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中建新疆建工华南公司:探索“123”党建工作路径 汇聚企业高质高效发展新动力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党委

2024年05月20日13:4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实现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重要途径,中建新疆建工华南公司作为中建新疆建工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桥头堡,聚焦企业经营发展工作任务,特色打造“123”党建工作路径,为企业高质高效发展汇聚新动力。

一、背景介绍

中建新疆建工华南公司(以下简称“华南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为什么融”“融什么”“怎么融”三个关键环节,着力强化“123”党建工作路径,推动形成“支部共建、责任共担、资源共享、发展共促”的党建长效机制,一体推进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同向同行。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围绕一条主线,提高站位,领航定向

华南公司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六学强能”形式,建立“三领”学习模式,筑牢党员思想根基,提高政治站位,锻炼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赋能企业发展。落实主题教育工作总要求,从实际出发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制定推动发展清单,落实领导班子调查研究清单,注重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实绩实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二)突出“两个抓手”,压实责任,强根铸魂

一是握紧考核“指挥棒”,压实融入工作责任。发布支部党员责任共担及党支部激励工作方案,将经营情况纳入党建考核,把党建考核与半年经营管理考核同步推进,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互融互促。按月发布党建考核“红黑榜”,把党群例会开到考核末位支部,进行“点对点”“一对一”指导纠偏,确保责任传导到“神经末梢”;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实行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双挂钩”机制,推动工作落实,形成你追我赶良好氛围。

二是抓牢组织“可视化”,丰富融入工作载体。设置党员活动室、党建宣传栏,宣传阵地可视;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员突击队、先锋队,挂牌示范承诺践诺,党员身份、责任可视;深入开展“建证力量·五强两到位”示范党支部创建、“三亮三比”评比、挂牌亮星等活动,党支部作用发挥可视。通过组织“可视化”,搭建工作平台,丰富党建融入生产经营工作载体。

(三)开展“三个行动”,聚焦重点,融出成效

一是开展履约攻坚行动。华南公司党委围绕公司年度主要指标,聚焦战略重点、转型堵点、经营难点,从“党委把关、纪委监督、支部攻坚、党员带头”四个维度制定党建融入生产经营清单、党员攻坚责任清单,围绕“两张清单”,通过领导班子联系点调研、“432”工作法,把脉问诊、凝聚共识,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三号联创”、劳动竞赛等活动,打好“创优质、保安全、保工期”组合拳,促进项目履约工作提质增效。

二是开展品牌提升行动。开展示范党支部“云开放”等活动,利用网络直播、微信公众平台、媒体客户端等多媒介平台,向社会公众全面展现公司智慧建造、优质履约、科技创新、基层党建、社会责任等管理成果。广泛开展党建联建及共建活动,召开示范党支部观摩交流会,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体现在推动社会资源、市场资源有效整合的实践中,打造企业良好口碑,助力市场开拓,公司3年达到百亿规模,在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北部湾经济区先后落地项目,逐渐形成“1510”战略布局。

三是开展科技创新行动。大力开展职工技能大赛,“导师带徒”等活动,深入实施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创建和“党员创新工作室”创新创效等活动,推进项目职工之家、职工书屋、农民工夜校建设,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累计获得科技成果828项,其中与百度携手研发行业首个“面向建筑场景的无人挖掘机系统”,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驱动。公司先后获评广东省“工人先锋号”、海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并被认证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三、经验与启示

一是推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形势任务教育等,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理论及公司实际制定党建工作计划,使党建工作有的放矢。

二是推进管理制度深度融合。将党建工作制度和流程纳入企业标准制度流程体系,在制度建设上做到互为融合、交融共进、流程贯通,使党建与业务趋同一致,从制度上保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

三是推动目标行动深度融合。以“融”为关键,把推动企业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牢牢把握新时代央企职责使命,坚持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继续深化创新党建融入生产经营路径,打通“最后一公里”,为企业开创高质高效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实保障。

(责编:王珂园、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