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京化工技师学院委员会
2024年05月09日13:3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
南京化工技师学院原为中国石化集团南化教育学院,2004年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改制,学校从国有企业转变成为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教职工的身份从国企干部转变为社会人。学校党委在全校提出了“关注教职工需求,让思政工作润物无声,构建和谐幸福校园”的工作思路和“有困难找组织”的号召,着力用“有温度、有广度和有力度”的服务,协调解决教职工工作以外的困难和问题。经过多年实践,学校党委用“三度”服务跑出了服务工作的加速度,广大教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满满。
二、做法
1、拓展服务有温度。学校党委引导所属党群组织,注重及时收集教职工的需求,对教职工需求信息的收集注意了点面结合。一是各组织负责人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关注教职工的需求上。二是注重收集教职工的信息和思想动态,每月一报,急事急报。在每月的政工例会上,学校党办对来自各党群组织的信息进行分类梳理。同时坚持每月从出资者和青年教师会议上收集教职工的需求信息。
2、提升服务有广度。学校党委引导所属党群组织,动员各方力量,按照“联络友情、共享资源、志愿服务”的宗旨,通过个别访谈、集中座谈、微信交流等方式,分别整合百家企业、百名教育名师和百名医疗专家等资源,建立共享渠道,扩大了服务项目范围。同时,选派热心公益的党团员志愿服务者,组成学校党团员志愿服务队,党团员志愿服务队成员相对分工,协助相应党群组织负责人收集、对接、维护和协调分管范围内的相关资源和信息。这为教职工在线上和线下有针对性地咨询子女就业、升学、看病、婚恋、法务等难题创造了条件,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3、对接服务有力度。学校党委引导所属党群组织,对接服务实行“首问负责制”,有服务需求的教职工,可以向所在部门党群组织负责人或党团员志愿服务者报告服务需求。党群组织负责人或党团员志愿服务者,根据服务需求信息类型,第一时间对接相关资源,尽最大可能为需求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帮助其协调解决相关困难和问题。对一时难以协调解决的事项,提交学校办公室,由学校层面负责推进落实。学校党委要求做到对接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做到对接零距离、零推脱,确保小事不隔天、大事不隔周。
三、成效
1、职工队伍稳定。学校“三度”服务,关注教职工需求的行动,为全校70多名教职工协调解决了急难愁盼等难题,让他们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馨和幸福,增强了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信心。看似就业、升学、看病、法务等的琐事,对每一位受助的教职工而言其实都是大事,这样的工作方法,让教职工队伍十分稳定。
2、互帮互助成风。学校“三度”服务,关注教职工需求的行为,找准了做思政工作的切入点,真正用不多的语言,把思政工作做到教职工的心田里,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不仅聚了人气,更重要的是聚了人心。这也是学校思政工作做得比改制前还好的原因所在。这样的工作方法,也影响了整个校园,广大教职工纷纷奉献自己各方面的资源,并让全校教职工共享。教职工只要有事相求,大家都会主动相助,互帮互助在学校蔚然成风。
3、创业激情大增。学校“三度”服务,关注教职工需求的行为,营造了和谐的氛围,涵养了良好的校风,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特别是年轻教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学校只要遇到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大家都会主动迎难而上。有时一项工作,还出现大家抢着干、争着干的现象。这样的工作方法,成为学校改制后高质量发展步入南京市技工院校第一方阵的重要法宝之一。
四、启示
1、坚持人本思想是前提。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文件上和口号中,而是要把热心、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和真情服务体现和落实在教职工每一件具体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中,这样才能让服务工作从外在推力转化为持续的内生动力。
2、坚持理念创新是关键。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必须坚持服务理念创新,不能只限于校内现有的服务资源和条件,而是要想教职工之所想、急教职工之所急,不断扩大服务项目范围,努力在服务意识、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这样才能让教职工更广泛的服务需求得到满足。
3、坚持群团互动是保证。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必须坚持群团组织互动发力,不能忽视群团组织的力量,而是要引导和支持群团组织开展一系列“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工程,营造“心齐、气顺、劲足”的政通人和的校园氛围,这样才能让教职工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关专题 |
· 第七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