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罗源县委组织部
2024年06月03日17:1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完善自助服务设施,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党群服务中心是基层党建的“物化”依托,也是服务党员群众的主阵地、保障改善民生的最前沿,对于新时代全面巩固基层党建、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引领促进基层治理都具有重大作用。
福建省罗源县位于福建东部沿海,面积1187平方公里,共有11个乡镇、189个行政村和13个社区,户籍人口26.4万人,是福建省畲族主要聚居区和老区重点县之一。近年来,在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过程中,逐渐出现部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不够高、跟不上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基层治理难度较大等情况,这对抓好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为此,罗源县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优势,聚焦基层“供给侧”,瞄准群众“需求端”,全面推进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着力以“服务功能”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统筹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互联互通、务实管用的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党群连心、邻里和谐、守望相助的温馨家园,努力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做法与成效
(一)突出规范整合,建强阵地枢纽。把标准定出来。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管理、使用的通知》,细化提出“三个严格”“四个加强”“五个规范”“五个发挥”等4大类17项具体要求,进一步统一建设标准、规范建设流程。以“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为目标,全面整合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办公场所、村级诊所等现有公共空间,实现合署办公、资源集中、优势共享的“多中心合一”建设。把资源用起来。实施“基层党群服务中心规范提升行动”,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推进建设。针对部分党群服务中心位置偏、楼层高、场所分散、设施老旧等问题,“一村(社)一策”研究解决方案。统筹多方资源,灵活采取回收、置换、转租等多样化方式,将2个县直部门、9个乡镇部门的10处房产、近6700平方米用房协调移交给村(社区)管理使用。强化要素保障,累计下拨党费、党建工作经费等300多万元,撬动各级资金近2000万元,共同投入改造提升项目。把管理沉下去。坚持统一、规范、精简,加强内外部挂牌管理,全面开展村级组织牌匾清理及规范挂牌专项整治行动,明确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外部只悬挂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党群服务中心等6类规定标识,内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悬挂简明标牌,累计整改村级组织牌匾悬挂850余处,清理规范上墙制度2300多项,切实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的良好形象和管理水平。
(二)突出供需契合,拓展功能定位。发挥教育管理的政治功能。坚持以县级党群服务中心为“大脑中枢”、11个乡镇党群服务中心为“龙头引领”,牵引带动202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构建形成上下联动、一体发展的党群服务体系。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等红色主题活动,定期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员进一步接受红色教育、强化党性锤炼。完善高效利民的基本功能。将便民服务功能延伸到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加快推进“五级十五同”标准化事项发布工作,将劳动保障、就业服务、计划生育、民政服务等量大面广的100余项高频民生事项全部纳入窗口受理,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AB岗位制、窗口无否决权制等12项服务机制,每年度举办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培训班,多维度提升服务规范化水平。开发“数字乡村”“智慧社区”“市民随手拍”等各类智能平台,为党群服务中心提供精准化数据支撑。起步村党群服务中心运用“村民说事”平台及时发布村内重大事项和服务动态,收集村民关于文化保护、环境改善等意见建议30余件,有效推进起步镇集镇环境整治工作。打造集约便民的服务场所。按照功能明晰、服务集成、承载有效原则,合理划分服务大厅、办公区、会议培训区、综合服务室、便民活动区等功能区,融合搭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党群帮扶心愿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13个党群联系平台,升级配置红色图书角、民情联系点、近邻驿站等21种特色服务载体,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五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四点半学校”“周末学吧”等育幼平台,组建“党员爱心护学队”,有效填补学龄儿童放学后的“真空时间”。
(三)突出资源聚合,打造服务矩阵。把握“解决问题”的结合点。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深化运用“1436有事好商量”工作法,挖掘“榕树下”“厝里攀讲”等特色党群服务机制,打造邻里议事亭、邻里话坊等协商场所,定期召开圆桌议事会、板凳攀讲会、邻里茶话会等议事活动,及时了解民情民声,变被动接访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推动“话”解停车困难、设施老化、扶贫助困等邻里大小事。霍口畲族乡党群服务中心积极呼应霍口水库搬迁村群众“临时村部离居住地较远,办事有困难”的诉求,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入户、会议协商等办法,在群众密集居住地建设“霍口库区移民安置党群服务中心”,以“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满足群众日常办事需求。找准“结对共建”的切入点。持续深化“双向报到、结对共建”工作,构建多方协作机制,安排9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96个村党组织结对帮扶,组织64个县直单位、15个中小学校与13个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推动力量在基层汇聚、资源向基层倾斜。全面发动在职党员干部职工到居住社区和共建社区“双报到”、到居住小区党支部和小区志愿服务队“双报到”,累计参与上门代办、政策咨询、义务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4200多场,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670多个。锚定“暖心为民”的需求点。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活动站等场所,成立离退休干部党员党建工作室9个,精心打造“小区微党校”4个,组建红色送学服务专班,累计开展结对助学、定期补学、入户讲学等活动24场,服务党员群众320余人次,以先锋力量搭建起“党群连心桥”。在社区“近邻驿站”为外卖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免费提供饮用水、休息区、手机充电等12项暖心服务,将暖心服务传递至邻里生活方方面面。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创设长者食堂3家,为辖区内有需求的居家老人提供食品加工、集中用餐和入户送餐等特色服务,有效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经验与启示
一是要明确目标,精准定位。党群服务中心是团结引领群众的政治中心、宣传教育群众的文化中心、联系服务群众的便民中心,要精准目标定位,明确服务对象,聚焦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分层分类设置服务中心的党建服务、办公办事、关爱帮扶等功能,因地制宜划分服务大厅、办公区、便民活动区等空间布局,完善服务信息公开、延时错时服务、“一站式”服务等制度,全面加强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党员群众“生活离不开、情感离不开、心理离不开”的精神家园,成为凝聚共识、凝聚人气、凝聚心力的场所。
二是要聚焦需求,服务到位。建好用活党群服务中心是增强党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为民服务能力的有效方法,其建设重点不在于建筑是否“高大上”,而在于服务是否“精细微”。要以提高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为重点,创新专业化、多元化、智能化管理模式,针对辖区不同群体、不同需求、不同角色“定向”提供特色服务,让功能区各尽其用;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活动,让党员群众愿意进来、留得下来、还想再来;通过链接各类社会资源,经常性开展独具特色的服务活动,并提供配套跟踪服务,真正让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贴心服务,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三是要整合资源,建强队伍。只有调动各方面资源力量,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才能真正建好用好,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才能稳固。要建立完善居民自治、议事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等机制,把各级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参与党群服务中心的管理服务。要积极整合本辖区专业技术人才、“两代表一委员”等各种服务资源,有机联结机关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和业委会等社会资源,大力招聘“一懂两爱”村务工作者、“一懂两会”城市基层党建专职工作者,通过社会招募、自愿参与等方式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推动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各类组织,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社会各类群体,进一步充实壮大党群服务中心力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纳入党群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伍,提高服务基层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使党群服务中心发挥最大服务效能。
相关专题 |
· 第七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