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做群众工作莫当“锯嘴葫芦”

谭普元

2024年05月24日08:1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锯嘴葫芦”比喻不善言辞、口才迟钝的人。会说话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能力。年轻干部须避免当“锯嘴葫芦”,练好与群众聊家常的基本功,学会用家常话与群众拉近关系,在谈心交友中践行正确政绩观,以真挚的情感、贴心的交流做好群众工作。

  “胸有成竹才能侃侃而谈,肚里有货才能言之有物。”年轻干部想聊好家常,就得做到心中有数,提前了解情况,打好腹稿,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掌握聊天重点,用接地气的语言把党的政策解释好、宣讲好。基层工作政策性、业务性强,要想干好工作,就要加强经常性学习、注重平时积累,及时掌握关于医疗、教育、就业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最新政策,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通才、群众需要的行家,这样跟群众打交道才有话说,为群众排忧解难才有底气,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好口碑,当好群众的领路人。

  少数年轻干部与群众说话,说不进去、说不下去,甚至认为听群众“牢骚话”“唠叨话”是浪费时间,导致推进工作不力,群众评价不高,与群众不亲近。言语是心灵的窗户,话风是作风的影子。年轻干部必须主动俯下身子,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吃一锅热饭,由身近到心近、由心近到情近,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聊家常还是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家长里短中洞悉群众所思所想,分析急难愁盼,从中获取生动、丰富、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再把从田间地头汇集的信息化为各项工作的源头活水,才能当好群众的解忧人。

  大白话实实在在、生动形象,讲大白话更能拉近距离。有的年轻干部初来乍到不会说当地“土话”,说话带着浓浓的书生气,加之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与群众交流往往大打折扣,甚至闹出鸡同鸭讲的笑话。“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跟群众打交道就要用群众爱听的乡音土语,才能更好向群众取经问道。学说群众语言,不单指学习方言土语、了解社情民意,更重要的是说话接地气,把文件政策“翻译”成群众一听就懂的话。从柴米油盐和家长里短着手,从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着手,用心倾听群众真心话,千方百计把群众反映的事情办实办好办到位,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责编:王子锋、王珂园)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