动力”。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实践中,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基层治理工作有机衔接、良性互动,解决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组织架构问题,不断推动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使党的建设从空间上统领到农村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畅通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地落实,为推动基层治理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要注重强化农村骨干队伍的示范带动
不断激发村组干部工作活力,建强农村骨干队伍,才能进一步激活农村发展强大牵引力。在日常推动乡村发展的工作中畅通村组干部履职尽责通道,将权力责任具体化、明细化,激发广大党员的主体意识,积极树立先进获奖励、优秀得表扬的鲜明导向,多举措建立干部正向激励机制,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解决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让各级基层干部都能在职责范围内真正发挥“领航”功能。
(三)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要注重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实现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既需要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有序推进。创新完善党建引领下农村基层各治理主体共同参与机制是实现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常态化的基本手段,需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提高农民群众参与治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健全项目化清单化制度化村级治理制度,建立健全以汇聚治理资源为核心的多平台治理体系,为农村社会多方治理主体参与基层治理提供制度规范,优化内外治理环境,加快形成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格局。
相关专题 |
· 第七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